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復習資料:維生績素與疾病(十七)


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
1.佝僂病(主要發生在0.5―2歲的兒童身上)
▲多汗、睡眠不安、容易激動;
▲肌肉松弛、氣脹、便秘;
▲囟門大、出牙遲、枕禿;
▲患病3個月以上出現乒乓頭(兩側后枕部下按有乒乓球感),前胸部兩側肋骨與軟骨交界處外凸成“肋骨串珠”,肋下緣外翻,胸部前凸成”雞胸”,脊柱后凸成駝背,兩下肢膝部外彎成“0”形腿或內彎成“x”形腿,腕、踝部圓凸成”手鐲”或“腳鐲”等;
▲免疫力低,易患肺炎、腹瀉等病,病死率較高。
2.軟骨病、骨質疏松癥(主要發生在成人尤其是孕婦、乳母、老年人身上)
▲載重部位(從骨盆與下肢開始,逐漸波及到脊柱和其他部位)骨骼疼痛、壓痛,通常在活動時疼痛加劇;
▲活動受限、行走呈鴨步;
▲大腿的內收肌經常處于痙攣狀態,容易發生骨折;
▲身材日趨縮短,手足搐搦。
吃素容易缺乏維生素B12
據中國臺灣“衛生署”調查,除了宗教原因外,為了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中國臺灣島內素食人口逐年增加。為此,中國臺灣大學醫學院進行了“素食者血管硬化癥危險因素含量分析”。這項研究的對象,是住在花蓮市和臺北市的109名年齡在30~45歲之間、平均素食達8年的素食者,以及107名雜食者。
通過進行對比研究發現,素食者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及ldl―膽固醇(壞膽固醇)含量偏低。尤其是吃全素者,體內的維生素b12含量只有正常人群的1/ 18。
客觀地講,素食者比雜食者體重輕、血壓低、血漿膽固醇低,有利于慢性病的預防。但與此同時,由于維生素b12攝入量不足,素食者的血漿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也較低,各種由于血管硬化而導致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大大增加。
怎樣做到兩全其美?研究者針對素食者的不同類型,建議應當攝取適量的“蛋”――研究表明,吃“奶蛋素”能夠維持正常人的血漿維生素b12濃度――在避免貧血的同時,也會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保持血液中同半胱胺酸的濃度,比較符合營養均衡原則。
尤其是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老師建議,務必采取公元前“奶蛋素”方式;否則,至少也要做到“奶素”――因為牛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有助于兒童正常的生長發育。
?09營養師新版課程隆重上線
最新資訊
- 確定!2025年9月公共營養師線下機考,32考區分布+兩科目沖刺資料速看2025-09-19
- 9月27日開考!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須知+復習重點+考前沖刺資料集2025-09-18
- 2025年9月公營養師考試內容詳解!2025-07-08
- 2025公共營養師6月28日考試必看!備考資料免費領2025-06-27
- 2025年陜西公共營養師:高效備考經驗大放送2025-06-2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營養2025-06-17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油脂和調味品的營養價值2025-05-16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營養強化和保健食品2025-05-15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植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動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