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級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考前必看考點二十五


建筑保溫系統防火的通用要求
(一)采用內保溫系統的建筑外墻,其保溫系統應符合下列要求:
1.對于人員密集場所,用火、燃油、燃氣等具有火災危險性的場所以及各類建筑內的疏散樓梯間、避難走道、避難間、避難層等場所或部位,應采用燃燒性能A級的保溫材料。
2.對于其他場所,應采用低煙,低毒且燃燒性能不低于Bl級的保溫材料。
3.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做防護層,采用燃燒性能為Bl級的保溫材料時,防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0mm。
(二)采用外保溫系統的建筑外墻,其保溫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1.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無空腔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的保溫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住宅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10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2)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10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
3)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
(2)除住宅建筑和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外,其他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5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2)建筑高度大于24m,但不大于5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
3)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
2.除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外,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有空腔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其保溫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高度大于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2)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
3)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其外墻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三)建筑外墻采用保溫材料與兩側墻體構成無空腔復合保溫結構時,該結構體的耐火極限應符合有關技術規范的規定;當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為B1、B2級時,保溫材料兩側的墻體應采用不燃材料且厚度均不應小于50mm。
除上述情況外,當建筑的外墻外保溫系統按規定采用燃燒性能為B1、B2級的保溫材料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除采用B1級保溫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級保溫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墻上門、窗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0.50h。
2)應在保溫系統中每層設置防火隔離帶。防火隔離帶應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材料,防火隔離帶的高度不應小于300mm。
(四)建筑的外墻外保溫系統應采用不燃材料在其表面設置防護層,防護層應將保溫材料完全包覆。除耐火極限符合有關規定的無空腔復合保溫結構體外,當按有關規定采用B1、B2級保溫材料時,防護層厚度首層不應小于15mm,其他層不應小于5mm。
(五)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的空腔,應在每層樓板處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六)建筑的屋面外保溫系統,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低于1.00h時,不應低于B1級。采用B1、B2級保溫材料的外保溫系統應采用不燃材料做防護層,防護層的厚度不應小于10mm。
當建筑的屋面和外墻外保溫系統均采用B1、B2級保溫材料時,屋面與外墻之間應采用寬度不小于500mm的不燃材料設置防火隔離帶進行分隔。
(七)電氣線路不應穿越或敷設在燃燒性能為B1或B2級的保溫材料中;確需穿越或敷設時,應采取穿金屬管并在金屬管周圍采用不燃隔熱材料進行防火隔離等防火保護措施。設置開關、插座等電器配件的部位周圍應采取不燃隔熱材料進行防火隔離等防火保護措施。
(八)建筑外墻的裝飾層應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材料;若建筑高度不大于50m時,則可采用B1 級材料。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以上內容是環球網校一級消防工程師頻道為您整理的"2020年一級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考前必看考點",其他科目小編也已經整理好,您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方便您的學習使用。為了避免錯過當地2020年一級消防工程師準考證打印時間、成績查詢時間等重要考試節點,您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
最新資訊
- 備考過程中如何高效記憶消防規范中的數字類考點2025-07-14
- 2025年一級消防工程師知識點匯總2025-06-05
- 2025年消防工程師備考資料選擇策略2025-05-30
- 2025年一級消防工程師考點:工業建筑耐火等級2025-05-29
- 2025年一級消防工程師考點: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消防安全要求2025-05-28
- 2024年一級消防《技術實務》真題考點:配置場所的危險等級2025-05-19
- 2024年一級消防《綜合能力》真題考點:防煙分區設置2025-05-19
- 2024年一級消防《技術實務》真題考點: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組成2025-05-12
- 2024年一級消防《綜合能力》真題考點:消防控制室的設備監控要求2025-05-12
- 2025年一級消防工程師思維導圖: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