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講義精選之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63)


1Z301120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環境保護法》)于1989年12月26日發布施行。
《環境保護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lZ30112l掌握建設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
(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分類管理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第16條的規定,我國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建設單位應當依法組織編制相應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1.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價。其中,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第17條的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建設項目概況;
(2)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3)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
(5)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
(6)對建設項目環境監測的建議;
(7)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設項目,還必須有經由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2.可能造成輕度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
3.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二)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管理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由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經批準后,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批準之日起超過5年,方決定該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
(三)環境影響的后評價和跟蹤管理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后所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跟蹤檢查,對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的,應當查清原因、查明責任。
2010年一級建造師課程報名>>> 2010年二級建造師課程報名>>>
2010年一級建造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0年二級建造師課程免費試聽>>>
更多相關新聞: 建造師論壇 一級建造師頻道 二級建造師頻道 建造師博客
最新資訊
- 2025年一建考試結束后,已經有人準備這個了...2025-09-24
- 2025年一建考前半小時,這些分數不拿就虧大了!2025-09-19
- 重要!2026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教材對比解析匯總2025-09-18
- 2025年一級建造師法規考前直播答疑,9月17日晚7點開始2025-09-17
- 快看!2025年一級建造師管理《公式匯總》大盤點2025-09-16
- 2025年一建經濟《高頻公式匯總①》大盤點!2025-09-15
- 速領!2025年一級建造師《工程經濟》必背3頁紙2025-09-14
- 2025年一級建造師工程法規必背3頁紙免費下載,考生速點2025-09-13
- 提分神器!2025年一級建造師《機電實務》3頁必背資料2025-09-12
- 必備!2025年一級建造師《公路實務》3頁精華資料免費下載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