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輔導之建筑構造(66)


3.屋面排水坡度的形成
(1)材料找坡
將屋面板水平擱置,其上用輕質材料墊置起坡,這種方法叫做材料找坡。常見的找坡 材料有水泥焦渣、石灰爐渣等。由于找坡材料的強度和平整度均較低,應在其上加設水泥 砂漿找平層。采用材料找坡的房屋,室內可獲得水平的頂棚面,但找坡層會加大結構荷 載,當房屋跨度較大時尤為明顯。材料找坡適用于跨度不大的平屋頂,坡度宜為2%。
(2)結構找坡
將平屋頂的屋面板傾斜擱置,形成所需排水坡度,不在屋面上另加找坡材料,這種方 法叫做結構找坡。結構找坡省工省料,構造簡單,不足之處是室內頂棚呈傾斜狀。結構找 坡用于室內美觀要求不高或設有吊頂的房屋。單坡跨度大于9m的屋面宜作結構找坡,坡 度不應小于3%。坡屋頂也是結構找坡,由屋架形成排水坡度。
(二)屋頂排水方式
屋頂排水方式分為無組織排水和有組織排水兩類。
1.無組織排水
無組織排水又稱自由落水,意指屋面雨水自由地從檐口落至室外地面。3層及3層以 下或檐高小于等于10m的中、小型建筑物可采用無組織排水。無組織排水的挑檐尺寸不 宜小于0.6m。
2.有組織排水
有組織排水是通過排水系統,將屋面積水有組織地排至地面。即把屋面劃分成若干排 水區,使雨水有組織地排到檐溝中,經過水落口排至水落斗,再經水落管排到室外,最后 排往城市地下排水管網系統。
有組織排水又可分為內排水和外排水兩種方式。內排水的水落管設于室內,構造復 雜,極易滲漏,維修不便,常用于屋面面積較大的多層建筑和高層建筑屋頂,一般多層建筑則應盡量采用有組織外排水方式。
有組織排水廣泛應用于多層及高層建筑,高標準低層建筑、臨街建筑及嚴寒地區的建 筑也應采用有組織排水方式。
采用有組織排水方式時,應使屋面流水線路短捷,檐溝或天溝流水通暢,雨水口的負 荷適當且布置均勻。屋面水落管的數量,應按現行《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5-2003的有關規定,通過水落管的排水量及每根水落管的匯水面積計算確定。對排 水系統還有如下要求:
(1)每一屋面或天溝,一般不宜少于兩個排水口。
(2)兩個雨水口的間距,一般不宜大于下列數據:
有外檐天溝 24m
無外檐夭溝、內排水 15m
(3)雨水口中心距端部女兒墻內邊不宜小于0.5m。
(4)屋面流水線路不宜過長,因而屋面寬度較小時可做成單坡排水;屋面寬度較大 時,例如12m以上宜采用雙坡排水。
(5)水落口負荷按每個水落口排除150-----200m2屋面集水面積的雨水量進行估算。當 屋面有高差時,如高處屋面的集水面積小于100m2,可將高處屋面的雨水直接排在低屋面 上。當為無組織排水時,低跨屋面受水沖刷的部位,應加鋪一層卷材附加層,上鋪300'-500mm寬的C20混凝土板材加強保護;當為有組織排水時,水落管下應加設水簸箕。如 高處屋面面積大于100時,高跨屋面則應自成排水系統。
(6)檐溝或天溝應有縱向坡度,使溝內雨水迅速排到水落口。縱坡的坡度不應小于 1%,溝底水落差不得超過200mm,檐溝、天溝排水不得流經變形縫和防火墻。用石灰如 渣等輕質材料墊置起坡。
(7)檐溝凈寬不小于200mm,分水線處最小深度大于120mm。
(8)水落管的管徑有75mm、100mm、125mm等幾種,雨水管內徑不得小于100mm, 管材有鑄鐵、水泥、塑料、陶瓷、PVC等。水落管安裝時離墻面距離不宜小于20mm, 管身用管箍卡牢,管箍的豎向間距不宜大于1. 2m。
最新資訊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考點:城鄉規劃2025-09-24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民用建筑選址2025-09-07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基地出入口2025-08-21
- 2026年一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建筑控制線2025-08-17
- 免費直播: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真題及解析(5.17考試)2025-05-20
- 一級建筑師大設計太難?別錯過這個考霸筆記!2025-04-29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2025-04-26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點:既有建筑維護與改造2025-04-2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臺階與坡道2025-04-21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樓梯的細部尺寸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