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筑師《建筑結構》帶轉換層高層建筑結構
帶轉換層高層建筑結構
1.轉換層的設置、轉換結構構件
在高層建筑的底部,當上部樓層部分豎向構件(剪力墻、框架柱)不能直接連續貫通落地時,應設置結構轉換層,在結構轉換層布置轉換結構構件。
轉換結構構件可采用梁、桁架、空腹桁架、箱形結構、斜撐等;非抗震設計和6度抗震設計時轉換構件可采用厚板,7、8度抗震設計的地下室的轉換構件可采用厚板。
2.轉換層位置
底部大空間部分框支剪力墻高層建筑結構在地面以上的大空間層數,8度時不宜超過3層,7度時不宜超過5層,6度時其層數可適當增加;底部帶轉換層的框架-核心筒結構和外筒為密柱框架的筒中筒結構,其轉換層位置可適當提高。
3.帶轉換層的結構布置
底部帶轉換層的高層建筑結構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落地剪力墻和筒體底部墻體應加厚;
(2)轉換層上部結構與下部結構的側向剛度比應符合高層規程附錄E的規定;
(3)框支層周圍樓板不應錯層布置;
(4)落地剪力墻和筒體的洞口宜布置在墻體的中部;
(5)框支剪力墻轉換梁上一層墻體內不宜設邊洞口,不宜在中柱上方設門洞;
(6)長矩形平面建筑中落地剪力墻的間距l宜符合以下規定:非抗震設計:l≤3B且l≤36m;
抗震設計:
底部為1~2層框支層時:l≤2B且l≤24m;
底部為3層及3層以上框支層時:l≤1.5B且l≤20m。
其中B為樓蓋寬度。
(7)落地剪力墻與相鄰框支柱的距離,1~2層框支層時不宜大于12m,3層及3層以上框支層時不宜大于10m。
4.加強部位高度
底部帶轉換層的高層建筑結構,其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層加上框支層以上兩層的高度及墻肢總高度的1/8二者的較大值。
5.框支梁、框支柱最小尺寸
框支梁與框支柱截面中線宜重合。
框支梁截面寬度不宜大于框支柱相應方向的截面寬度,不宜小于其上墻體截面厚度的2倍,且不宜小于400mm;當梁上托柱時,尚不應小于梁寬方向的柱截面寬度。梁截面高度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計算跨度的1/6,非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計算跨度的1/8;框支梁可采用加腋梁。
框支柱截面寬度,非抗震設計時不宜小于400mm,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450mm;柱截面高度,非抗震設計時不宜小于框支梁跨度的1/15,抗震設計時不宜小于框支梁跨度的1/12。
6.樓板厚度
轉換層樓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與轉換層相鄰樓層的樓板也應適當加強。箱形轉換結構上、下樓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地基與基礎2025-11-04
- 2026年一級建筑師高頻考點:關于不穩定傳熱2025-10-07
- 2026年一級建筑師高頻考點:建筑材料的分類2025-10-02
- 2026年一級建筑師《建筑設計》考點:公共建筑的總體環境布局2025-09-28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考點:城鄉規劃2025-09-24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民用建筑選址2025-09-07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基地出入口2025-08-21
- 2026年一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建筑控制線2025-08-17
- 免費直播: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真題及解析(5.17考試)2025-05-20
- 一級建筑師大設計太難?別錯過這個考霸筆記!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