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師備考-城市建筑發展進程中植物群落的演化4


四、各類植物群落演化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城市植物群落大致歸為四類:水源涵養林、自然邊界林、環境保護林、物種保持林。
1.水源涵養林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水源涵養林是調節、改善水源流量和水質的一種植物群落,也稱水源林。主要分布在河川上游的水源地區,對于調節徑流,防止水、旱災害,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具有重要意義。城市的發展對水源涵養林的破壞日益增加,由于水源涵養林多處于河流的上游,因此對水源涵養林的破壞直接導致下游水資源枯竭的狀況。水源涵養林有著雨季吸水,旱季補水的功能,因此,保護和整治水源涵養林的措施提上了計事日程。
2007年,為減少對飲用水源的污染,大連市對主要飲用水源地周邊的居民實施了移民搬遷,通過加強水源涵養林建設和病蟲害生物防治、生活垃圾專項治理以及環保專項行動等,對影響水源地環境安全的污染源進行了多次清理和整治。經治理,大連市飲用水源特別是碧流河水庫和英那河水庫的水質良好,各項監測指標符合地表水Ⅲ類標準,達到了飲用水源水質要求。
2.自然邊界林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自然邊界林是為了防止風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等自然災害而設置的邊緣植物群落。自然邊界林的地理位置處于兩個或數個異質的生態系統交界處,最常見的有濱水帶、山麓、山谷、林緣、城鄉交界等,而這些地方人類的活動往往比較頻繁,受干擾破壞的可能性也較高。
歷史上的三北地區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由于人為因素和自然力的作用,這里的植被遭到破壞,導致越來越嚴重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等災害。從新疆到黑龍江,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綿延連片,形成了一條萬里風沙線,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總面積達149萬平方公里。1978年動工的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就是一項正在我國北方實施的宏偉生態建設工程,它地跨東北西部、華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區,總面積406.9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42.4%,目前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態環境和農業產量從根本上得到改善和提高。
·2011年建筑師網上輔導招生簡章 2011建筑師在線課程免費試聽中
·建筑師在線??及偬自囶}搶先做 2010年一級建筑師成績查詢匯總 環球網 校edu24ol
最新資訊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考點:城鄉規劃2025-09-24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民用建筑選址2025-09-07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基地出入口2025-08-21
- 2026年一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建筑控制線2025-08-17
- 免費直播: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真題及解析(5.17考試)2025-05-20
- 一級建筑師大設計太難?別錯過這個考霸筆記!2025-04-29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2025-04-26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點:既有建筑維護與改造2025-04-2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臺階與坡道2025-04-21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樓梯的細部尺寸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