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經濟教材:1Z102022工程成本的確認和計算方法


【摘要】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為您提供一級建造師考試必備的復習資料和試題,供考生復習備考之用,本文為一建經濟教材:1Z102022工程成本的確認和計算方法,是考生必須要熟記和掌握的重點內容。2015年的一級建造師考試將于9月19日至20日舉行,環球網校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做好復習備考。祝廣大考生順利通過一級建造師考試!
1Z102022工程成本的確認和計算方法
一、成本費用的確認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費用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從而導致企業資產減少或者負債增加,且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這是費用確認的基本標準。正確地確認和計量費用,還應該明確到以下幾個問題:
1.費用與支出的關系:支出是一個會計主體各項資產的流出,也就是企業的一切開支及耗費。在一般情況下,企業的支出可分為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營業外支出及利潤分配支出四大類。資本性支出是指某項效益及于幾個會計年度(或幾個營業周期)的支出,如企業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的支出、長期投資支出等,對于這類支出應予以資本化,而不能作為當期的費用。收益性支出指某項效益僅及于本會計年度(或一個營業周期)的支出,這種支出應在一個會計期間內確認為費用,如企業生產經營所發生的外購材料、支付工資及其他支出,以及發生的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等;另外,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繳納的稅金、有關費用等也包括在收益性支出之內,它是企業得以存在并持續經營的必要的社會性支出。營業外支出指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如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債務重組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罰款、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利潤分配支出是指在利潤分配環節發生的支出,如股利分配支出等。所以,費用與收入相聯系、相配比;有些支出不與收入有必然聯系,如罰款支出、投資支出;簡而言之,支出的范圍比費用大。
2.營業費用和非營業費用的關系:營業費用是與營業收入有因果聯系的耗費;非營業費用是與營業收入沒有因果聯系的耗費,如產成品盤虧、投資損失、壞賬損失等;實務中,損失和費用難以區分,損失作為費用處理,如產成品盤虧、壞賬損失等。
3.本期費用與跨期費用的關系:跨期費用如待攤費用、預提費用,支付與負擔時間不一致,根源在權責發生制;本期費用是在本期沖減收入的費用,有本期發生的,也有上期發生的,還有以后再支付的;跨期費用是本期發生(支付)但應由以后或以前期間負擔的費用。如果費用的經濟效益有望在若干個會計期間發生,并且只能大致和間接地確定其與收益的聯系,該項費用就應當按照合理的分配程序,在損益表中確認為一項費用。如固定資產的折舊和無形資產的攤銷,都屬于這一情況。通常這類費用稱為折舊或攤銷。
4.生產費用與期間費用之間的關系:兩者都要從收人中得到補償,但時間不同,期間費用直接從當期收入中補償,構成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要待產品銷售后補償;構成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直接計入產品成本,期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發生的支出不產生經濟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夠產生經濟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的有些支出不能提供明確的未來經濟利益,如果加以分攤也沒有意義,對這類費用就應直接作為當期費用予以確認。例如,固定資產日常修理費等。這些費用雖然與跨期收入有聯系,但由于不確定性因素,往往不能肯定地預計其收益所涉及的期間,因而就直接列作當期的費用。還有一些事項會導致企業負債增加,但不增加資產。這一類費用也應作為當期費用予以確認。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導致其承擔了一項負債而又不確認為一項資產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5.生產費用與產品成本之間的關系:生產費用與一定時期相聯系,與生產哪一種產品無關;產品成本與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相聯系,而不論發生在哪一時期,一種完T產品的生產成本可能包括幾個時期的生產費用;一定時期的生產費用是構成產品成本的基礎。這在前面已經述及。
6.生產成本與銷售成本的關系:生產成本是生產費用中構成產品成本的部分,在產品未售前表現在存貨中;產品出售后,即表現為銷售成本,與營業收入配比。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于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凡是與本期收入有直接因果關系的耗費,就應當確認為該期間的費用。例如,如果企業銷售出去的商品是直接與所產生的營業收入相聯系的,那么,該項銷售商品的成本就可以隨同本期實現的銷售收入而作為該期的費用。
二、成本費用的計量
費用是資產的一種轉化形式。如果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將導致未來經濟利益的減少,并且能夠可靠地加以計量,就應當確認為一項費用。所以已經確認的費用就應該進行計量。費用是通過所使用或所耗用的商品或勞務的價值來計量的,通常的費用計量屬性是實際成本,現行會計制度還允許采用其他方式進行計量。有些費用可以直接按照計量屬性計量進入受益對象,有些費用則需要按一定程序分攤到受益對象中。此外,有些資產將會使幾個會計期間受益,這樣,在計量通過系統、合理的分攤而形成的費用時,是以其資產取得成本的實際數進行計量的。例如,固定資產的折舊,要按固定資產原始價值和規定使用年限來計算。無形資產的攤銷、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也都屬于這種情況。生產費用計量并對象化以后,形成生產成本。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5號――建造合同(2006)》(財會[2006]號),合同成本應當包括從合同簽訂開始至合同完成止所發生的、與執行合同有關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合同的直接費用應當包括:耗用的材料費用:耗用的人工費用;耗用的機械使用費;其他直接費。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的通知”(財會[2013]17號),建筑企業一般設置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機械使用費、其他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等成本項目。建筑企業將部分工程分包的,還可以設置分包成本項目。因此,需要將生產費用根據其特點和作用,采用一定的方法計入成本核算對象。需要指出的是,成本核算和管理中,工程成本的構成項目與造價中“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的分類是不同的。
對于直接發生的人工費用、材料費用、機械使用費用等,通常能夠在發生時即明確其受益對象,其計量在此不討論。這里主要討論間接費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需要分攤計量的費用。
(一)間接費用分攤
間接費用一般按直接費的百分比(水電安裝工程、設備安裝工程按人工費的百分比),計算的施工間接費的比例進行分配。
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1)固定資產原價
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投資者投入固定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確定固定資產成本時,應當考慮預計棄置費用因素。
(2)預計凈殘值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
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預計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并處于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后的金額。
(3)固定資產使用壽命
企業確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①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
②預計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
③法律或者類似規定對資產使用的限制。
2.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
(1)平均年限法
是指將固定資產按預計使用年限平均計算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年、月)折舊額都是相等的。在不考慮減值準備的情況下,其計算公式如下:
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每年固定資產折舊額與固定資產原值之比稱為固定資產年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固定資產預計可完成的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不考慮減值準備,工作量法折舊的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應計折舊額/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施工企業常用的工作量法有以下兩種方法:
①行駛里程法。行駛里程法是按照行駛里程平均計算折舊的方法。它適用于車輛、船舶等運輸設備計提折舊。其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里程折舊額=應計折舊額/總行駛里程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行駛里程×單位里程折舊額
②工作臺班法。工作臺班法是按照工作臺班數平均計算折舊的方法。它適用于機器、設備等計提折舊。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工作臺班折舊額=應計折舊額/總工作臺班
某項同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臺班×每工作臺班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固定資產賬面余額隨著折舊的計提逐年減少,而折舊率不變,因此,各期計提的折舊額必然逐年減少。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加速折舊的方法,是在不縮短折舊年限和不改變凈殘值率的情況下,改變固定資產折舊額在各年之間的分布,在固定資產使用前期提取較多的折舊,而在使用后期則提取較少的折舊。
(4)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后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為該項固定資產年初時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為該項固定資產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假設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這個分數因逐年遞減,為一個變數。而作為計提折舊依據的固定資產原值和凈殘值則各年相同,因此,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各年提取的折舊額必然逐年遞減,因此也是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進行復核。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
(三)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又稱“無形固定資產”。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而以某種特殊權利、技術、知識、素質、信譽等價值形態存在于企業并對企業長期發揮作用的資產,如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租賃權、特許營業權、版權、商標權、商譽、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屬于企業的長期資產,能在較長的時間里給企業帶來效益。但無形資產也有一定的有效期限,它所具有的價值的權利或特權總會終結或消失,因此,企業應將入賬的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價值在一定年限內攤銷,其攤銷金額計入管理費用,并同時沖減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
無形資產攤銷包括攤銷期、攤銷方法和應攤銷金額的確定。
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則不需要攤銷,但每年應進行減值測試。對于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應在其預計的使用壽命內采用系統合理的方法對其應攤銷金額進行攤銷。其中,應攤銷金額是指無形資產的成本扣除殘值后的金額。無形資產攤銷存在多種方法,包括直線法、生產總量法等,其原理類似于固定資產折舊。
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于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投資者投入無形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政府補助和企業合并取得的無形資產的成本,應按相應會計準則確定。
企業應當于取得無形資產時分析判斷其使用壽命。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為有限的,應當估計該使用壽命的年限或者構成使用壽命的產量等類似計量單位數量;無法預見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期限的,應當視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為其成本扣除預計殘值后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無形資產,還應扣除已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殘值應當視為零,但下列情況除外: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購買該無形資產;可以根據活躍市場得到預計殘值信息,并且該市場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很可能存在。
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進行復核。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與以前估計不同的,應當改變攤銷期限和攤銷方法。
三、工程成本的計算方法
工程成本是按對象歸集了的費用(即對象化了的費用),并在收入實現時結轉成本。因此,工程成本的計算方法一般應根據工程價款的結算方式來確定。建設T程價款結算,可以采取按月結算、分段結算、竣工后一次結算,或按雙方約定的其他方式結算。
1.工程成本竣工結算法
工程成本竣工結算法,是以合同工程為對象歸集施T過程中發生的施工費用,在工程竣工后按照所歸集的全部施工費用,結算該項工程的實際成本總額。
實行竣工后一次結算工程價款辦法的工程,施工企業所屬各施T單位平時應按月將該工程實際發生的各項施工費用,及時登記。在工程竣工以前,歸集的白開工起至本月末止的施工費用累計額,即為該項工程的未完工程(或在建工程)實際成本。工程竣工后,在清理施工現場、盤點剩余材料和殘次材料、及時辦理退庫手續、沖減工程成本后,歸集的自開工起至竣工止的施工費用累計總額,就是竣工工程的實際成本。
2.工程成本月份結算法
工程成本月份結算法,是在按單位工程歸集施工費用的基礎上,逐月定期地結算單位工程的已完工程實際成本。也就是既要以建造合同為對象,于工程竣工后辦理單位工程成本結算,又要按月計算單位工程中已完分部分項工程成本(這里的已完工程是指已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辦理工程成本中間結算。
3.工程成本分段結算法
實行分段結算辦法的合同工程,已完工程實際成本的計算原理,與上述月結成本法相似。所不同的是,其已完工程是指到合同約定的結算部位或階段時已完成的工程階段或部位,未完T程是指未完成的工程階段或部位。不像月份結算法定期進行。
需要說明的是工程成本的結算期雖然有上述按月或分段及竣工后結算方式,但不論定期或不定期結算已完工程成本,當月發生的生產費用必須在會計結算期按照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進行歸集與分配。所以會計結算期總是按月進行的,在財務上總是存在成本費用的分配和匹配的問題,有關內容參見1Z1020230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及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交流互動:一建微博|微信edu24ol_jzs1|QQ群342289995
最新資訊
- 2025年一建考前半小時,這些分數不拿就虧大了!2025-09-19
- 重要!2026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教材對比解析匯總2025-09-18
- 2025年一級建造師法規考前直播答疑,9月17日晚7點開始2025-09-17
- 快看!2025年一級建造師管理《公式匯總》大盤點2025-09-16
- 2025年一建經濟《高頻公式匯總①》大盤點!2025-09-15
- 速領!2025年一級建造師《工程經濟》必背3頁紙2025-09-14
- 2025年一級建造師工程法規必背3頁紙免費下載,考生速點2025-09-13
- 提分神器!2025年一級建造師《機電實務》3頁必背資料2025-09-12
- 必備!2025年一級建造師《公路實務》3頁精華資料免費下載2025-09-12
- 考生速戳!環球老師2025年一級建造師考前直播答疑安排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