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管理教材:1Z202042 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摘要】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為您提供一級建造師考試必備的復習資料和試題,供考生復習備考之用,本文為一建管理教材:1Z202042 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是考生必須要熟記和掌握的重點內容。2015年的一級建造師考試將于9月19日至20日舉行,環球網校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做好復習備考。祝廣大考生順利通過一級建造師考試!
1Z202042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由于施工項目成本涉及的范圍很廣,需要分析的內容較多,因此應該在不同的情況下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除了基本的分析方法外,還有綜合成本的分析方法、成本項目的分析方法和專項成本的分析方法等。
一、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差額計算法、比率法等。
(一)比較法
比較法又稱“指標對比分析法”,是指對比技術經濟指標,檢查目標的完成情況,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而挖掘降低成本的方法。這種方法通俗易懂、簡單易行、便于掌握,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應用時必須注意各技術經濟指標的可比性。比較法的應用通常有以下形式。
1.將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
以此檢查目標完成情況,分析影響目標完成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在進行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時,還應注意目標本身有無問題,如果目標本身出現問題,則應調整目標,重新評價實際工作。
2.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
通過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可以看出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變動情況,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3.與本行業平均水平、先進水平對比
通過這種對比,可以反映本項目的技術和經濟管理水平與行業的平均及先進水平的差距,進而采取措施提高本項目管理水平。
以上三種對比,可以在一張表中同時反映。例如,某項目本年計劃節約“三材”100000元,實際節約120000元,上年節約95000元,本企業先進水平節約130000元。根據上述資料編制分析表1Z202042-10
實際指標與上期指標、先進水平對比表(單位:元) 表1Z202042-1
|
|
|
企業先
|
|
差異數
|
||
指標
|
本年計劃數
|
上年實際數
|
進水平
|
本年實際數
|
與計劃比
|
與上年比
|
與先進比
|
“三材”節約額
|
100000
|
95000
|
130000
|
120000
|
20000
|
25000
|
--10000
|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環置換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后逐個替換,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因素分析法的計算步驟如下。
(1)確定分析對象,計算實際與目標數的差異;
(2)確定該指標是由哪幾個因素組成的,并按其相互關系進行排序(排序規則是:先實物量,后價值量;先絕對值,后相對值);
(3)以目標數為基礎,將各因素的目標數相乘,作為分析替代的基數;
(4)將各個因素的實際數按照已確定的排列順序進行替換計算,并將替換后的實際數保留下來;
(5)將每次替換計算所得的結果,與前一次的計算結果相比較,兩者的差異即為該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6)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應與分析對象的總差異相等。
【例1Z202042-1】商品混凝土目標成本為443040元,實際成本為473697元,比目標成本增加30657元,資料見表1Z202042-20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
商品混凝土目標成本與實際成本對比表 表1Z202042-2
項 目
|
單 位
|
目 標
|
實 際
|
差 額
|
產量
|
m3
|
600
|
630
|
+30
|
單價
|
元
|
710
|
730
|
+20
|
損耗率
|
%
|
4
|
3
|
-1
|
成本
|
元
|
443040
|
473697
|
+30657
|
【解】
1.分析對象是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差額為30657元,該指標是由產量、單價、損耗率三個因素組成的,其排序見表1Z202042-20
2.以目標數443040元(=600×710×1.04)為分析替代的基礎。
第一次替代產量因素,以630替代600:
630×710×1.04=465192元;
第二次替代單價因素,以730替代710,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
630×730×1.04=478296元;
第三次替代損耗率因素,以1.03替代1.04,并保留上兩次替代后的值:
630×730×1.03=473697元。
3.計算差額:
第一次替代與目標數的差額=465192-443040=22152元;
第二次替代與第一次替代的差額=478296-465192= 13104元;
第三次替代與第二次替代的差額=473697-478296=4599元。
4.產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2152元,單價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3104元,而損耗率下降使成本減少了4599元。
5.各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22152+ 13104-4599= 30657元,與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總差額相等。
為了使用方便,企業也可以通過運用因素分析表來求出各因素變動對實際成本的影響程度,其具體形式見表1Z202042-3。
商品混凝土成本變動因素分析表 表1Z202042-3
順序
|
連環替代計算
|
差異(元)
|
因 素 分析
|
目標數
|
600 × 710 ×1.04
|
|
|
第一次替代
|
630 × 710 × 1.04
|
22152
|
由于產量增加30m3,成本增加22152元
|
第二次替代
|
630 × 730 × 1.04
|
13104
|
由于單價提高20元,成本增加13104元
|
第三次替代
|
630×730×1.03
|
-4599
|
由于損耗率下降1%,成本減少4599元
|
合計
|
22152+13104-4599=30657
|
30657
|
|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及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交流互動:一建微博|微信edu24ol_jzs1|QQ群342289995
(三)差額計算法
差額計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種簡化形式,它利用各個因素的目標值與實際值的差值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例1Z202042-2】 某施工項目某月的實際成本降低額比計劃提高了2.40萬兀,見表
1Z202042-4。
項 目
|
單 位
|
計 劃
|
實 際
|
差 額
|
預算成本
|
萬元
|
300
|
320
|
+20
|
成本降低率
|
%
|
4
|
4.5
|
+0.5
|
成本降低額
|
萬元
|
12
|
14.40
|
-[-2.40
|
根據表1Z202042-4資料,應用“差額計算法”分析預算成本和成本降低率對成本降低額的影響程度。
【解】
1.預算成本增加對成本降低額的影響程度
(320-300)×4%=0.80萬元
2.成本降低率提高對成本降低額的影響程度
(4.5%-4%)×320=0.60萬元
以上兩項合計:0.80+ 1.60= 2.40萬元
(四)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相對數,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幾種:
1.相關比率法
由于項目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因而可以將兩個性質不同且相關的指標加以對比,求出比率,并以此來考察經營成果的好壞。例如:產值和工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他們是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都希望以最少的工資支出完成最大的產值。因此,用產值工資率指標來考核人工費的支出水平,可以很好地分析人工成本。
2.構成比率法
又稱比重分析法或結構對比分析法。通過構成比率,可以考察成本總量的構成情況及各成本項目占總成本的比重,同時也可看出預算成本、實際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關系,從而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見表1Z202042-5。
成本構成比例分析表(單位:萬元) 表1Z202042-5
|
預算成本
|
實際成本
|
降低成本
|
||||
成本項目
|
金額
|
比重
|
金額
|
比重
|
金額
|
占本項(%)
|
占總量(%)
|
一、直接成本
|
1263.79
|
93.2
|
1200.31
|
92.38
|
63.48
|
5.02
|
4.68
|
1.人工費
|
113.36
|
8.36
|
119.28
|
9.18
|
-5.92
|
-1.09
|
-0.44
|
2.材料費
|
1006.56
|
74.23
|
939.67
|
72.32
|
66.89
|
6.65
|
4.93
|
3.機具使用費
|
87.6
|
6.46
|
89.65
|
6.9
|
-2.05
|
-2.34
|
-0.15
|
4.措施費
|
56.27
|
4.15
|
51.71
|
3.98
|
4.56
|
8.1
|
0.34
|
二、間接成本
|
92.21
|
6.8
|
99.01
|
7.62
|
-6.8
|
-7.37
|
0.5
|
總成本
|
1356
|
100
|
1299.32
|
100
|
56.68
|
4.18
|
4.18
|
比利比例(%)
|
100
|
|
95.82
|
|
4.18
|
|
|
3.動態比率法
動態比率法是將同類指標不同時期的數值進行對比,求出比率,以分析該項指標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動態比率的計算,通常采用基期指數和環比指數兩種方法,見表1Z202042-6。
指標動態比較表 表1Z202042-6
指 標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降低成本(萬元)
|
45.60
|
47.80
|
52.50
|
64.30
|
基期指數(%)(上一季度=100)
|
|
104.82
|
115.13
|
141.01
|
環比指數(%)(上一季度=100)
|
|
104.82
|
109.83
|
122.48
|
一、 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綜合成本是指涉及多種生產要素,并受多種因素影響的成本費用,如分部分項工程成本,月(季)度成本、年度成本等。由于這些成本都是隨著項目施工的進展而逐步形成的,與生產經營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做好上述成本的分析工作,無疑將促進項目的生產經營管理,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
(一)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
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項目成本分析的基礎。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對象為已完成分部分項工程,分析的方法是:進行預算成本、目標成本和實際成本的“三算”對比,分別計算實際偏差和目標偏差,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為今后的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尋求節約途徑。
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資料來源為:預算成本來自投標報價成本,目標成本來自施工預算,實際成本來自施工任務單的實際工程量、實耗人工和限額領料單的實耗材料。
由于施工項目包括很多分部分項工程,無法也沒有必要對每一個分部分項工程都進行成本分析。特別是一些工程量小、成本費用少的零星工程。但是,對于那些主要分部分項工程必須進行成本分析,而且要做到從開工到竣工進行系統的成本分析:因為通過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成本的系統分析,可以基本上了解項目成本形成的全過程,為竣工成本分析和今后的項目成本管理提供參考資料。
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表的格式見表1Z202042-7。
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 表1Z202042-7
單位工程:____
分部分項工程名稱:――工程量:――施工班組 施工日期:____
|
|
|
|
預算成本
|
目標成本
|
實際成本
|
實際與預算比較
|
實際與目標比較
|
|||||
工料
名稱
|
規格
|
單位
|
單價
|
數量
|
金額
|
數量
|
金額
|
數量
|
金額
|
數量
|
金額
|
數量
|
金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計
|
|
|
|
|
|
|
|
|
|
|
工料
|
|
|
|
預算成本
|
目標成本
|
實際成本
|
實際與預算比較
|
實際與目標比較
|
|||||
名稱
|
規格
|
單位
|
單價
|
數量
|
金額
|
數量
|
金額
|
數量
|
金額
|
數量
|
金額
|
數量
|
金額
|
實際與預算比較(%)
(預算=100)
|
|
|
|
|
|
|
|
|
|
|
|||
實際與計劃比較(%)
(計劃=100)
|
|
|
|
|
|
|
|
|
|
|
|||
節超
原因
說明
|
|
|
|
|
|
|
|
|
|
|
|
編制單位: 成本員: 填表日期:
(二)月(季)度成本分析
月(季)度成本分析,是施工項目定期的、經常性的中間成本分析,對于施工項目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通過月(季)度成本分析,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以便按照成本目標指定的方向進行監督和控制,保證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
月(季)度成本分析的依據是當月(季)的成本報表,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的對比,分析當月(季)的成本降低水平;通過累計實際成本與累計預算成本的對比,分析累計的成本降低水平,預測實現項目成本目標的前景。
(2)通過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對比,分析目標成本的落實情況以及目標管理中的問題和不足,進而采取措施,加強成本管理,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
(3)通過對各成本項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總量的構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環節。例如:在成本分析中,若發現人工費、機械費等項目大幅度超支,則應該對這些費用的收支配比關系進行研究,并采取對應的應對措施,防止今后再超支。如果是屬于規定的“政策性”虧損,則應從控制支出著手,把超支額壓縮到最低限度。
(4)通過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實際與目標對比,分析產量、工期、質量、“三材”節約率、機械利用率等對成本的影響。
(5)通過對技術組織措施執行效果的分析,尋求更加有效的節約途徑。
(6)分析其他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對成本的影響。
(三)年度成本分析
企業成本要求一年結算一次,不得將本年成本轉入下一年度。而項目成本則以項目的壽命周期為結算期,要求從開工到竣工直至保修期結束連續計算,最后結算出總成本及其盈虧。由于項目的施工周期一般較長,除進行月(季)度成本核算和分析外,還要進行年終成本的核算和分析。這不僅是企業匯編年度成本報表的需要,同時也是項目成本管理的需要,通過年度成本的綜合分析,可以總結一年來成本管理的成績和不足,為今后的成本管理提供經驗和教訓,從而可對項目成本進行更有效的管理。
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據是年度成本報表。年度成本分析的內容,除了月(季)度成本分析的六個方面以外,重點是針對下一年度的施工進展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以保證施工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
(四)竣工成本的綜合分析
凡是有幾個單位工程且單獨進行成本核算(即成本核算對參)的施工項目,其竣工成本分析應以各單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資料為基礎,再加上項目管理層的經營效益(如資金調度、對外分包等所產生的效益)進行綜合分析。如果施工項目只有一個成本核算對象(單位工程),就以該成本核算對象的竣工成本資料作為成本分析的依據。
單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應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1)竣工成本分析;
(2)主要資源節超對比分析;
(3)主要技術節約措施及經濟效果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單位工程的成本構成和降低成本的來源,對今后同類工程的成本管理提供參考。
三、成本項目的分析方法
(一)人工費分析
項目施工需要的人工和人工費,由項目經理部與作業隊簽訂勞務分包合同,明確承包范圍、承包金額和雙方的權利、義務。除了按合同規定支付勞務費以外,還可能發生一些其他人工費支出,主要有:
(1)因實物工程量增減而調整的人工和人工費;
(2)定額人工以外的計日工工資(如果已按定額人工的一定比例由作業隊包干,并已列入承包合同的,不再另行支付);
(3)對在進度、質量、節約、文明施工等方面作出貢獻的班組和個人進行獎勵的費用。
項目管理層應根據上述人工費的增減,結合勞務分包合同的管理進行分析。
(二)材料費分析
材料費分析包括主要材料、結構件和周轉材料使用費的分析以及材料儲備的分析。
1.主要材料和結構件費用的分析
主要材料和結構件費用的高低,主要受價格和消耗數量的影響。而材料價格的變動,受采購價格、運輸費用、途中損耗、供應不足等因素的影響;材料消耗數量的變動,則受操作損耗、管理損耗和返工損失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可在價格變動較大和數量超用異常的時候再作深入分析。為了分析材料價格和消耗數量的變化對材料和結構件費用的影響程度,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因材料價格變動對材料費的影響=(計劃單價一實際單價)×實際數量(1Z202042-1)
因消耗數量變動對材料費的影響=(計劃用量一實際用量)×實際價格 (1Z202042-2)
2.周轉材料使用費分析
在實行周轉材料內部租賃制的情況下,項目周轉材料費的節約或超支,取定于材料周轉率和損耗率,周轉減慢,則材料周轉的時間增長,租賃費支出就增加;而超過規定的損耗,則要照價賠償。
3.采購保管費分析
材料采購保管費屬于材料的采購成本,包括:材料采購保管人員的工資、工資附加費、勞動保護費、辦公費、差旅費,以及材料采購保管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使用費、工具用具使用費、檢驗試驗費、材料整理及零星運費和材料物資的盤虧及毀損等。材料采購保管費一般應與材料采購數量同步,即材料采購多,采購保管費也會相應增加。因此,應根據每月實際采購的材料數量(金額)和實際發生的材料采購保管費,分析保管費率的變化。
4.材料儲備資金分析
材料的儲備資金是根據日平均用量、材料單價和儲備天數(即從采購到進場所需要的時間)計算的。上述任何一個因素變動,都會影響儲備資金的占用量。材料儲備資金的分析,可以應用“因素分析法”。
【例1Z202042-3】 某項目水泥的儲備資金變動情況見表1Z202042-8:
從以上分析可以發現,儲備天數是影響儲備資金的關鍵因素。因此,材料采購人員應該選擇運距短的供應單位,盡可能減少材料采購的中轉環節,縮短儲備天數。
(三)機械使用費分析
由于項目施工具有的一次性,項目經理部不可能擁有自己的機械設備,而是隨著施工的需要,向企業動力部門或外單位租用。在機械設備的租用過程中,存在兩種情況:一是按產量進行承包,并按完成產量計算費用,如土方工程。項目經理部只要按實際挖掘的土方工程量結算挖土費用,而不必考慮挖土機械的完好程度和利用程度。另一種是按使用時間(臺班)計算機械費用的,如塔吊、攪拌機、砂漿機等,如果機械完好率低或在使用中調度不當,必然會影響機械的利用率,從而延長使用時間,增加使用費。因此,項目經理
部應該給予一定的重視。
由于建筑施工的特點,在流水作業和工序搭接上往往會出現某些必然或偶然的施工間隙,影響機械的連續作業;有時,又因為加快施工進度和工種配合,需要機械日夜不停地運轉,這樣便造成機械綜合利用效率不高,比如機械停工,則需要支付停班費。因此,在機械設備的使用過程中,應以滿足施工需要為前提,加強機械設備的平衡調度,充分發揮機械的效用;同時,還要加強平時的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提高機械的完好率,保證機械的正常運轉。
(四)管理費分析
現場管理費分析,也應通過預算(或計劃)數與實際數的比較來進行。預算與實際比較的表格形式見表1Z202042-100
現場管理費預算(計劃)與實際比較 表1Z202042-1
四、專項成本分析方法
針對與成本有關的特定事項的分析,包括成本盈虧異常分析、工期成本分析、資金成本分析等內容。
(一)成本盈虧異常分析
施工項目出現成本盈虧異常情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必須徹底查明原因并及時糾正。
檢查成本盈虧異常的原因,應從經濟核算的“三同步”人手。因為項目經濟核算的基本規律是:在完成多少產值、消耗多少資源、發生多少成本之間,有著必然的同步關系。如果違背這個規律,就會發生成本的盈虧異常。
“三同步”檢查是提高項目經濟核算水平的有效手段,不僅適用于成本盈虧異常的檢查,也可用于月度成本的檢查。“三同步”檢查可以通過以下五個方面的對比分析來實現。
(1)產值與施工任務單的實際工程量和形象進度是否同步;
(2)資源消耗與施工任務單的實耗人工、限額領料單的實耗材料、當期租用的周轉材
料和施工機械是否同步;
(3)其他費用(如材料價、超高費和臺班費等)的產值統計與實際支付是否同步;
(4)預算成本與產值統計是否同步;
(5)實際成本與資源消耗是否同步。
通過以上五個方面的分析,可以探明成本盈虧的原因。
(二)工期成本分析
工期成本分析是計劃工期成本與實際工期成本的比較分析。計劃工期成本是指在假定完成預期利潤的前提下計劃工期內所耗用的計劃成本;而實際成本是在實際工期中耗用的實際成本。
工期成本分析一般采用比較法,即將計劃工期成本與實際工期成本進行比較,然后應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種因素的變動對工期成本差異的影響程度。
(三)資金成本分析
資金與成本的關系是指工程收入與成本支出的關系。根據工程成本核算的特點,工程收入與成本支出有很強的相關性。進行資金成本分析通常應用“成本支出率”指標,即成本支出占工程款收入的比例,計算公式如下:
最新資訊
- 考完一級建造師這樣做,薪資翻倍!2025-09-25
- 2025年一建考試結束后,已經有人準備這個了...2025-09-24
- 2025年一建考前半小時,這些分數不拿就虧大了!2025-09-19
- 重要!2026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教材對比解析匯總2025-09-18
- 2025年一級建造師法規考前直播答疑,9月17日晚7點開始2025-09-17
- 快看!2025年一級建造師管理《公式匯總》大盤點2025-09-16
- 2025年一建經濟《高頻公式匯總①》大盤點!2025-09-15
- 速領!2025年一級建造師《工程經濟》必背3頁紙2025-09-14
- 2025年一級建造師工程法規必背3頁紙免費下載,考生速點2025-09-13
- 提分神器!2025年一級建造師《機電實務》3頁必背資料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