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一級建造師 > 一級建造師備考資料 > 一級建造師項目管理講義之施工成本分析

一級建造師項目管理講義之施工成本分析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1收藏0

一級建造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1Z202054 掌握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據
施工成本分析,就是根據會計核算、業務核算和統計核算提供的資料,對施工成本的形成過程和影響成本升降的因素進行分析,以尋求進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徑;另一方面,通過成本分析,可從賬簿、報表反映的成本現象看清成本的實質,從而增強項目成本的透明度和可控性,為加強成本控制,實現項目成本目標創造條件。
1.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主要是價值核算。會計是對一定單位的經濟業務進行計量、記錄、分析和檢
查,做出預測,參與決策,實行監督,旨在實現最優經濟效益的一種管理活動。它通過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薄、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和編制會計報表等一系列有組織有系統的方法,來記錄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然后據以提出一些用貨幣來反映的有關各種綜合性經濟指標的數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人、費用和利潤等會計六要素指標,主要是通過會計來核算。由于會計記錄具有連續性、系統性、綜合性等特'點,所以是施工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據。
2.業務核算
業務核算是各業務部門根據業務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核算制度,它包括原始記錄和計算登記表,如單位工程及分部分項工程進度登記,質量登記,工效、定額計算登記,物資消耗定額記錄,測試記錄等等。業務核算的范圍比會計、統計核算要廣,會計和統計核算一般是對已經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而業務核算,不但可以對已經發生的,而且還可以對尚未發生或正在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看是否可以做,是否有經濟效果。它的特點是,對個別的經濟業務進行單項核算。例如各種技術措施、新工藝等項目,可以核算已經完成的項目是否達到原定的目的,取得預期的效果,也可以對準備采取措施的項目進行核算和審查,看是否有效果,值不值得采納,隨時都可以進行。業務核算的目的,在于迅速取得資料,在經濟活動中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
3.統計核算
統計核算是利用會計核算資料和業務核算資料,把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客觀現狀的大量數據,按統計方法加以系統整理,表明其規律性。它的計量尺度比會計寬,可以用貨幣計算,也可以用實物或勞動量計量。它通過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等特有的方法,不僅能提供絕對數指標,還能提供相對數和平均數指標,可以計算當前的實際水平,確定變動速度,可以預測發展的趨勢。
1Z202055 掌握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一、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差額計算法、比率法等。
(―)比較法
比較法,又稱“指標對比分析法”,就是通過技術經濟指標的對比,檢查目標的完成情況,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而挖掘內部潛力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簡單易行、便于掌握的特點,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應用時必須注意各技術經濟指標的可比性。比較法的應用,通常有下列形式。
1.將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
以此檢查目標完成情況,分析影響目標完成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在進行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時,還應注意目標本身有無問題。如果目標本身出現問題,則應調整目標,重新正確評價實際工作的成績。
2.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
通過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可以看出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變動情況,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3.與本行業平均水平、先進水平對比               
通過這種對比,可以反映本項目的技術管理和經濟管理與行業的平均水平和先進水平
的差距,進而采取措施趕超先進水平。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環置換法。這種方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在進
行分析時,首先要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后逐個替 換,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因素分析法的計算步驟如下。
1.確定分析對象,并計算出實際與目標數的差異。
2.確定該指標是由哪幾個因素組成的,并按其相互關系進行排序(排序規則是:先實物量,后價值量;先絕對值,后相對值)。                      
3.以目標數為基礎,將各因素的目標數相乘,作為分析替代的基數。
4.將各個因素的實際數按照上面的排列順序進行替換計算,并將替換后的實際數保留下來。
5.將每次替換計算所得的結果,與前一次的計算結果相比較,兩者的差異即為該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6.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應與分析對象的總差異相等。
【例1Z202055】 商品混凝土目標成本為443040元,實際成本為473697元,比目標成本增加30657元,資料見教材表1Z202055-1。
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
1.分析對象是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差額為30657元,該指標是由產量、單價、損耗率三個因素組成的,其排序見教材表1Z202055-1。
2.以目標數4,4,3040元(=600×710×1.04)為分析替代的基礎
第一次替代產量因素,以630替代600
630×710×1.04=465192元;
第二次替代單價因素,以730替代710,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
630×730×1。04=478296元;
第三次替代損耗率因素,以1。03替代1.04,并保留上兩次替代后的值,   
630×730×1。03=473697元。  
3.計算差額:           
第一次替代與目標數的差額=465192-443040=22152元;
第二次替代與第一次替代的差額=478296-465192=13104元;
第三次替代與第二次替代的差額=473697-478296=-4599元。
4.產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2152元,單價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3104元,而損耗率下降使成本減少了4599元。
5.各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22152+13104-4599=30657元,與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
的總差額相等。
(三)差額計算法
差額計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種簡化形式,它利用各個因素的目標值與實際值的差額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四)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相對數,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幾種。
1.相關比率法
由于項目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影響的,因而可以將兩個性質不同而又相關的指標加以對比,求出比率,并以此來考察經營成果的好壞。例如:產值和工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他們的關系又是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都希望以最少的工資支出完成最大的產值。因此,用產值工資率指標來考核人工費的支出水平,就很能說明問題。
2.構成比率法
又稱比重分析法或結構對比分析法。通過構成比率,可以考察成本總量的構成情況及各成本項目占成本總量的比重,同時也可看出量、本、利的比例關系(即預算成本、實際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關系),從而為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指明方向。
3.動態比率法
動態比率法,就是將同類指標不同時期的數值進行對比,求出比率,以分析該項指標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動態比率的計算,通常采用基期指數和環比指數兩種方法。
二、綜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所謂綜合成本,是指涉及多種生產要素,并受多種因素影響的成本費用,如分部分項工程成本,月(季)度成本、年度成本等。由于這些成本都是隨著項目施工的進展而逐步形成的,與生產經營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做好上述成本的分析工作,無疑將促進項目的生產經營管理,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
(一)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
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項目成本分析的基礎。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對象為已完成分部分項工程。分析的方法是:進行預算成本、目標成本和實際成本的“三算”對比,分別計算實際偏差和目標偏差,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為今后的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尋求節約途徑。
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資料來源是:預算成本來自投標報價成本,目標成本來自施工預算,實際成本來自施工任務單的實際工程量、實耗人工和限額領料單的實耗材料。
由于施工項目包括很多分部分項工程,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對每一個分部分項工程都進行成本分析。特別是一些工程量小、成本費用微不足道的零星工程。但是,對于那些主要分部分項工程則必須進行成本分析,而且要做到從開工到竣工進行系統的成本分析。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因為通過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成本的系統分析,可以基本上了解項目成本形成的全過程,為竣工成本分析和今后的項目成本管理提供一份寶貴的參考資料。
(二)月(季)度成本分析
月(季)度成本分析,是施工項目定期的、經常性的中間成本分析。對于具有一次性特點的施工項閏來說,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通過月(季)度成本分析'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以便按照成本目標指定的方向進行監督和控制,保證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
月(季)度成本分析的依據是當月(季)的成本報表。分析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的對比,分析當月(季)的成本降低水平;通過累計實際成本與累計預算成本的對比,分析累計的成本降低水平,預測實現項目成本目標的前景。
2.通過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對比,分析目標成本的落實情況,以及目標管理中的問題和不足,進而采取措施,加強成本管理,保證成本目標的落實。 
3.通過對各成本項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總量的構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環節。          
4.通過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實際與目標對比,分析產量、工期、質量、“三材”節約率、機械利用率等對成本的影響。                         
5.通過對技術組織措施執行效果的分析,尋求更加有效的節約途徑。
6.分析其他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對成本的影響。
(三)年度成本分析
企業成本要求一年結算一次,不得將本年成本轉入下一年度。而項目成本則以項目的壽命周期為結算期,要求從開工到竣工到保修期結束連續計算,最后結算出成本總量及其盈虧。由于項目的施工周期一般較長,除進行月(季)度成本核算和分析外,還要進行年度成本的核算和分析。這不僅是為了滿足企業匯編年度成本報表的需要,同時也是項目成本管理的需要。因為通過年度成本的綜合分析,可以分析一年來成本管理的成績和不足,為今后的成本管理提供經驗和教訓,從而可對項目成本進行更有效的管理。
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據是年度成本報表。年度成本分析的內容,除了月(季)度成本分析的六個方面以外,重點是針對下一年度的施工進展情況規劃切實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以保證施工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                                
(四)竣工成本的綜合分析
凡是有幾個單位工程而且是單獨進行成本核算(即成本核算對象)的施工項目,其竣工成本分析應以各單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資料為基礎,再加上項目經理部的經營效益(如資金調度、對外分包等所產生的效益)進行綜合分析。如果施工項目只有一個成本核算對象(單位工程),就以該成本核算對象的竣工成本資料作為成本分析的依據。   
單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應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1.竣工成本分析;                    
2.主要資源節起對比分析;                  
3.主要技術節約措施及經濟效果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單位工程的成本構成和降低成本的來源,對今后同類工程的成本管理很有參考價值。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一級建造師資格查詢

一級建造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一級建造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