2019年巖土工程師答疑:泥石流的常用分類依據及方案?
相關推薦:2019年巖土工程師答疑精選匯總
問題:
泥石流的常用分類依據及方案?
答疑:
一、按泥石流流域形態分類:
(1)標準型泥石流: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呈扇形,流域面積較大,能明顯地劃分出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
(2)河谷型泥石流:流域呈狹長條形,其形成區多為河流上游的溝谷,固體物質來源較分散,溝谷中有時常年有水,故水源較豐富,流通區與堆積區往往不能明顯分出。
(3)山坡型泥石流:流域呈斗狀,面積一般小于1km2,無明顯流通區,形成區與堆積區直接相連。
二、按物質組成分類:
(1)水石流型泥石流:一般含有非常不均勻的粗顆粒成分,粘土質細粒物質含量少,且它們在泥石流運動過程中極易被沖洗掉。所以水石流型泥石流的堆積物常常是很粗大的碎屑物質。
(2)泥石流型泥石流:既含有很不均勻的粗碎屑物質,又含有相當多的粘土質細粒物質。因具有一定的粘結性,所以堆積物常形成連結較牢固的土石混合物。
(3)泥水流型泥石流:固體物質基本上由細碎屑和粘土物質組成。主要分布在我國黃土高原地區。
三、按泥石流流體性質分類:
(1)粘性泥石流:這類泥石流含有大量細粒粘土物質,固體物質含量占40%—60%,最高可達80%,水和泥沙、石塊凝聚成一個粘稠的整體,具有很大的粘性。它的密度大(1.6—2.4t/m3),浮托力強,當它在流途上經過彎道時,有明顯的爬高和截彎取直作用,并不一定循溝床運動。
(2)稀性泥石流:這類泥石流水是主要成分,固體物質占10%—40%,且細粒物質少。
以上內容是2019年巖土工程師答疑:泥石流的常用分類依據及方案?,供大家參考學習!為幫助考生及時獲取2019年巖土工程師準考證打印時間,可以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
查看更多巖土工程師答疑精選可點擊文章下方"點擊免費下載>>>巖土工程師試題/考點精華",更多免費內容盡在其中...
最新資訊
- 注冊巖土工程師考試難度解析,備考必看!2025-11-09
- 注冊巖土工程師含金量:從考試難度看證書價值2025-11-08
- 土木工程師就業前景:從工地到設計院,職業轉型攻略2025-11-07
- 零基礎考巖土工程師難嗎?看完這篇再決定2025-11-06
- 巖土工程師考試難度大嗎?看完這篇你就懂了2025-10-24
- 巖土工程師考試是開卷嗎?一文讀懂考試形式2025-09-30
- 巖土工程師含金量如何?從考試到就業,一篇講透職業價值2025-09-30
- 巖土工程師證含金量有多高?看完這篇你就懂了2025-09-28
- 注冊巖土工程師待遇前景怎么樣?答案在這里!2025-09-26
- 國家注冊巖土工程師考試全解析:難度與備考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