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工程經濟考點:利潤的核算


1Z102000工程財務會計
命題考點六 利潤的核算
【教材解讀】
一、利潤的計算
1.利潤的概念
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各項收入抵減各項支出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利得和損失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不計人當期損益,而直接計人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如接受捐贈、變賣固定資產等,都直接計人資本公積。還有一種就是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和損失,如投資收益、投資損失等。這兩類利得和損失都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
2.利潤的計算
(1)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營業利潤按下列公式計算: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或營業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為負)+投資收益(損失為負)
式中,營業收入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稅金及附加指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投資性房地產相關的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等。
資產減值損失指企業計提各項資產發生減值準備所形成的損失。
(2)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式中,營業外收入(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和各項支出(或收入)。其中,營業外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處置無形資產凈收益、罰款凈收入等。
營業外支出包括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處置無形資產凈損失、債務重組損失、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
(3)凈利潤: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式中,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應計人當期損益的所得稅費用。
二、利潤分配
(1)稅后利潤的分配原則見表2-20。

(2)稅后利潤的分配順序見表2-21。

三、所得稅費用的確認
(1)所得稅的概念。
所得稅是指企業就其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規定交納的稅金,是根據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的,包括企業以應納稅所得額為基礎的各種境內和境外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準予扣除項目后的余額。
(2)所得稅會計的程序。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所得稅》原則,企業的所得稅核算應遵循下列程序:
1)按照相關會計準則規定,確定資產負債表中資產和負債項目的賬面價值;
2)按照適用的稅收法規,確定資產負債表中有關資產、負債項目的計稅基礎;
3)比較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確定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余額;
4)根據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余額變動,確定調增或調減遞延所得稅費用以及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的金額;
5)確定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
在這個程序中,資產與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是其關鍵環節。
(3)資產與負債計稅基礎見表2-22。

(4)暫時性差異。
暫時性差異是指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的差額。暫時性差異按照其對未來期間應稅金額的影響,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見表2-23。
四、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見表2-24。


五、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1)當期所得稅。
當期所得稅,是指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確定的針對當期發生的交易和事項,應繳納給稅務部門的所得稅金額,即應交所得稅,應以適用的稅收法規為基礎計算確定。
當期所得稅=當期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的所得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按照會計準則規定計入利潤表但計稅時不允許稅前扣除的費用±計人利潤表的費用與按照稅法規定可予稅前抵扣的費用金額之間的差額±計人利潤表的收入與按照稅法規定應計人應納稅所得額的收人之間的差額-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人±其他需要調整的因素
(2)遞延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是指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在期末應有的金額,相對于原來已經確認的金額之間的差額,即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當期發生額,但不包括直接計人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及企業合并的所得稅影響。
遞延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
需要說明的是,企業因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產生的遞延所得稅,一般應當計人所得稅費用,但以下兩種情況除外:
1)某項交易或事項按照會計準則規定應計入所在者權益的,由該項交易或事項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及其變化亦應計入所有者權益,不構成利潤表中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
2)企業合并中取得的資產、負債,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應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的,該遞延所得稅的確認影響合并中產生的商譽或是計入合并當期損益的金額,不影響所得稅費用。
(3)所得稅費用。
企業在計算確定當期所得稅以及遞延所得稅的基礎上,應將兩者之和確認為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即:
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計人當期損益的所得稅費用或收益,不包括企業合并和直接在所有者權益中確認的交易或事項產生的所得稅影響,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者事項相關的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應計入所有者權益。
【命題考點】
營業利潤的計算;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利潤總額的計算;凈利潤的計算;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提取企業公積金;向投資者分配的利潤或股利;未分配利潤;所得稅會計程序;資產計稅基礎;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資產;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所得稅費用。
【分析預測】
(1)每年的考題中都會有涉及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的計算題,這是每年必考內容。
(2)有關利潤分配的順序問題也是一個命題采分點,考生不但要了解其順序,而且還要對其具體內容有一定理解。
(3)分析所得稅的計稅基礎有哪些?
(4)準確掌握應納稅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5)分析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有哪些?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及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考題回顧】
【2010年度考試真題】
1.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利潤總額的計算公式為()。
A.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B.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外收支凈額
C.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
D.營業利潤+投資收益
【答案】A本題考核的是利潤的計算。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或營業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為負)+投資收益(損失為負);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2.企業分配利潤時,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的形式有()。
A.普通股股利
B.轉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C。轉作資本的普通股股利
D.優先股股利
E.法定盈余公積金
【答案】ABCD本題考核的是利潤分配的核算。可供分配的利潤減去應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積后,即為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按照下列順序進行分配:①應付優先股股利;②應付普通股股利;③轉作資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2009年度考試真題】
1.按照2006年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得稅》規定,企業采用()對所得稅進行會計處理。
A.利潤表債務法
B.應付稅款法
C.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D.遞延法
【答案】C本題考核的是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所得稅的計稅基礎取決于核算所得稅時所采用的方法。核算所得稅有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兩種方法。納稅影響會計法又進一步劃分為遞延法和債務法,而債務法又分為利潤表債務法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2006年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得稅》規定,企業采用債務法中的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對所得稅進行會計處理。
2.下列關于企業利潤的描述中,正確的有()。
A.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B.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C.利潤總額體現企業的最終經營成果
D.營業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
E.營業利潤包括企業對外投資收益
【答案】ABDE本題考核的是企業利潤的內容。營業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或營業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為負)+投資收益(損失為負),投資收益是指企業對外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減去投資損失后的凈額,即投資凈收益。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凈利潤體現企業的最終經營成果。
【2007年度考試真題】
1.某施工單位企業當期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O000萬元,主營業務成本為8000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為960萬元,其他業務利潤為2000萬元,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總計為1200萬元,則該企業當期營業利潤為()萬元。
A.1840
B.2800
C.3040
D.4000
【答案】A本題考核的是營業利潤的計算。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或營業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為負)+投資收益(損失為負)=(10000-8000-960+2000-1200)萬元=1840萬元。
2.列入企業營業外支出項目的有()。
A.捐贈支出
B.股票資產盤虧
C.非常損失
D.所得稅支出
E.資產減值損失
【答案】BCE本題考核的是營業外支出的內容。營業外支出包括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處置無形資產凈損失、債務重組損失、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
【2006年度考試真題】
某施工企業當期實際營業利潤2000萬元,其他業務利潤1000萬元,投資收益200萬元,營業外收入50萬元,營業外支出60萬元,則該企業的利潤總額為()TY元。
A.2150
B.2900
C.2190
D.3200
【答案】C本題考核的是企業利潤的計算。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或損失)+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2000+200+50-60)萬元=2190萬元。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及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典型習題】
1.企業的()集中反映了企業經濟活動的效益,是衡量企業經營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重要綜合指標。
A.利潤凈額
B.平均利潤額
C.利潤總額
D.凈資產
2.在下列關于施工企業利潤總額的公式中,正確的是()。
A.利潤總額=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B.利潤總額=營業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C.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D.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3.某施工企業本年發生主營業務收入1500萬元,主營業務成本1200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96萬元,其他業務收入50萬元,管理費用30萬元,營業外收入4萬元,營業外支出8萬元,所得稅按33%計算,其凈利潤應為()萬元。
A.127.30
B.137.50
C.147.40
D.150.08
4.某建筑業企業于2009年12月購入一固定資產8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10年,無殘值,會計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假定稅法允許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凈殘值為零,則2010年末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為()萬元。
A.5
B.8
C.10
D.12
5.某建筑業企業2009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面余額為190萬元,計提壞賬準備60萬元。假定稅法規定允許按5‰計提壞賬準備的部分稅前扣除。則該產生可抵扣暫時差異為()萬元。
A.45.O3
B.59.05
C.89.05
D.133.00
6.我國“公司法”規定的公司稅后利潤的分配原則可以概括為()等方面。
A.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
B.按法定順序分配的原則
C.持有的本公司股份首先分配利潤
D.非有盈余不得分配原則
E.同股同權、同股同利原則
7.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情形有()。
A.資產的賬面價值>計稅基礎
B.資產的賬面價值-計稅基礎
C.資產的賬面價值<計稅基礎
D.負債的賬面價值<計稅基礎
E.負債的賬面價值>計稅基礎
【答案】1.C2.C3.C4.B5.B6.ABDE7.AD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及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一建考前半小時,這些分數不拿就虧大了!2025-09-19
- 重要!2026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教材對比解析匯總2025-09-18
- 2025年一級建造師法規考前直播答疑,9月17日晚7點開始2025-09-17
- 快看!2025年一級建造師管理《公式匯總》大盤點2025-09-16
- 2025年一建經濟《高頻公式匯總①》大盤點!2025-09-15
- 速領!2025年一級建造師《工程經濟》必背3頁紙2025-09-14
- 2025年一級建造師工程法規必背3頁紙免費下載,考生速點2025-09-13
- 提分神器!2025年一級建造師《機電實務》3頁必背資料2025-09-12
- 必備!2025年一級建造師《公路實務》3頁精華資料免費下載2025-09-12
- 考生速戳!環球老師2025年一級建造師考前直播答疑安排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