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經濟教材:1Z102014會計要素的組成和會計等式的應用
【摘要】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為您提供一級建造師考試必備的復習資料和試題,供考生復習備考之用,本文為一建經濟教材:1Z102014會計要素的組成和會計等式的應用,是考生必須要熟記和掌握的重點內容。2015年的一級建造師考試將于9月19日至20日舉行,環球網校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做好復習備考。祝廣大考生順利通過一級建造師考試!
1Z102014會計要素的組成和會計等式的應用
一、會計要素的組成
會計要素,又稱會計對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特征對會計對象所作的基本分類,是用以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確定經營成果的因素。對營利性企業來說,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特征確定會計要素。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一)資產
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形成的,由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并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
1.資產的特征
(1)資產是由于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形成的,如過去購買、生產、建造等,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事項不形成資產。即資產是現實中的資產而不是預期的資產(如談判或計劃中的)。
(2)該項資源必須為企業所擁有或控制,指企業享有該項資源的所有權,或雖不享有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所控制。這樣才能排他性地從中獲取經濟利益。
(3)該資源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指直接或間接導致現金或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如貨幣資金可以用于購買所需商品,廠房、機器設備、原材料可以用于生產經營過程,制造商品出售后收回貨款即為企業獲得的經濟利益。
(4)該資源的成本或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2.資產的分類
按資產的流動性可將其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即長期資產)兩類,其內容為:
(1)流動資產:可以在一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耗用的資產。如現金、銀行存款、應收款項、短期投資、存貨等。
(2)長期資產:是指變現期間或使用壽命超過一年或長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的資產,包括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其他資產。
長期投資:準備持有一年以上,不隨時變現的股票、債券和其他投資。
(3)固定資產:使用期限較長,單位價值較高,并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如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等。
(4)無形資產: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或者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如專利權、商標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和商譽等。
(5)其他資產:除上述資產以外的資產,如長期待攤費用、銀行凍結財產、訴訟中的財產等。
(二)負債
由于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1.負債的特征
(1)這種現時義務是指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或者說經濟責任,其清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2)負債是由于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
(3)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4)負債有確切的債權人和償還日期,或者債權人和償還日期可以合理加以估計。
2.負債的分類
負債按流動性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1)流動負債:指在一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如短期借款、應付款項、應付工資、應交稅金等。
(2)長期負債:指在一年以上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償還的債務。如應付債券、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等。
(三)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是企業投資者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是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后的凈額。所有者權益表明了企業的產權關系,即企業歸誰所有。
1.所有者權益的特征
(1)無須償還。除非發生減資、清算,企業不需償還所有者權益。
(2)企業清算時,接受清償在負債之后,所有者權益是對企業凈資產的要求權。
(3)可分享企業利潤。所有者能憑借所有者權益參與利潤的分配。
2.所有者權益的內容
(1)實收資本:所有者按出資比例實際投入到企業的資本。
(2)資本公積:指由投資者投入但不構成實收資本,或從其他非收益來源取得,由全體所有者共同享有的資金。包括資本溢價、資產評估增值、接受捐贈、外幣折算差額等。
(3)盈余公積:按照規定從企業的稅后利潤中提取的公積金。主要用來彌補企業以前的虧損和轉增資本。
(4)未分配利潤:本年度沒有分配完的利潤,可以留待下一年度進行分配。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他人使用本企業資產等日常經營活動中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人。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五)費用
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和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六)利潤
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是一定會計期間收人、費用相抵后的差額。通常反映利潤的指標有兩個,一是利潤總額,二是凈利潤。
有關收入、費用、利潤的進一步的知識參見本章相關內容。
上述六個會計要素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是反映企業某一時點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也稱為靜態會計要素;收入、費用和利潤是反映某一時期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也稱為動態會計要素。
二、會計等式的應用
會計等式,也稱會計平衡公式,或會計方程式,它是對各會計要素的內在經濟關系利用數學公式所作的概括表達,即反映各會計要素數量關系的等式。它揭示各會計要素之間的聯系,是復式記賬、試算平衡和編制會計報表的理論依據。會計基本的等式分為靜態會計等式和動態會計等式。
1.靜態會計等式的應用
靜態會計等式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等式,是由靜態會計要素(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組合而成。其公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這一等式反映了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個會計要素之間的關系,揭示了企業在某一特定時點的財務狀況,也稱為財務狀況等式。具體而言,它表明了企業在某一特定時點所擁有的各種資產以及債權人和投資者對企業資產要求權的基本狀況,表明企業所擁有的全部資產,都是由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的。
2.動態會計等式的應用
動態會計等式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會計等式,是由動態會計要素(收入、費用和利潤)組合而成。其公式為“收入=費用-利潤”
這一會計等式反映了收入、費用和利潤三個會計要素的關系,揭示了企業在某一特定期間的經營成果,也稱為財務成果等式。
靜態會計等式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重要依據;動態會計等式是編制利潤表的重要依據。
在靜態會計等式和動態會計等式的基礎上,還可以組合成綜合會計等式。其公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這一等式綜合了企業利潤分配前財務狀況等式和經營成果等式之間的關系,揭示了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之間的相互聯系。
企業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都不會改變會計等式的平衡關系。具體包括以下情形:資產和權益同增(這里的權益包括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負債也稱為債權人權益,下同),資產和權益總計增加;資產和權益同減,資產和權益總計減少;資產一增一減,增減金額相等,資產和權益總計不變;權益一增一減,增減金額相等,資產和權益總計不變。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及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交流互動:一建微博|微信edu24ol_jzs1|QQ群342289995
最新資訊
- 【免費領取】2026年一建:從真題視角看備考這件事課程2025-11-20
- 【免費領取】還在為案例題發愁?2026年一建案例精批體驗課讓你快速提分!2025-11-14
- 【免費領取】一建重點知識閃記寶典,高分必備!2025-11-13
- 環球網校雙11狂歡:一建考生鎖定直播間,強師天團送免單!2025-11-11
- 一級建造師《法規》考點:社保與公積金必須同時繳納!2025-11-11
- 2026年一級建造師必領!報考及備考資料包已備好2025-10-20
- 速來了解!2026年一級建造師教材何時出新書?2025-10-20
- 備考神器!2018-2025年一級建造師真題及答案免費下載!2025-10-14
- 備考一級建造師遇大爺夸贊?考生關注啦2025-10-13
- 考完一級建造師這樣做,薪資翻倍!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