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造價工程師造價管理每日一練(9.25)


【摘要】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有曲折蜿蜒的時候,也總有崎嶇不平的時候。當你遭遇挫折、想要放棄時,請記得勸自己一句:堅持到底。半途而廢只會讓一切功虧一簣,唯有堅持,才有可能獲得最終的勝利。新的一天,早安!2017年造價工程師造價管理每日一練(9.25)分享給大家。
每日一練9.25
《造價工程師-管理》
1.【單選】在單因素敏感性分析中,當產品價格下降幅度為5.91%、項目投資額降低幅度為25.67%、經營成本上升幅度為14.82%時,該項目凈現值為0,按凈現值對產品價格、投資額、經營成本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為()。
A.產品價格——投資額——經營成本
B.產品價格——經營成本——投資額
C.投資額——經營成本——產品價格
D.經營成本——投資額——產品價格
2.【單選】某項目設計年產量為6萬件,每件售價為1000元,單位產品可變成本為350元,單位產品營業稅金及附加為150元,年固定成本為360萬元,則用生產能力利用率表示的項目盈虧平衡點為( )。
A.30%
B.12%
C.15%
D.9%
3.【多選】下列關于盈虧平衡分析的有關表述中,正確的是()。
A.盈虧平衡點越高,項目抗風險能力越強
B.盈虧平衡分析揭示了有效控制風險的途徑
C.盈虧平衡分析雖然能夠度量項目風險的大小,但并不能揭示產生項目風險的根源
D.盈虧平衡分析可分為單因素盈虧分析和多因素盈虧平衡分析
E.生產量等于銷售量是線性盈虧平衡分析的前提條件
環球網校友情提醒:更多關于2017年造價工程師模擬試題請隨時關注環球網校造價工程師頻道或登錄造價工程師論壇,與各位準造價師交流經驗!
編輯推薦:
臨考課程套餐推薦:
直播沖刺集訓營 查看優惠詳情 |
|
包含:考點強化+應試技巧+模考試題班+案例特訓班+內部資料+直播密訓 |
|
服務及保障:24小時在線答疑+專屬QQ群+班主任督學+考試節點短信提醒+支持APP、Ipad做題、聽課+支持課程講義/視頻下載+考試不過第二年免費重學 |
|
【摘要】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有曲折蜿蜒的時候,也總有崎嶇不平的時候。當你遭遇挫折、想要放棄時,請記得勸自己一句:堅持到底。半途而廢只會讓一切功虧一簣,唯有堅持,才有可能獲得最終的勝利。新的一天,早安!2017年造價工程師造價管理每日一練(9.25)分享給大家。
《造價工程師-管理 每日一練》答案
1.【答案】B
【解析】理解敏感度系數和臨界點的概念是解答本題的第一步,根據本題給出的條件:當產品價格下降幅度為5.91%、項目投資額降低幅度為25.67%、經營成本上升幅度為14.82%時,該項目凈現值為0。說明臨界點由大到小排序(不考慮正負)為投資額——經營成本——產品價格,所以敏感程度由大到小排序為投資額產品價格——經營成本——投資額。
2.【答案】B
【解析】
用生產能力利用率表示盈虧平衡點。即BEP(%)=360萬/(1000-350-150)/6萬=0.12,即12%。
3.【答案】CE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盈虧平衡點的經濟含義、線性盈虧平衡分析的條件和盈虧平衡分析的作用。盈虧平衡點越低,項目抗風險能力越強;盈虧平衡分析雖然能夠度量項目風險的大小,但并不能揭示產生項目風險的根源,不能揭示有效控制風險的途徑;.盈虧平衡分析可分為線性盈虧分析和非線性盈虧平衡分析;生產量等于銷售量是線性盈虧平衡分析的前提條件之一。
環球網校友情提醒:更多關于2017年造價工程師模擬試題請隨時關注環球網校造價工程師頻道或登錄造價工程師論壇,與各位準造價師交流經驗!
編輯推薦:
臨考課程套餐推薦:
直播沖刺集訓營 查看優惠詳情 |
|
包含:考點強化+應試技巧+模考試題班+案例特訓班+內部資料+直播密訓 |
|
服務及保障:24小時在線答疑+專屬QQ群+班主任督學+考試節點短信提醒+支持APP、Ipad做題、聽課+支持課程講義/視頻下載+考試不過第二年免費重學 |
|
最新資訊
- 免費領!2025年一級造價師《造價管理》萬人模考(二)試題2025-09-20
- 資料分享:2025年一級造價師各科目教材變化明細2025-09-19
- 2025年一級造價師《案例分析》知識點:有節奏流水施工2025-09-16
- 一級造價師《土建計量》各章節近五年真題分值分布2025-09-15
- 2025年一級造價師《案例分析》知識點:盈虧平衡分析2025-09-14
- 免費領!2025年一級造價師《工程計價》考點速記手冊2025-09-13
- 速領!2025年一級造價師《安裝計量》易混淆知識點免費分享2025-09-09
- 快來背!2025年一級造價師《工程計價》精選高頻考點2025-09-04
- 速領!一級造價師《土建計量》近三年真題及答案解析2025-09-03
- 免費分享:2025年一級造價師各科目經典100題+經典例題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