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一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建筑室內熱環境


建筑室內熱環境
室內熱環境是指室內空氣溫度、空氣濕度、氣流速度及環境輻射溫度等因素綜合組成的一種熱物理環境。
(一)室內熱環境要素及其對人體熱舒適的影響
1.影響室內熱環境的因素
主觀因素:
人體所處的運動狀態
人體的衣著狀態
客觀因素:室內空氣溫度、空氣濕度、氣流速度和環境輻射溫度。
2.對室內熱環境的要求
(1)人體的熱感覺
人的熱舒服感主要建立在人和周圍環境正常的熱交換上,即人由新陳代謝的產熱率和人向周圍環境的散熱率之間的平衡關系。人體得熱和失熱過程用下式表示:
當∆q=0時,人體處于熱平衡狀態,∆q=0時并不一定表示人都處于舒服狀態,因為各種熱量之間可能有許多不同的組合使∆q=0,即人們會遇到各種不同的熱平衡,只有那種能使人體按正常比例散熱的熱平衡,才是舒服的。
(2)熱舒適
熱舒適是指人對環境的冷熱程度感覺滿意,不因冷或熱感到不舒適。
滿足舒適的條件是:
必要條件: ∆q=0
充分條件:皮膚溫度處于舒適的溫度范圍內,汗液蒸發率處于舒適的蒸發范圍內。
編輯推薦:
(二)室內環境的評價方法和標準
1.單一指標
使用室內空氣溫度作為熱環境評價指標。
2.有效溫度
定義:是一個將桿球溫度、濕度、空氣流速對熱體溫暖感或冷感的影響綜合成一個單一數值的任意指標。它在數值上等于產生相同感覺的靜止飽和空氣的濕度。
也就是說有效溫度是室內氣溫、空氣濕度、室內風速在一定組合下的綜合指標。在同一有效溫度作用下,雖然溫度、濕度、風速各項因素的組合不同,但人體會有相同的熱舒服感覺。有效溫度是通過人體試驗獲得的。
此方法有其缺陷,已被新有的有效溫度ET*代替。
通用的指標――標準有效溫度(SET*)是對新有效溫度的內容有所擴展,綜合考慮了不同活動水平和衣服熱阻形成的。
(3)預測平均評價PMV
PMV是80年代初得到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承認的一種比較全面的熱舒指標。該指標已人體熱平衡方程以及生理學主觀感覺的等級作為出發點,綜合反映了人的活動、衣著及環境的空氣溫度、相對濕度、平均輻射溫度和室內風速等因素的關系及影響,是迄今為止考慮人體熱舒適諸多有關因素最全面的評價指標PMV值所對應的冷熱感如表1-1。
(三)室內環境控制
為達到滿意的舒適溫度范圍,應該從幾個層次上進行熱環境設計。
小區熱環境設計
合理設計建筑物
采用空氣調節或采暖設備,以滿足人體舒適的要求。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考點:城鄉規劃2025-09-24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民用建筑選址2025-09-07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基地出入口2025-08-21
- 2026年一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建筑控制線2025-08-17
- 免費直播: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真題及解析(5.17考試)2025-05-20
- 一級建筑師大設計太難?別錯過這個考霸筆記!2025-04-29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2025-04-26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點:既有建筑維護與改造2025-04-2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臺階與坡道2025-04-21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樓梯的細部尺寸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