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機電教材解讀:1H414031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程序


【摘要】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為您提供一級建造師考試必備的復習資料和試題,供考生復習備考之用,本文為一建機電教材解讀:1H414031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程序,是考生必須要熟記和掌握的重點內容。2015年的一級建造師考試將于9月19日至20日舉行,環球網校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做好復習備考。祝廣大考生順利通過一級建造師考試!
1H414030 通風與空調工程安裝技術
為滿足生活和生產對室內空氣環境的需求,通風與空調技術已經被廣泛地運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通風就是采用自然或機械的方法維持適宜的室內環境,使其符合衛生和安全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空氣品質。空氣調節,就是采用專用的設備對空氣進行處理,使室內空氣的溫度、濕度、流速、壓力、潔凈度等達到生活或生產所需的要求。本目的重點是: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程序、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技術要求、凈化空調系統施工要求。
1H414031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程序
通風與空調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一個分部工程,包括送、排風系統,防、排煙系統,除塵系統,空調系統,凈化空調系統,制冷系統和空調水系統等七個獨立的子分部工程。本條主要知識點是:通風與空調系統的分類;通風與空調系統的組成;通風與空調工程一般施工程序;通風與空調系統調試與驗收要求。
一、通風與空調系統的分類
(一)通風系統的分類
1.通風系統按空氣流動動力不同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方式。
2.機械通風按通風系統的作用范圍分為局部通風和全面通風。
3.通風系統按功能、性質可分為一般(換氣)通風、工業通風、事故通風、消防通風和人防通風等。
(二)空調系統的類別
1.空調系統按空氣處理設備的設置分為:集中式、半集中式、全分散式系統。例如風機盤管與新風系統,多聯機與新風系統,誘導器系統等。全分散式系統是每個房間的空氣處理分別由各自的整體式(或分體式)空調器承擔,如:單元式空調器、多聯機系統等。
2.空調系統按承擔室內空調負荷所用的介質分為:全空氣、空氣一水、全水、制冷劑系統。全空氣系統是全部由處理過的空氣負擔室內空調負荷,有一次回風系統和一、二次回風系統等。空氣一水系統由處理過的空氣和水共同負擔室內空調負荷,如新風十風機盤管系統。全水系統是全部由水負擔室內空調負荷,如無新風送風的風機盤管系統。制冷劑系統是蒸發器放在室內,直接吸收余熱余濕,如單元式空調器、多聯機系統等。
3.按集中系統處理的空氣來源分為:封閉式、直流式和混合式系統。封閉式系統全部為再循環空氣,無新風;直流式系統全部為新風,不使用回風;混合式系統為部分新風,部分回風。
4.按風管中空氣流速分為:低速系統和高速系統。低速系統民用建筑主風管風速低于10m/s,工業建筑主風管風速低于15m/s;高速系統民用建筑主風管風速高于12m/s,工業建筑主風管風速高于15m/S。
(三)通風與空調系統類型的選用
通風與空調系統類型的選用,一般要考慮建筑物的用途、規模、使用特點、熱濕負荷變化情況、參數及溫濕度調節和控制的要求,以及工程所在地區氣象條件、能源狀況以及空調機房的面積和位置、初投資和運行維修費用等因素。近年來,空調的節能成為行業的關注點,變風量空調系統(VAV),變制冷劑流量(VRV)空調系統,地源熱泵系統,水源熱泵系統,低溫送風空調系統,新風加冷輻射吊頂空調系統等,已被更多地應用在公共建筑之中。
一、通風與空調系統組成
(一)通風系統的組成
通風系統的組成一般包括:進氣處理設備,如空氣過濾器、熱濕處理設備和空氣凈化設備等;送風機或排風機;風道系統,如風管、閥部件、送排風口、排氣罩等;排氣處理設備,如除塵器、有害物體凈化設備、風帽等。
(二)空調系統的組成
1.空氣處理設備:是對空氣進行加熱或冷卻,加濕或除濕、空氣凈化處理等功能的設備。主要包括組合式空調機組、新風機組、風機盤管、空氣熱回收裝置、變風量末端裝置、單元式空調機等。組合式空調機組一般由新回風混合段、過濾段、冷卻段、加熱段、加濕段、送風段等組成。風機盤管主要由風機、換熱盤管和過濾裝置等組成。變風量末端裝置目前國內常采用串聯與并聯風機動力型和單風管節流型幾種類型。
2.空調冷源及熱源:常用熱源一般包括熱水、蒸汽鍋爐、電鍋爐、熱泵機組、電加熱器串聯等。空調冷源包括天然冷源及人工冷源,天然冷源利用自然界的冰、低溫深井水等來制冷。目前常用的冷源設備包括電動壓縮式和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組兩大類。
3.空調冷熱源的附屬設備:包括冷卻塔、水泵、換熱裝置、蓄熱蓄冷裝置、軟化水裝置、集分水器、凈化裝置、過濾裝置、定壓穩壓裝置等。
4.空調風系統:由風機、風管系統組成。風機包括送風、回風、排風風機,常用的風機有離心式和軸流式。風管系統包括:通風管道(含軟接風管)、各類閥部件(調節閥、防火閥、消聲器、靜壓箱、過濾器等)、末端風口等。
5.空調水系統:由冷凍水、冷凝水、冷卻水系統的管道,軟連接,各類閥部件(閥門、電動閥門、安全閥、過濾器、補償器等),儀器儀表等組成。
6.控制、調節裝置:包括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空氣質量傳感器、流量傳感器,執行器等。
三、通風與空調工程的一般施工程序
(一)一般施工程序
施工前的準備→風管、部件、法蘭的預制和組裝→風管、部件、法蘭的預制和組裝的中間質量驗收→支吊架制作與安裝→風管系統安裝→通風空調設備安裝→空調水系統管道安裝→管道的檢驗與試驗→風管、水管、部件及空調設備絕熱施工→通風空調設備試運轉、單機調試→通風與空調工程的系統聯合試運轉調試→通風與空調-工程竣工驗收→通風與空調工程綜合效能測定與調整。
(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制定工程施工的工藝文件和技術措施,按規范要求規定所需驗證的工序交接點和相應的質量記錄,以保證施工過程質量的可追溯性。
2.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條件,綜合考慮土建、裝飾、機電等專業對公用空間的要求,核對相關施工圖,從滿足使用功能和感觀質量的要求,進行管線空間管理、支架綜合設置和系統優化路徑的深化設計,以免施工中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費和返]_損失。深化設計如有重大設計變更,應征得原設計人員的確認。
3.與設備和閥部件的供應商及時溝通,確定接口形式、尺寸、風管與設備連接端部的做法。進口設備及連接件采購周期較長,必須提前了解其接口方式,以免影Ⅱ向工程進度。
4.對進入施工現場的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設備進行驗收,一般應由供貨商、監理、施工單位的代表共同參加,驗收必須得到監理工程師的認可,并形成文件。
5.認真復核預留孔、洞的形狀尺寸及位置,預埋支、吊件的位置和尺寸,以及梁柱的結構形式等,確定風管支、吊架的固定形式,配合土建工程進行留槽留洞,避免施工中過多的剔鑿。
(三)通風空調工程深化設計
1.確定管線排布。在有限空間內的最合理的布置位置和標高。通風空調工程是大型公建機電工程中占據空間最大的分部工程項目,尤其是風管道尺寸較大,有的大型系統風管可達到3m以上的長度。通風空調的風管、水管等與其他機電管線之間存在大量集中排列和交叉排布的情況,有的工程在一個空間區域內排布的機電管線可能多達二三十根管線。為此,在通風空調施工前應認真進行圖紙會審,針對某個安裝層面或某個局部區域對通風空調工程涉及的專業管線進行統籌考慮,在符合設計工藝、規范標準和保證觀感質量最優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綜合排列布置,以確定管線在有限空間內的最合理的布置位置和標高,確定優化方案。
2.優化方案。一方面可通過通風空調工程深化綜合管線排布,另一方面可優化機電管線的施工工序。發現原設計管線排列的碰撞問題,對管線進行重新排布,確保管線相互間的位置、標高等滿足設計、施工及今后維修的要求。將管線事先進行排布后,可預知建筑空間內相關的機電管線的布置,確定合理的施工順序,以確保不同專業人員交叉作業造成的不必要的拆改。
3.BIM技術的應用。目前隨著BIM技術的不斷深入應用,對解決通風空調管道的深化綜合排布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手段和方法。
(四)通風與空調系統的調試
通風與空調工程安裝完畢,必須進行系統的測定和調整(簡稱調試)。系統調試包括:設備單機試運轉及調試,系統無生產負荷的聯合試運轉及調試。
11通風與空調系統聯合試運轉及調試由施工單位負責組織實施,設計單位、監理和建設單位參與。對于不具備系統調試能力的施工單位,可委托具有相應能力的其他單位實施。
2.系統調試前由施工單位編制系統調試方案報送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調試所用測試儀器儀表的精度等級及量程應滿足要求,性能穩定可靠并在其檢定有效期內。調試現場圍護結構達到質量驗收標準。通風管道、風口、閥部件及其吹掃、保溫等已完成并符合質量驗收要求。設備單機試運轉合格。其他專業配套的施工項目(如:給水排水、強弱電及油、汽、氣等)已完成,并符合設計和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
3.系統調試主要考核室內的空氣溫度、相對濕度、氣流速度、噪聲或空氣的潔凈度能否達到設計要求,是否滿足生產工藝或建筑環境要求,防排煙系統的風量與正壓是否符合設計和消防的規定。空調系統帶冷(熱)源的正常聯合試運轉,不應少于8h,當竣工季節與設計條件相差較大時,僅作不帶冷(熱)源試運轉,例如:夏季可僅作帶冷源的試運轉,冬期可僅作帶熱源的試運轉。
4.系統調試應進行單機試運轉。調試的設備包括:冷凍水泵、熱水泵、冷卻水泵、軸流風機、離心風機、空氣處理機組、冷卻塔、風機盤管、電制冷(熱泵)機組、吸收式制冷機組、水環熱泵機組、風量調節閥、電動防火閥、電動排煙閥、電動閥等。設備單機試運轉要安全,保證措施要可靠,并有書面的安全技術交底。
5.通風與空調系統無生產負荷的聯合試運行及調試,應在設備單機試運轉合格后進行。應包括下列內容:
(1)監測與控制系統的檢驗、調整與聯動運行。
(2)系統風量的測定和調整(通風機、風口、系統平衡)。系統風量平衡后應達到以下規定:系統總風量實測值與設計風量的偏差允許值不應大于l0%;系統經平衡調整,各風口或吸風罩的總風量與設計風量的允許偏差不應大于l5%。
(3)空調水系統的測定和調整。空調水系統流量的測定,在系統調試中要求對空調冷(熱)水及冷卻水的總流量以及各空調機組的水流量進行測定。空調冷熱水、冷卻水總流量測試結果與設計流量的偏差不應大于10%,各空調機組盤管水流量經調整后與設計流量的偏差不應大于20%。
(4)室內空氣參數的測定和調整。
(5)防排煙系統測定和調整。防排煙系統測定風量、風壓及疏散樓梯間等處的靜壓差,并調整至符合設計與消防的規定。
(五)通風與空調工程竣二[驗收
1.施工單位通過無生產負荷的系統運轉與調試以及觀感質量檢查合格,將丁程移交建設單位,由建設單位負責組織,施工、設計、監理等單位共同參與驗收,合格后辦理竣工驗收手續。
2.竣工驗收資料包括:降I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通知書和竣工圖;主要材料、設備、成品、半成品和儀表的出廠合格證明及試驗報告;隱蔽工程、工程設備、風管系統、管道系統安裝試驗及檢驗記錄、設備單機試運轉、系統無生產負荷聯合試運轉與調試、分部(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觀感質量綜合檢查、安全和功能檢驗資料核查等記錄。
3.觀感質量檢查包括:風管及風口表面及位置;各類調節裝置制作和安裝;設備安裝;制冷及水管系統的管道、閥門及儀表安裝;支、吊架形式、位置及間距;油漆層和絕熱層的材質、厚度、附著力等。
(六)通風與空調工程綜合效能的測定與調整
1.通風與空調工程交工前,在已具備生產試運行的條件下,由建設單位負責,設計、施工單位配合,進行系統生產負荷的綜合效能試驗的測定與調整,使其達到室內環境的要求。
2.綜合效能試驗測定與調整的項目,由建設單位根據生產試運行的條件、工程性質、生產工藝等要求進行綜合衡量確定,一般以適用為準則,不宜提出過高要求。
3.調整綜合效能測試參數。要充分考慮生產設備和產品對環境條件要求的極限值,以免對設備和產品造成不必要的損害。調整時首先要保證對溫濕度、潔凈度等參數要求較高的房間,隨時做好監測。調整結束還要重新進行一次全面測試,所有參數應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4.防排煙系統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合試運行及調試后,控制功能應正常,信號應正確,風量、風壓必須符合設計與消防規范的規定。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及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交流互動:一建微博|微信edu24ol_jzs1|QQ群342289995
最新資訊
- 2025年一建考前半小時,這些分數不拿就虧大了!2025-09-19
- 重要!2026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教材對比解析匯總2025-09-18
- 2025年一級建造師法規考前直播答疑,9月17日晚7點開始2025-09-17
- 快看!2025年一級建造師管理《公式匯總》大盤點2025-09-16
- 2025年一建經濟《高頻公式匯總①》大盤點!2025-09-15
- 速領!2025年一級建造師《工程經濟》必背3頁紙2025-09-14
- 2025年一級建造師工程法規必背3頁紙免費下載,考生速點2025-09-13
- 提分神器!2025年一級建造師《機電實務》3頁必背資料2025-09-12
- 必備!2025年一級建造師《公路實務》3頁精華資料免費下載2025-09-12
- 考生速戳!環球老師2025年一級建造師考前直播答疑安排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