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一級建造師 > 一級建造師備考資料 > 一建經濟教材解析:1Z101072價值工程在工程建設應用中的實施步驟

一建經濟教材解析:1Z101072價值工程在工程建設應用中的實施步驟

更新時間:2015-09-10 17:29:50 來源:|0 瀏覽0收藏0

一級建造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為您提供一級建造師考試必備的復習資料和試題,供考生復習備考之用,本文為一建經濟教材解析:1Z101072價值工程在工程建設應用中的實施步驟,是考生必須要熟記和掌握的重點內容。2015年的一級建造師考試將于9月19日至20日舉行,環球網校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做好復習備考。祝廣大考生順利通過一級建造師考試!

  1Z101072價值工程在工程建設應用中的實施步驟

  一、價值工程的工作程序

  價值工程也像其他技術一樣具有自己獨特的一套工作程序。在工程建設中,價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實質就是針對工程產品(或作業)的功能和成本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其T作步驟如表1Z101072所示。

  價值工程的工作程序 表1Z101072

 

 
 
    工  作  步驟
 
    工作階段
    設計程序
  基本步驟
   詳細步驟
    對應問題
 
 
 
    1.工作對象選擇
    1.價值工程的研
    準備階段
    制定工作計劃
    確定目標
2.信息資料搜集
究對象是什么
 
 
 
  3.功能定義
  2.這是干什么
  功能分析
4.功能整理 
用的
  分析階段
  功能評價
 
  5.功能成本分析
  3.成本是多少
  功能評析
  6.功能評價
 
 7.確定改進范圍
  4.價值是多少
 
 
  初步設計
 
 
 
  8.方案創造
  5.有無其他方法
實現同樣功能
  9.概略評價
 
 
    創新階段
  評價各設計方案,改
 
 
制定創新方案
 10.調整完善
6.新方案的成本
進、優化方案
 11.詳細評價
是多少
 
  方案書面化
 
  12.提出方案
  7.新方案能滿足
功能的要求嗎
 
 
 
    13.方案審批
 
 
    實施階段
  檢查實施情況并評價
 
  方案實施與
   14.方案實施與檢查
 
    8.偏離目標了嗎
活動成果
    成果評價
   15.成果評價

 

  價值工程的實施就是圍繞上述工作程序進行的。

  二、價值工程準備階段

  價值工程準備階段主要是工作對象選擇與信息資料搜集,目的是明確價值工程的研究對象是什么。

  (一)對象選擇

  在工程建設中,并不是對所有的工程產品(或作業)都進行價值分析,而是主要根據企業的發展方向、市場預測、用戶反映、存在問題、薄弱環節以及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等方面來選擇分析對象。因此,價值工程的對象選擇過程就是收縮研究范圍的過程,最后明確分析研究的目標即主攻方向。一般說來,從以下幾方面考慮價值工程對象的選擇。

  1.從設計方面看,對結構復雜、性能和技術指標差、體積和重量大的工程產品進行價值工程活動,可使工程產品結構、性能、技術水平得到優化,從而提高工程產品價值。

  2.從施工生產方面看,對量大面廣、工序繁瑣、工藝復雜、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質量難于保證的工程產品,進行價值工程活動可以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實現必要功能。

  3.從市場方面看,選擇用戶意見多和競爭力差的工程產品進行價值工程活動,以贏得消費者的認同,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

  4.從成本方面看,選擇成本高或成本比重大的工程產品,進行價值工程活動可降低工程產品成本。

  價值工程對象選擇的方法有很多種,不同方法適宜于不同的價值工程對象,根據企業條件選用適宜的方法,就可以取得較好效果。常用的方法有因素分析法、ABC分析法、強制確定法、百分比分析法、價值指數法等。

  (二)信息資料收集

  價值工程所需的信息資料,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對于一般工程產品(或作業)分析來說,應收集以下幾方面的信息資料:

  1.用戶方面的信息資料。如用戶性質、經濟能力;使用產品的目的、使用環境、使用條件;所要求的功能和性能;對產品外觀要求,如造型、體積、色彩等;對產品價格、交貨期、構配件供應、技術服務等方面的要求等。

  2.市場方面的信息資料。如產品產銷量的演變及目前產銷情況、市場需求量及市場占有率的預測;產品競爭的情況,目前有哪些競爭企業和產品,其產量、質量、價格、銷售服務、成本、利潤、經營特點、管理水平等情況;同類企業和同類產品的發展計劃、擬增投資額、規模大小、重新布點、擴建改建或合并調整情況等。

  3.技術方面的信息資料。如與產品有關的學術研究或科研成果、新結構、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以及標準化方面的資料;該產品研制設計的歷史及演變、本企業產品及國內外同類產品有關的技術資料等。

  4.經濟方面的信息資料。包括產品及構配件的工時定額、材料消耗定額、機械設備定額、各種費用定額、企業歷年來各種有關成本費用數據、國內外其他廠家與價值工程對象有關的成本費用資料等。

  5.本企業的基本資料。包括企業的內部供應、生產、組織,以及產品成本等方面的資料,如生產批量、生產能力、施工方法、工藝裝備、生產節拍、檢驗方法、廢次品率、運輸方式等。

  6.環境保護方面的信息資料。包括環境保護的現狀,“三廢”狀況,處理方法和國家法規標準;改善環境和勞動條件,減少粉塵、有害液體和氣體外泄、減少噪聲污染、減輕勞動強度、保障人身安全等相關信息等。

  7.外協方面的信息資料。如原材料及外協或外購件種類、質量、數量、交貨期、價格、材料利用率等情報;供應與協作部門的布局、生產經營情況、技術水平、價格、成本、利潤等;運輸方式及運輸經營情況等。

  8.政府和社會有關部門的法規、條例等方面信息資料。信息資料的收集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應收集何種信息資料很難完全列舉出來。但收集的信息資料要求準確可靠,并且要求經過歸納、鑒別、分析、整理,剔除無效資料,使用有效資料,以利于價值工程活動的分析研究。

  三、價值工程分析階段

  價值工程分析階段主要工作是功能定義、功能整理與功能評價。

  (一)功能定義

  任何產品都具有使用價值,即任何產品的存在是由于它們具有能滿足用戶所需求的特有功能,這是存在于產品中的一種本質。人們購買產品的實質是為了獲得產品的功能。

  1.功能分類

  為了弄清功能的定義,根據功能的不同特性,可以先將功能分為以下幾類。

  (1)按功能的重要程度分類,產品的功能一般可分為基本功能和輔助功能。

  基本功能就是要達到這種產品的目的所必不可少的功能,是產品的主要功能,如果不具備這種功能,這種產品就失去其存在的價值。例如承重外墻的基本功能是承受荷載,室內間壁墻的基本功能是分隔空間。基本功能一般可以產品基本功能的作用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其重要性如何表達,其作用是不是產品的主要目的,如果作用變化了則相應的工藝和構配件是否要改變等方面來確定。

  輔助功能是為了更有效地實現基本功能而添加的功能,是次要功能,是為了實現基本功能而附加的功能。如墻體的隔聲、隔熱就是墻體的輔助功能。輔助功能可以從它是不是對基本功能起輔助作用,它的重要性和基本功能的重要性相比,是不是起次要作用等方面來確定。

  (2)按功能的性質分類,功能可劃分為使用功能和美學功能。

  使用功能從功能的內涵上反映其使用屬性(包括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易維修性等),如住宅的使用功能是提供人們“居住的空間功能”,橋梁的使用功能是交通,使用功能最容易為用戶所了解。而美學功能是從產品外觀(造型、形狀、色彩、圖案等)反映功能的藝術屬性。無論是使用功能和美學功能,他們都是通過基本功能和輔助功能來實現的。產品的使用功能和美學功能要根據產品的特點而有所側重。有的產品應突出其使用功能,例如地下電纜、地下管道等;有的應突出其美學功能,例如墻紙、陶瓷壁畫等。當然,有的產品如房屋建筑、橋梁等二者功能兼而有之。

  (3)按用戶的需求分類,功能可分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在價值工程分析中,功能水平是功能的實現程度。但并不是功能水平越高就越符合用戶的要求,價值工程強調產品的功能水平必須符合用戶的要求。必要功能就是指用戶所要求的功能以及與實現用戶所需求功能有關的功能,使用功能、美學功能、基本功能、輔助功能等均為必要功能;不必要功能是指不符合用戶要求的功能。不必要的功能包括三類:一是多余功能,二是重復功能,三是過剩功能。不必要的功能必然產生不必要的費用,這不僅增加了用戶的經濟負擔,而且還浪費資源。因此,價值工程的功能,一般是指必要功能,即充分滿足用戶必不可少的功能要求。

  (4)按功能的量化標準分類,產品的功能可分為過剩功能與不足功能。

  過剩功能是指某些功能雖屬必要,、但滿足需要有余,在數量上超過了用戶要求或標準功能水平,這將導致成本增加,給用戶造成不合理的負擔。不足功能是相對于過剩功能而言的,表現為產品整體功能或構配件功能水平在數量上低于標準功能水平,不能完全滿足用戶需要,將影響產品正常安全使用,最終也將給用戶造成不合理的負擔。因此,不足功能和過剩功能要作為價值工程的對象,通過設計進行改進和完善。

  (5)按總體與局部分類,產品的功能可劃分為總體功能和局部功能。

  總體功能和局部功能是目的與手段的關系,產品各局部功能是實現產品總體功能的基礎,而產品的總體功能又是產品各局部功能要達到的目的。

  (6)按功能整理的邏輯關系分類,產品功能可以分為并列功能和上下位功能。

  并列功能是指產品功能之間屬于并列關系,如住宅必須具有遮風、避雨、保溫、隔熱、采光、通風、隔聲、防潮、防火、防震等功能,這些功能之間是屬于并列關系的。上下位功能也是目的與手段的關系,上位功能是目的性功能,下位功能是實現上位功能的手段性功能。如住宅的最基本功能是居住,是上位功能;而上述所列的并列功能則是實現居住目的所必需的下位功能。但上下位關系是相對的,如為達到居住的目的必須通風,則居住是目的,是上位功能;通風是手段,是下位功能。而為了通風必須組織自然通風,則通風又是目的,是上位功能;組織自然通風是手段,是下位功能。

  上述功能的分類不是功能分析的必要步驟,而是用以分辨確定各種功能的性質、關系和其重要的程度。價值工程正是抓住產品功能這一本質,通過對產品功能的分析研究,正確、合理地確定產品的必要功能、消除不必要功能’,加強不足功能、削弱過剩功能,改進設計,降低產品成本。因此,可以說價值工程是以功能為中心,在可靠地實現必要的功能基礎上來考慮降低產品成本的。

  2.功能定義

  功能定義就是根據收集到的信息資料,透過對象產品或構配件的物理特征(或現象),找出其效用或功用的本質東西,并逐項加以區分和規定,以簡潔的語言描述出來。通常用一個動詞加一個名詞表述,如傳遞荷載、分隔空間、保溫、采光等等。這里要求描述的是產品的“功能”,而不是對象的結構、外形或材質。因此,對產品功能進行定義,必須對產品的作用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功能定義的過程就是解剖分析的過程,如圖1Z101072-1所示。

  功能定義的目的是:

  (1)明確對象產品和組成產品各構配件的功能,借以弄清產品的特性;

  (2)便于進行功能評價,通過評價弄清哪些是價值低的功能和有問題的功能,實現價值工程的目的;

  (3)便于構思方案,對功能下定義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為對象產品改進設計的構思過程,為價值工程的方案創造工作階段作了準備。

  (二)功能整理

  產品中各功能之間都是相互配合、相互聯系,都在為實現產品的整體功能而發揮各自

  的作用。因此,功能整理是用系統的觀點將已經定義了的功能加以系統化,找出各局部功能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并列關系還是上下位置關系,并用圖表形式表達(如圖1Z101072-2所示),以明確產品的功能系統,從而為功能評價和方案構思提供依據。

  (三)功能評價

  功能評價是在功能定義和功能整理完成之后,在已定性確定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作定量的確定,即評定功能的價值。功能價值V的計算方法可分為兩大類,即功能成本法與功能指數法。下面僅介紹功能成本法。

  1.功能評價的程序

  價值工程的成本有兩種,一種是現實成本,是指目前的實際成本;另一種是目標成本。功能評價就是找出實現功能的最低費用作為功能的目標成本,以功能目標成本為基準,通過與功能現實成本的比較,求出兩者的比值(功能價值)和兩者的差異值(改善期望值),然后選擇功能價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為價值工程活動的重點對象。功能評價的程序如圖1Z101072-3所示。

  2.功能現實成本的計算

  功能現實成本的計算與一般傳統的成本核算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之處。兩者相同點是指它們在成本費用的構成項目上是完全相同的;而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功能現實成本的計算是以對象的功能為單位,而傳統的成本核算是以產品或構配件為單位。因此,在計算功能現實成本時,就需要根據傳統的成本核算資料,將產品或構配件的現實成本換算成功能的現實成本。具體地講,當一個構配件只具有一個功能時,該構配件的成本就是它本身的功能成本;當一項功能要由多個構配件共同實現時,該功能的成本就等于這些構配件的成本之和。當一個構配件具有多項功能或同時與多項功能有關時,就需要將構配件成本分攤給各項有關功能,至于分攤的方法和分攤的比例,可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3.功能評價值F的計算

  對象的功能評價值F(目標成本),是指可靠地實現用戶要求功能的最低成本,可以根據圖紙和定額,也可根據國內外先進水平或根據市場競爭的價格等來確定。它可以理解為是企業有把握,或者說應該達到的實現用戶要求功能的最低成本。從企業目標的角度來看,功能評價值可以看成是企業預期的、理想的成本目標值,常用功能重要性系數評價法計算。

  4.計算功能價值V,分析成本功能的合理匹配程度

  應用功能成本法計算功能價值V,是通過一定的測算方法,測定實現應有功能所必須消耗的最低成本,同時計算為實現應有功能所耗費的現實成本,經過分析、對比,求得對象的價值系數和成本降低期望值,確定價值工程的改進對象。其表達式如下:

  Vi=Fi/Ci (1Z101072)

  式中 Vi――第i個評價對象的價值系數;

  Fi――第i個評價對象的功能評價值(目標成本);

  Ci――第i個評價對象的現實成本。

  【例1Z101072】 某項目施工方案A的生產成本500萬元;在相同條件下,其他項目生產成本450萬元。這可以表示為:

  施工方案A功能評價值: 450萬元

  施工方案A功能的實際投入: 500萬元

  施工方案A的價值: 450/500=0.9

  如果施工方案B花費450萬元能完成該項目施工,則

  施工方案B功能評價值: 450萬元

  施工方案B功能的實際投入: 450萬元

  施工方案B的價值: 450/450=1

  從例1Z101072可以看出,最恰當的價值應該為1,因為滿足用戶要求的功能最理想最值得的投入與實際投入一致。但在一般情況下價值往往小于1,因為技術不斷進步,“低成本”戰略將日趨被重視,競爭也將更激烈。隨之,同一產品的功能評價值也將降低。

  根據式(1Z101072),功能的價值系數不外以下幾種結果:

  Vi=1,表示功能評價值等于功能現實成本。這表明評價對象的功能現實成本與實現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成本大致相當,說明評價對象的價值為最佳,一般無須改進。

  Vi<1,此時功能現實成本大于功能評價值。表明評價對象的現實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一種可能是存在著過剩的功能;另一種可能是功能雖無過剩,但實現功能的條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實現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實際需要。

  Vi>1,說明該評價對象的功能比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較少,即功能現實成本低于功能評價值。應具體分析,可能功能與成本分配已較理想,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看應該提高成本。

  V=O時,因為只有分子為0,或分母為∞時,才能是V=0.根據上述對功能評價值F的定義,分子不應為0,而分母也不會為∞,要進一步分析。如果是不必要的功能,則取消該評價對象;但如果是最不重要的必要功能,要根據實際情況處理。

  5.確定價值工程對象的改進范圍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對產品進行價值分析,就是使產品每個構配件的價值系數盡可能趨近于1。為此,確定的改進對象是:

  (1) Fi/Ci值低的功能

  計算出來的Vi<1的功能區域,基本上都應進行改進,特別是Vi值比1小得較多的功能區域,力求使Vi=l。

  (2)△Ci=(Ci-Fi)值大的功能

  △Ci是成本降低期望值,也是成本應降低的絕對值。當n個功能區域的價值系數同樣低時,就要優先選擇△Ci數值大的功能區域作為重點對象。

  (3)復雜的功能

  復雜的功能區域,說明其功能是通過很多構配件(或作業)來實現的,通常復雜的功能區域其價值系數也較低。

  (4)問題多的功能

  盡管在功能系統圖上的任何一級改進都可以達到提高價值的目的,但是改進的多少、取得效果的大小卻是不同的。越接近功能系統圖的末端,改進的余地越小,越只能作結構上的小改小革;相反,越接近功能系統圖的前端,功能改進就可以越大,就越有可能作原理上的改變,從而帶來顯著效益。

  四、創新階段

  (一)方案創造

  方案創造是從提高對象的功能價值出發,在正確的功能分析和評價的基礎上,針對應改進的具體目標,通過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提出能夠可靠地實現必要功能的新方案。

  方案創造的理論依據是功能載體具有替代性。方案創造的方法很多,如頭腦風暴法、歌頓法(模糊目標法)、老師意見法(德爾菲法)、老師檢查法等一總的精神是要充分發揮各有關人員的智慧,集思廣益,多提方案,從而為評價方案創造條件。

  (二)方案評價

  方案評價是在方案創造的基礎上對若干新構思的方案進行技術、經濟、社會和環境效果等方面的評價,以便于選擇最佳方案。方案評價分為概略評價和詳細評價兩個階段,其過程如圖1Zl01072-4所示。

  概略評價是對新構思方案進行初步研究,其目的是從眾多的方案中進行粗略的篩選,以減少詳細評價的工作量,使精力集中于優秀方案的評價。

  詳細評價是對經過篩選后的少數方案再具體化,通過進一步的調查、研究和評價,最后選出最令人滿意的方案。其評價結論是方案審批的依據。

  方案評價不論概略評價和詳細評價都包括技術評價、經濟評價、社會評價和環境評價四方面。其中,技術評價圍繞功能進行,內容是方案能否實現所需功能以及實現程度,包括:功能實現程度(性能、質量、壽命等)、可靠性、可維修性、可操作性、安全性、系統協調性、環境協調性等。經濟評價圍繞經濟效果進行,內容是以成本為代表的經濟可行性,包括費用的節省、對企業或公眾產生的效益,同時還應考慮產品的市場情況,同類競爭企業、競爭產品,產品盈利的多少和能保持盈利的年限。社會評價同繞社會效果進行,內容是方案對社會有利或有害的影響。環境評價圍繞環境效果進行,內容是方案對環境的影響,如污染、噪聲、能源消耗等。最后進行綜合評價,選出最佳方案。

  五、價值工程實施階段

  通過綜合評價選出的方案,送決策部門審批后便可實施。為了保證方案順利實施,應做到四個落實:

  1.組織落實,即要把具體的實施方案落實到職能部門和有關人員。

  2.經費落實,即要把實施方案所需經費的來源和使用安排落實好。

  3.物質落實,即要把實施方案所需的物資、裝備等落實好。

  4。時間落實,即要把實施方案的起止時間及各階段的時間妥善安排好。

  在方案實施過程中,應該對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方案實施完成后,要進行總結評價和驗收。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一級建造師考試《工程經濟》常見知識點匯總

  一級建造師考試《工程法規》知識點講義匯總

  一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工程》知識點匯總

  一級建造師考試《市政工程》知識點匯總

  一級建造師考試《機電工程》知識點匯總

  一級建造師考試《水利水電》知識點匯總

  一級建造師考試《鐵路工程》常見考點匯總

  一級建造師考試《公路工程》常見知識點匯總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一級建造師資格查詢

一級建造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一級建造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