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講義(二)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一級建造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1k411020 基層工程
1k411021 不同基層的基本施工要求
(1)水泥穩定土、石灰穩定土和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基層(半剛性基層)
①水泥土、石灰土中土塊應盡可能粉碎,土塊最大尺寸不應大于15mm。
②配料應準確;水泥土中水泥劑量不宜超過6%。
③無論是廠拌還是路拌,灑水與拌合應均勻。
④應嚴格控制基層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橫坡應與面層一致。
⑤應在混合料處于最佳含水量時碾壓,達到以重型擊實試驗法為標準的最低壓實度的要求。
⑥應用12t以上的壓路機碾壓,隨碾壓增加,壓實厚度也可增加,最多不超過20cm;使用壓路機應先輕型后重型。
⑦水泥土路拌法施工,從加水拌合到碾壓終了的延續時間,不應超過3~4h,并應小于水泥的終凝時間。集中廠拌法施工,不應超過2h。
⑧嚴禁用薄層貼補法進行找平。
⑨必須保濕養生。
⑩應在春末和夏季組織施工。
⑾養生期內嚴禁車輛通行。
總之,基層應做到實、穩、勻、潔、干。
(2)級配碎石和級配礫石基層(粒料基層)
①顆粒級配應符合規定,級配碎石中的碎石顆粒組成曲線應是一根順滑的曲線。
②配料必須準確。混合料應拌合均勻,沒有粗細顆粒離析現象。
③在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達到以重型擊實試驗法確定的最低壓實度的要求。
④應用12t以上三輪壓路機碾壓,隨壓實厚度增加,碾重增加,壓實厚度最大不應超過20cm。
⑤未灑透層瀝青或未鋪封層時,禁止開放交通,以保護表層不受破壞。
例:水泥穩定土中,水泥土中水泥劑量不宜超過()%
a 4
b 5
c 6
d 7
答案:c
1k411022 不同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的特性
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在路面結構的基層和底基層使用較廣。其自成板體,穩定性好、抗凍性能好,缺點是耐磨性差。
(1)石灰穩定類基層(底基層)
石灰穩定土是由土、石灰和水組成。石灰穩定類材料適用于各種等級路面的底基層,不應用作高級路面的基層。影響石灰土強度的因素有土質、灰質、石灰劑量、含水量、密度、石灰土的齡期、養生條件等。
在冰凍地區的潮濕路段及其他地區的過分潮濕路段,不宜用石灰土作基層。
(2)水泥穩定類基(墊)層
在水泥穩定土可用于一般等級道路的基層和底基層。影響水泥土強度的因素有土質、水泥成分、水泥劑量、含水量、工藝過程和養生等。
(3)工業廢渣穩定基層
常選用石灰穩定工業廢渣做高級或次高級路面的基層或底基層。石灰穩定工業廢渣基層具有以下優點:水硬性、緩凝性、強度高且隨齡期不斷增加,穩定性、成板體(整體)性好、抗水、抗凍、抗裂且收縮性小,適應各種環境和水文地質條件。另外,用石灰穩定工業廢渣在溫度較高時強度增長快,因此最好在熱季施工,并加強保濕養生。
常用的工業廢渣有粉煤灰、煤渣、鋼渣、電石渣、煤矸石等。
例:工業廢渣穩定基層具有()優點。
a 強度高
b 穩定性好
c 抗凍
d 板體性較強
e 不用灑水養生
答案:a b c d
瀝青面層工程
lk411030 瀝青面層工程
1k411031 瀝青路面對材料的一般要求
(1)瀝青
①具有適當的稠度――表征粘結性大小,即一定溫度條件下的黏度;
②具有較大的塑性――以“延度”表示。
③具有足夠的溫度穩定性――即要求瀝青對溫度敏感度低,夏天不軟,冬天不脆裂;
④具有較好的大氣穩定性――抗熱、光老化能力較強;
⑤具有較好的水穩定性――抗水損害能力較強。
(2)石料
①石料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性能,用于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瀝青面層粗集料的壓碎值應不大于28%;
②石料與瀝青有良好的粘附性,具有憎水性;
③清潔、干燥、無風化、無雜質;
④石料有良好的顆粒形狀,接近立方體,多棱角,針片狀含量≯15%;
⑤砂應是中砂以上顆粒級配,含泥量<3%~5%;
(3)填充料
填料應用石灰巖磨制,干燥、潔凈,細度達到要求。
例:瀝青路面對瀝青的要求錯誤的是()。
a 具有較大的塑性
b 具有較大的稠度
c 具有較好的大氣穩定性
d 具有足夠的溫度穩定性
答案:b
例:瀝青面層所用的石料應有良好的顆粒形狀,將近立方體、多棱角,針片狀含量≯()%
a 10
b 15
c 20
d 25
答案:b
1k411032 瀝青砼路面施工工藝要點
(1)瀝青混凝土路面對基層要求
①強度、剛度、干燥收縮和溫度收縮變形、高程符合要求;
②具有穩定性;
③表面應平整密實;拱度與面層的拱度應一致。
(2)施工工藝要點
1)一般規定
①熱拌瀝青混凝土混合料按集料最大粒徑分,主要有粗粒式、中粒式、細粒式、砂粒式四種,另有適于抗滑表層鋪筑的ak系列。
②瀝青混凝土面層集料的最大粒徑宜從上至下逐漸增大。上面層瀝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徑不宜超過層厚的1/2,中、下面層及聯結層的集料最大粒徑不宜超過層厚的2/3。采用雙層或三層式結構的瀝青混凝土面層中應有一層及一層以上是?型密級配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2)施工準備
①施工材料經試驗合格后選用。施工機械需配套并有備用的,保持完好狀態。
②瀝青加熱溫度及瀝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溫度應根據瀝青品種、標號、黏度、氣候條件及鋪筑層的厚度,按規范要求選用。當瀝青黏度大、氣溫低、鋪筑層厚度小時,施工溫度宜用高限。
③熱拌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分三階段: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驗證。設計中采用的馬歇爾試驗技術指標包括穩定度、流值、空隙率、瀝青飽和度、殘留穩定度。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上、中面層還需通過高溫車轍試驗,檢驗抗車轍能力,指標是動穩定度。
④重要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m試驗段,主要分試拌、試鋪兩個階段,取得相應的參數。
3)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拌制、運輸
①瀝青混合料必須在瀝青攪拌廠(場、站)采用攪拌機拌合。瀝青應分品種、分標號密閉儲存。攪拌廠應有良好的防雨及排水設施,并應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規定;還應配備試驗儀器齊全的試驗室,保證生產質量。
②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瀝青混凝土宜采用間歇式(分拌式)攪拌機拌合。
③拌制的瀝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象。
④為配合大批量生產混合料,宜用大噸位自卸汽車運輸。運輸時對貨廂底板、側板均勻噴涂一薄層油水(柴油:水為l:3)混合液,注意不得將油聚積在車廂底部。
⑤從攪拌鍋往汽車中卸料時,要前后均勻卸料,防止粗細料分離。運輸過程中要對瀝青混合料加以覆蓋。
4)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
①攤鋪:對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宜采用兩臺(含兩臺)以上攤鋪機成梯隊作業,進行聯合攤鋪。相鄰兩幅之間宜重疊5~10cm,前后攤鋪機宜相距10~30m,且保持混合料合格溫度。攤鋪機應具有自動調平、調厚裝置,具有足夠容量的受料斗和足夠的功率可以推動運料車,具有初步振實、熨平裝置,攤鋪寬度可以調整。
城市主干路、快速路施工氣溫低于10℃時,或其他等級道路施工氣溫低于5℃時均不宜施工。
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應根據混合料類型、施工機械、施工工藝等由試鋪試壓方法確定。無實際資料時,瀝青混凝土混合料松鋪系數機械攤鋪1.15~1.35,人工攤鋪1.25~1.50可供參考。攤鋪瀝青混合料應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不得用人工修整。
②碾壓和成型:攤鋪后緊跟碾壓工序,壓實分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正常施工時碾壓溫度為110~140℃,且不低于110℃;低溫施工碾壓溫度120~150℃。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65~80℃。碾壓速度應慢而均勻。初壓時料溫較高,不得產生推移、開裂。壓路機應從外側向中心碾壓,相鄰碾壓帶重疊1/3~1/2輪寬。碾壓時應將驅動輪面向攤鋪機。復壓采用重型輪胎壓路機或振動壓路機,不宜少于2遍,直至無輪跡。在連續攤鋪后的碾壓中,壓路機不得隨意停頓。為防止碾輪粘瀝青,可將摻洗衣粉的水噴灑碾輪,嚴禁涂刷柴油。
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并冷卻的路面上轉向、調頭或停車等候。也不得在成型路面上停放任何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等雜物,加強成品保護意識。碾壓的最終目的是保證壓實度和平整度達到規范要求。
③接縫:攤鋪梯隊作業時的縱縫應采用熱接縫。上下層的縱縫應錯開15cm以上。上面層的縱縫宜安排在車道線上。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接縫應錯位1m以上。中、下層可采用斜接縫,上層可用平接縫。接縫應粘結緊密、壓實充分,連接平順。
④開放交通: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完工后待自然冷卻,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
1k411021 不同基層的基本施工要求
(1)水泥穩定土、石灰穩定土和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基層(半剛性基層)
①水泥土、石灰土中土塊應盡可能粉碎,土塊最大尺寸不應大于15mm。
②配料應準確;水泥土中水泥劑量不宜超過6%。
③無論是廠拌還是路拌,灑水與拌合應均勻。
④應嚴格控制基層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橫坡應與面層一致。
⑤應在混合料處于最佳含水量時碾壓,達到以重型擊實試驗法為標準的最低壓實度的要求。
⑥應用12t以上的壓路機碾壓,隨碾壓增加,壓實厚度也可增加,最多不超過20cm;使用壓路機應先輕型后重型。
⑦水泥土路拌法施工,從加水拌合到碾壓終了的延續時間,不應超過3~4h,并應小于水泥的終凝時間。集中廠拌法施工,不應超過2h。
⑧嚴禁用薄層貼補法進行找平。
⑨必須保濕養生。
⑩應在春末和夏季組織施工。
⑾養生期內嚴禁車輛通行。
總之,基層應做到實、穩、勻、潔、干。
(2)級配碎石和級配礫石基層(粒料基層)
①顆粒級配應符合規定,級配碎石中的碎石顆粒組成曲線應是一根順滑的曲線。
②配料必須準確。混合料應拌合均勻,沒有粗細顆粒離析現象。
③在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達到以重型擊實試驗法確定的最低壓實度的要求。
④應用12t以上三輪壓路機碾壓,隨壓實厚度增加,碾重增加,壓實厚度最大不應超過20cm。
⑤未灑透層瀝青或未鋪封層時,禁止開放交通,以保護表層不受破壞。
例:水泥穩定土中,水泥土中水泥劑量不宜超過()%
a 4
b 5
c 6
d 7
答案:c
1k411022 不同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的特性
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在路面結構的基層和底基層使用較廣。其自成板體,穩定性好、抗凍性能好,缺點是耐磨性差。
(1)石灰穩定類基層(底基層)
石灰穩定土是由土、石灰和水組成。石灰穩定類材料適用于各種等級路面的底基層,不應用作高級路面的基層。影響石灰土強度的因素有土質、灰質、石灰劑量、含水量、密度、石灰土的齡期、養生條件等。
在冰凍地區的潮濕路段及其他地區的過分潮濕路段,不宜用石灰土作基層。
(2)水泥穩定類基(墊)層
在水泥穩定土可用于一般等級道路的基層和底基層。影響水泥土強度的因素有土質、水泥成分、水泥劑量、含水量、工藝過程和養生等。
(3)工業廢渣穩定基層
常選用石灰穩定工業廢渣做高級或次高級路面的基層或底基層。石灰穩定工業廢渣基層具有以下優點:水硬性、緩凝性、強度高且隨齡期不斷增加,穩定性、成板體(整體)性好、抗水、抗凍、抗裂且收縮性小,適應各種環境和水文地質條件。另外,用石灰穩定工業廢渣在溫度較高時強度增長快,因此最好在熱季施工,并加強保濕養生。
常用的工業廢渣有粉煤灰、煤渣、鋼渣、電石渣、煤矸石等。
例:工業廢渣穩定基層具有()優點。
a 強度高
b 穩定性好
c 抗凍
d 板體性較強
e 不用灑水養生
答案:a b c d
瀝青面層工程
lk411030 瀝青面層工程
1k411031 瀝青路面對材料的一般要求
(1)瀝青
①具有適當的稠度――表征粘結性大小,即一定溫度條件下的黏度;
②具有較大的塑性――以“延度”表示。
③具有足夠的溫度穩定性――即要求瀝青對溫度敏感度低,夏天不軟,冬天不脆裂;
④具有較好的大氣穩定性――抗熱、光老化能力較強;
⑤具有較好的水穩定性――抗水損害能力較強。
(2)石料
①石料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性能,用于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瀝青面層粗集料的壓碎值應不大于28%;
②石料與瀝青有良好的粘附性,具有憎水性;
③清潔、干燥、無風化、無雜質;
④石料有良好的顆粒形狀,接近立方體,多棱角,針片狀含量≯15%;
⑤砂應是中砂以上顆粒級配,含泥量<3%~5%;
(3)填充料
填料應用石灰巖磨制,干燥、潔凈,細度達到要求。
例:瀝青路面對瀝青的要求錯誤的是()。
a 具有較大的塑性
b 具有較大的稠度
c 具有較好的大氣穩定性
d 具有足夠的溫度穩定性
答案:b
例:瀝青面層所用的石料應有良好的顆粒形狀,將近立方體、多棱角,針片狀含量≯()%
a 10
b 15
c 20
d 25
答案:b
1k411032 瀝青砼路面施工工藝要點
(1)瀝青混凝土路面對基層要求
①強度、剛度、干燥收縮和溫度收縮變形、高程符合要求;
②具有穩定性;
③表面應平整密實;拱度與面層的拱度應一致。
(2)施工工藝要點
1)一般規定
①熱拌瀝青混凝土混合料按集料最大粒徑分,主要有粗粒式、中粒式、細粒式、砂粒式四種,另有適于抗滑表層鋪筑的ak系列。
②瀝青混凝土面層集料的最大粒徑宜從上至下逐漸增大。上面層瀝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徑不宜超過層厚的1/2,中、下面層及聯結層的集料最大粒徑不宜超過層厚的2/3。采用雙層或三層式結構的瀝青混凝土面層中應有一層及一層以上是?型密級配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2)施工準備
①施工材料經試驗合格后選用。施工機械需配套并有備用的,保持完好狀態。
②瀝青加熱溫度及瀝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溫度應根據瀝青品種、標號、黏度、氣候條件及鋪筑層的厚度,按規范要求選用。當瀝青黏度大、氣溫低、鋪筑層厚度小時,施工溫度宜用高限。
③熱拌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分三階段: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驗證。設計中采用的馬歇爾試驗技術指標包括穩定度、流值、空隙率、瀝青飽和度、殘留穩定度。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上、中面層還需通過高溫車轍試驗,檢驗抗車轍能力,指標是動穩定度。
④重要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m試驗段,主要分試拌、試鋪兩個階段,取得相應的參數。
3)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拌制、運輸
①瀝青混合料必須在瀝青攪拌廠(場、站)采用攪拌機拌合。瀝青應分品種、分標號密閉儲存。攪拌廠應有良好的防雨及排水設施,并應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規定;還應配備試驗儀器齊全的試驗室,保證生產質量。
②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瀝青混凝土宜采用間歇式(分拌式)攪拌機拌合。
③拌制的瀝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象。
④為配合大批量生產混合料,宜用大噸位自卸汽車運輸。運輸時對貨廂底板、側板均勻噴涂一薄層油水(柴油:水為l:3)混合液,注意不得將油聚積在車廂底部。
⑤從攪拌鍋往汽車中卸料時,要前后均勻卸料,防止粗細料分離。運輸過程中要對瀝青混合料加以覆蓋。
4)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
①攤鋪:對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宜采用兩臺(含兩臺)以上攤鋪機成梯隊作業,進行聯合攤鋪。相鄰兩幅之間宜重疊5~10cm,前后攤鋪機宜相距10~30m,且保持混合料合格溫度。攤鋪機應具有自動調平、調厚裝置,具有足夠容量的受料斗和足夠的功率可以推動運料車,具有初步振實、熨平裝置,攤鋪寬度可以調整。
城市主干路、快速路施工氣溫低于10℃時,或其他等級道路施工氣溫低于5℃時均不宜施工。
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應根據混合料類型、施工機械、施工工藝等由試鋪試壓方法確定。無實際資料時,瀝青混凝土混合料松鋪系數機械攤鋪1.15~1.35,人工攤鋪1.25~1.50可供參考。攤鋪瀝青混合料應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不得用人工修整。
②碾壓和成型:攤鋪后緊跟碾壓工序,壓實分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正常施工時碾壓溫度為110~140℃,且不低于110℃;低溫施工碾壓溫度120~150℃。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65~80℃。碾壓速度應慢而均勻。初壓時料溫較高,不得產生推移、開裂。壓路機應從外側向中心碾壓,相鄰碾壓帶重疊1/3~1/2輪寬。碾壓時應將驅動輪面向攤鋪機。復壓采用重型輪胎壓路機或振動壓路機,不宜少于2遍,直至無輪跡。在連續攤鋪后的碾壓中,壓路機不得隨意停頓。為防止碾輪粘瀝青,可將摻洗衣粉的水噴灑碾輪,嚴禁涂刷柴油。
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并冷卻的路面上轉向、調頭或停車等候。也不得在成型路面上停放任何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等雜物,加強成品保護意識。碾壓的最終目的是保證壓實度和平整度達到規范要求。
③接縫:攤鋪梯隊作業時的縱縫應采用熱接縫。上下層的縱縫應錯開15cm以上。上面層的縱縫宜安排在車道線上。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接縫應錯位1m以上。中、下層可采用斜接縫,上層可用平接縫。接縫應粘結緊密、壓實充分,連接平順。
④開放交通: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完工后待自然冷卻,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
編輯推薦
上一篇: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講義(一)
最新資訊
- 【免費領取】2026年一建:從真題視角看備考這件事課程2025-11-20
- 【免費領取】還在為案例題發愁?2026年一建案例精批體驗課讓你快速提分!2025-11-14
- 【免費領取】一建重點知識閃記寶典,高分必備!2025-11-13
- 環球網校雙11狂歡:一建考生鎖定直播間,強師天團送免單!2025-11-11
- 一級建造師《法規》考點:社保與公積金必須同時繳納!2025-11-11
- 2026年一級建造師必領!報考及備考資料包已備好2025-10-20
- 速來了解!2026年一級建造師教材何時出新書?2025-10-20
- 備考神器!2018-2025年一級建造師真題及答案免費下載!2025-10-14
- 備考一級建造師遇大爺夸贊?考生關注啦2025-10-13
- 考完一級建造師這樣做,薪資翻倍!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