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級消防工程師《案例分析》知識點:氣體滅火設施檢測與驗收


氣體滅火設施檢測與驗收案例分析及知識點
【綜合知識點 1】
1) 盛裝惰性氣體的氣瓶定期檢驗期為五年。該電廠機組充裝氣體的藥劑瓶組需重新充裝滅火劑及補壓。在充 裝滅火劑時,需要按照規程對鋼瓶進行無損探傷、水壓試驗和密封試驗等。對該氣體滅火系統進行模擬噴氣試驗 時,應當選擇試驗防護區的各 1~2 只儲存容器,使用氮氣介質(充裝的滅火劑)。
2) 滅火劑儲存容器同一系列規格要一致,高度差不大于 20mm。
3) 氣體滅火系統選擇閥操作手柄應安裝在操作面一側,當安裝高度超過 1.70m 時應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
4) 氣體滅火系統防護區應有保證人員在 30s 內疏散完畢的通道和出口。
5) 滅火后的防護區應通風換氣,地下防護區和無窗或設固定窗扇的地上防護區,應設置機械排風裝置,排風 口宜設在防護區的下部并應直通室外。通信機房、電子計算機房等場所的通風換氣次數應不小于每小時 5 次。
6) 管網滅火系統應設自動控制、手動控制和機械應急操作三種啟動方式。預制滅火系統應設自動控制和手動 控制兩種啟動方式。
【知識點 2】系統控制方式-自動控制:將滅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選擇鍵撥到“自動”位置時,滅火系統處于自動控制狀態,當防護區發生火情,感煙探測器與感溫探測器同時發出火災信號(只有一路信號時,只報警不啟動),報警滅火控制器即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同時發出聯動指令,關閉風機、防火閥等聯動設備,經過一段延時時間,發出滅火指令,打開電磁瓶頭閥釋放啟動氣體,啟動氣體通過啟動管道打開相應的選擇閥和瓶頭閥, 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
【知識點 2】系統控制方式-手動控制:將滅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選擇建撥到“手動”位置時,滅火系統處于手動控制狀態。當防護區發生火情,火災探測器發出火災信號后,控制器只報警不啟動滅火裝置,人員確認火 災后,可按下防護區外手動控制盒或控制器上“緊急啟動按鈕”即可按規定程序啟動滅火系統釋放滅火劑,實施 滅火。在自動控制狀態,仍可實現電氣手動控制。
【知識點 2】系統控制方式-機械應急操作:當防護區發生火情,而控制器故障不能發出滅火指令時,應通知有關人員撤離現場,關閉聯動設備,然后拔出相應電磁瓶頭閥上的安全插銷,操作手柄即可打開電磁閥,釋放 啟動氣體。啟動氣體打開選擇閥、瓶頭閥、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
另:緊急停止操作:當火災警報已發出,在延時時間內卻發現有異常情況(誤報),不需啟動滅火系統進行滅火時,可按下手動控制盒或控制器上的緊急停止按鈕,即可阻止控制器滅火指令的發出。
【知識點 3】防護區的設置要求
1) 防護區的劃分:防護區宜以單個封閉空間劃分;同一區間的吊頂層和地板下需同時保護時,可合為一個防護區;采用管網滅火系統時,一個防護區的面積不宜大于 800m²,且容積不宜大于 3600m³;采用預制滅火系統時,一個防護區的面積不宜大于 500m²,且容積不宜大于 1600m³。
2) 耐火性能:防護區圍護結構及門窗的耐火極限均不宜低于 0.50h;吊頂的耐火極限不宜低于 0.25h。
3) 耐壓性能:防護區圍護結構承受內壓的允許壓強,不宜低于 1200Pa。
4) 封閉性能:在噴放滅火劑前,應自動關閉防護區內除泄壓口外的開口。
5) 泄壓能力:對于全封閉的防護區,應設置泄壓口,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泄壓口應位于防護區凈高的 2/3 以上。防護區設置的泄壓口,宜設在外墻上。泄壓口面積按相應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定計算。對于設有防爆泄壓 設施或門窗縫隙未設密封條的防護區可不設泄壓口。
6) 環境溫度:防護區的最低環境溫度不應低于-10℃。
【知識點 4】防護區的安全要求
防護區應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證防護區內所有人員能在 30s 內撤離完畢。
防護區內的疏散通道及出口,應設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和疏散指示標志燈。防護區內應設火災聲音報警器,必 要時,可增設閃光報警器。防護區的入口處應設火災聲光報警器和滅火劑噴放指示燈,以及防護區采用的相應氣 體滅火系統的永久性標志牌。滅火劑噴放指示燈信號,應保持到防護區通風換氣后,以手動方式解除。
防護區的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并能自行關閉;用于疏散的門必須能從防護區內打開。
滅火后的防護區應通風換氣,地下防護區和無窗或設固定窗扇的地上防護區,應設置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 宜設在防護區的下部并應直通室外。通信機房、電子計算機房等場所的通風換氣次數應不小于每小時 5 次。
儲瓶間的門應向外開啟,儲瓶間內應設應急照明;儲瓶間應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地下儲瓶間應設機械排風裝 置,排風口應設在下部,室內氣體可通過排風管排至室外。
經過有爆炸危險和變電、配電場所的管網,以及布設在以上場所的金屬箱體等,應設防靜電接地。 有人工作防護區的滅火設計濃度或實際使用濃度,不應大于有毒性反應濃度。
防護區內設置的預制滅火系統的充壓壓力不應大于 2.5MPa。
滅火系統的手動控制與應急操作應有防止誤操作的警示顯示與措施。 設有氣體滅火系統的場所,宜配置空氣呼吸器。
【知識點 5】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設計:二氧化碳滅火系統按應用方式可分為全淹沒滅火系統和局部應用滅火系統。全淹沒滅火系統適用于撲救封閉空間內的火災;局部應用滅火系統適用于撲救不需封閉空間條件的具體 保護對象的非深位火災。
1) 采用全淹沒滅火系統的防護區,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對氣體、液體、電氣火災和固體表面火災,在噴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動關閉的開口,其面積不應大于防護 區總內表面積的 3%,且開口不應設在底面。
固體深位火災,除泄壓口以外的開口,在噴放二氧化碳前應自動關閉。
2) 采用局部應用滅火系統的保護對象,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保護對象周圍的空氣流動速度不宜大于 3m/s。必要時,應采取擋風措施。
②在噴頭與保護對象之間,噴頭噴射角范圍內不應有遮擋物。
③當保護對象為可燃液體時,液面至容器緣口的距離不得小于 150mm。啟動釋放二氧化碳之前或同時,必須切斷可燃、助燃氣體的氣源。
3)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防護區采用組合分配系統時,一個組合分配系統所保護的防護區不應超過 8 個。組合分配系統的滅火劑儲存量,應按儲存量最大的防護區確定。
滅火系統的滅火劑儲存量,應為防護區的滅火設計用量與儲存容器內的滅火劑剩余量和管網內的滅火劑剩余 量之和。
滅火系統的儲存裝置 72h 內不能重新充裝恢復工作的,應按系統原儲存量的 100%設置備用量。
當組合分配系統保護 5 個及以上的防護區或保護對象,或者在 48h 內不能恢復時,二氧化碳應有備用量,備用量不應小于系統設計的儲存量。
滅火系統的設計溫度,應采用 20°C。
同一集流管上的儲存容器,其規格、充壓壓力和充裝量應相同。
管網上不應采用四通管件進行分流。
一個防護區設置的預制滅火系統,其裝置數量不宜超過 10 臺。
同一防護區內的預制滅火系統裝置多于 1 臺時,必須能同時啟動,其動作響應時差不得大于 2s。
【知識點 6】系統的操作與控制
采用氣體滅火系統的防護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管網滅火系統應設自動控制、手動控制和機械應急操作三種啟動方式。預制滅火系統應設自動控制和手動控 制兩種啟動方式。
采用自動控制啟動方式時,根據人員安全撤離防護區的需要,應有不大于 30s 的可控延遲噴射;對于平時無人工作的防護區,可設置為無延遲噴射。
滅火設計濃度或實際使用濃度大于無毒性反應濃度(NOAEL 濃度)的防護區,應設手動與自動控制的轉換裝置。當人員進入防護區時,應能將滅火系統轉換為手動控制方式;當人員離開時,應能恢復為自動控制方式。防 護區內外應設手動、自動控制狀態的顯示裝置。
自動控制裝置應在接到兩個獨立的火災信號后才能啟動。手動控制裝置和手動與自動轉換裝置應設在防護區 疏散出口的門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裝高度為中心點距地面 1.5m。機械應急操作裝置應設在儲瓶間內或防護區疏散出口門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氣體滅火系統的操作與控制,應包括對開口封閉裝置、通風機械和防火閥等設備的聯動操作與控制。設有消 防控制室的場所,各防護區滅火控制系統的有關信息應傳送給消防控制室。氣體滅火系統的電源,應符合現行國 家有關消防技術標準的規定;采用氣動力源時,應保證系統操作和控制需要的壓力和氣量。
[apge]
【知識點 7】系統部件、組件(設備)安裝和檢查
1) 材料到場檢驗:系統組件、管件(材)、設備到場后,對其外觀、規格型號、基本性能、嚴密性等進行 全數檢查。
2) 系統組件外觀檢查(含儲存容器的高度差)
3) 滅火劑輸送管道的安裝
已防腐處理的無縫鋼管不宜采用焊接連接,與選擇閥等個別連接部位需采用法蘭焊接連接時,要對被焊接損 壞的防腐層進行二次防腐處理。
【知識點 8】系統調試
1) 模擬啟動試驗,調試時對所有防護區或保護對象按規范規定進行模擬啟動試驗,并合格。
2) 模擬噴氣試驗,調試時對所有防護區或保護對象進行模擬噴氣試驗,并合格。預制滅火系統的模擬噴氣 試驗宜各取 1 套進行試驗。
3.模擬切換操作試驗,設有滅火劑備用量且與儲存容器連接在同一集流管上的系統應進行模擬切換操作試 驗,并合格。
【知識點 9】模擬啟動的試驗方法。
1) 自動模擬啟動試驗:①將滅火控制器的啟動輸出端與滅火系統相應防護區驅動裝置連接。驅動裝置與閥 門的動作機構脫離;也可用 1 個啟動電壓、電流與驅動裝置的啟動電壓、電流相同的負載代替。
②人工模擬火警使防護區內任意 1 個火災探測器動作,觀察單一火警信號輸出后,相關報警設備動作是否正常(如警鈴、蜂鳴器發出報警聲等)。
③人工模擬火警使該防護區內另一個火災探測器動作,觀察復合火警信號輸出后,相關動作信號及聯動設備 動作是否正常(如發出聲、光報警,啟動輸出端的負載響應,關閉通風空調、防火閥等)。
2) 手動模擬啟動試驗:按下手動啟動按鈕,觀察相關動作信號及聯動設備動作是否正常(如發出聲、光報警,啟動輸出端的負載響應,關閉通風空調、防火閥等)。手動啟動使壓力信號反饋裝置,觀察相關防護區門外 的氣體噴放指示燈是否正常。
【知識點 10】模擬噴氣試驗方法
①IG 541 混合氣體滅火系統及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采用其充裝的滅火劑進行模擬噴氣試驗。試驗采用的儲存容器數應為選定試驗的防護區或保護對象設計用量所需容器總數的 5%,且不少于 1 個。
②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采用二氧化碳滅火劑進行模擬噴氣試驗。試驗要選定輸送管道最長的防護區或保護 對象進行,噴放量不小于設計用量的 10%。
③鹵代烷滅火系統模擬噴氣試驗不宜采用鹵代烷滅火劑,宜采用氮氣或壓縮空氣進行。氮氣或壓縮空氣儲存容器與被試驗的防護區或保護對象用的滅火劑儲存容器的結構、型號、規格都應相同,連接與控制方式要一致, 氮氣或壓縮空氣的充裝壓力應按設計要求執行。氮氣或壓縮空氣儲存容器數不少于滅火劑儲存容器數的 20%, 且不少于 1 個。
模擬噴氣試驗宜采用自動啟動方式。模擬噴氣試驗結果要符合下列規定:
①延遲時間與設定時間相符,響應時間滿足要求。
②有關聲、光報警信號正確。
③有關控制閥門工作正常。
④信號反饋裝置動作后,氣體防護區門外的氣體噴放指示燈工作正常。
⑤儲存容器間內的設備和對應防護區或保護對象的滅火劑輸送管道無明顯晃動和機械性損壞。 驗氣體能噴入被試防護區內或保護對象上,且能從每個噴嘴噴出。
【知識點 11】系統檢測
1) 儲瓶裝置間的檢查要求:
儲存裝置間門外側中央貼有“氣體滅火儲瓶間”的標牌。
管網滅火系統的儲存裝置宜設在專用儲瓶間內,其位置應符合設計文件,若設計無要求,則儲瓶間宜靠 近防護區。
儲存裝置間內設應急照明,其照度應達到正常工作照度。
2) 高壓儲存裝置
直觀檢查要求::環境溫度為-10~50℃;高壓二氧化碳為 0~49℃。
安裝檢查要求:儲存容器必須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與建筑構件固定,要牢固可靠,并做防腐處理;操作 面距墻或操作面之間的距離應不小于 1.0m,且不小于儲存容器外徑的 1.5 倍。
容器閥上的壓力表無明顯機械損傷,在同一系統中的安裝方向要一致,其正面朝向操作面。同一系統中 容器閥上的壓力表的安裝高度差不宜超 10mm,相差較大時,允許使用墊片調整;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要設檢漏裝置。
滅火劑儲存容器的充裝量和儲存壓力應符合設計文件,且不超過設計充裝量的 1.5%;儲存容器中充裝的二氧化碳質量損失不大于 10%。鹵代烷滅火劑儲存容器內的實際壓力不低于相應溫度下的儲存壓力,且不超過該儲存壓力的 5%
3) 低壓儲存裝置安裝檢查要求:低壓系統制冷裝置的供電要采用消防電源。儲存裝置要遠離熱源,其位置 要便于再充裝,其環境溫度宜為-23~49℃。
【知識點 12】系統驗收
氣體滅火系統竣工后,應進行工程驗收,驗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1) 防護區或保護對象與儲存裝置間安全設施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防護區的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裝置。防護區內和入口處的聲光報警裝置、氣體噴放指示燈和入口處的安全標志。無窗或固定窗扇的地 上防護區和地下防護區的排氣裝置。門窗設有密封條防護區的泄壓裝置。 配有專用的空氣呼吸器。
2) 系統功能驗收
系統功能驗收時,應進行模擬啟動試驗,并合格。 系統功能驗收時,應進行模擬噴氣試驗,并合格。
系統功能驗收時,應對設有滅火劑備用量的系統進行模擬切換操作試驗,并合格。 系統功能驗收時,應對主、備用電源進行切換試驗,并合格。
【知識點 13】氣體系統維護管理
1) 月檢查項目
對系統全部組成部件進行外觀檢查。系統的所有組件應無碰撞變形及其他機械損傷,表面應無銹蝕,保 護層應完好,銘牌應清晰,手動操作裝置的防護罩、鉛封和安全標志應完整
氣體滅火系統組件的安裝位置不得有其他物件阻擋或妨礙其正常工作。
驅動控制盤面板上的指示燈應正常,各開關位置應正確,各連線應無松動現象。
火災探測器表面應保持清潔,應無任何會干擾或影響火災探測器探測性能的擦傷、油漬及油漆。
氣體滅火系統儲存容器內的壓力、氣動型驅動裝置的氣動源的壓力均不得小于設計壓力的 90%。
2) 季度檢查項目
可燃物的種類、分布情況,防護區的開口情況,應符合設計規定。
儲存裝置間的設備、滅火劑輸送管道和支架、吊架的固定,應無松動。
連接管應無變形、裂紋及老化。必要時,送法定質量檢驗機構進行檢測或更換。 各噴嘴孔口應無堵塞。
⑤對高壓二氧化碳儲存容器逐個進行稱重檢查,滅火劑凈重不得小于設計儲存量的 90%。
⑥滅火劑輸送管道有損傷與堵塞現象時,應按相關規范規定的管道強度試驗和氣密性試驗方法進行嚴密 性試驗和吹掃。
3) 年度檢查要求
撤下 1 個區啟動裝置的啟動線,進行電控部分的聯動試驗,應啟動正常。
對每個防護區進行一次模擬自動噴氣試驗。通過報警聯動,檢驗氣體滅火控制盤功能,并進行自動啟動 方式模擬噴氣試驗,檢查比例為 20%(最少一個分區)。
對高壓二氧化碳、三氟甲烷儲存容器逐個進行稱重檢查,滅火劑凈重不得小于設計儲存量的 90%。進行預制氣溶膠滅火裝置、自動干粉滅火裝置的有效期限檢查。
進行泄漏報警裝置報警定量功能試驗,檢查鋼瓶的比例為 100%。
進行主用量滅火劑儲存容器切換為備用量滅火劑儲存容器的模擬切換操作試驗,檢查比例為 20%(最少一個分區)。
在滅火劑輸送管道有損傷與堵塞現象時,應按有關規范的規定進行嚴密性試驗和吹掃。
4)5 年后的維護保養工作(由專業維修人員進行)
5 年后,每 3 年應對金屬軟管(連接管)進行水壓強度試驗和氣密性試驗,性能合格方能繼續使用,如發現老化現象,應進行更換。
5 年后,對釋放過滅火劑的儲瓶、相關閥門等部件進行一次水壓強度和氣體密封性試驗,試驗合格方可繼續使用。
5)其他:低壓二氧化碳滅火劑儲存容器的維護管理應按國家現行《壓力容器安全技術察規程》的規定執行。 鋼瓶的維護管理應按國家現行《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規定執行。滅火劑輸送管道耐壓試驗周期應按《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的規定行。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以上內容是環球網校一級消防工程師頻道為您整理的"廠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相關知識點",更多模擬試題、歷年真題、高頻考點、備考攻略請點擊下面“免費下載”頁面進行下載學習。
最新資訊
- 備考過程中如何高效記憶消防規范中的數字類考點2025-07-14
- 2025年一級消防工程師知識點匯總2025-06-05
- 2025年消防工程師備考資料選擇策略2025-05-30
- 2025年一級消防工程師考點:工業建筑耐火等級2025-05-29
- 2025年一級消防工程師考點: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消防安全要求2025-05-28
- 2024年一級消防《技術實務》真題考點:配置場所的危險等級2025-05-19
- 2024年一級消防《綜合能力》真題考點:防煙分區設置2025-05-19
- 2024年一級消防《技術實務》真題考點: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組成2025-05-12
- 2024年一級消防《綜合能力》真題考點:消防控制室的設備監控要求2025-05-12
- 2025年一級消防工程師思維導圖: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