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輔導之建筑構造(21)


(2)墻體承載力和穩定性
1)承載力是指墻體承受荷載的能力。
2)墻體的穩定性,墻體的高厚比是保證墻體穩定的重要措施。墻、柱高厚比是指墻、 柱的計算高度H0與墻厚h的比值。高厚比越大構件越細長,其穩定性越差。磚墻是脆性材料,變形能力小,如果層數過多,重量就大,磚墻可能破碎和錯位,甚至被壓垮。特別是地震區,房屋的破壞程度隨層數增多而加重,因而對房屋的高度及層數有一定的限制值。
(3)多層砌體房屋和底部框架、內框架房屋
燒結普通黏土磚、燒結多孔教土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等砌體承重的多層房屋,底 層或底部兩層框架抗震墻和多層的多排柱內框架磚砌體房屋。 多層房屋的層數和高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情況下,房屋的層數和總高度不應超過表2-12的規定。 對醫院、教學樓等橫墻較少的多層砌體房屋,總高度應比表2-13的規定降低3m,層數相應 減少一層;各層橫墻很少的多層砌體房屋,還應根據具體情況再適當降低總高度和減少層數。
2.功能方面的要求
(1)保溫與隔熱要求
采暖建筑的外墻應有足夠的保溫能力。寒冷地區冬季室內溫度高于室外,熱量從高溫 一側向低溫一側傳遞。為了減少熱損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1)通過對材料的選擇,提高外墻保溫能力減少熱損失。一般有三種做法:第二,增 加外墻厚度,使傳熱過程延緩,達到保溫目的。但是墻體加厚,會增加結構自重、多用墻 體材料、占用建筑面積、使有效空間縮小等。第二,選用孔隙率高、密度輕的材料做外 墻,如加氣混凝土等。這些材料導熱系數小,保溫效果好,但是強度不高,不能承受較大的荷載,一般用于框架填充墻等。第三,采用多種材料的組合墻,形成保溫構造系統解決保溫和承重雙重問題。
2)防止外墻中出現凝結水。應在靠室內高溫一側 設置隔蒸汽層,阻止水蒸氣進入墻體。隔蒸汽層常用卷材、防水涂料或薄膜等材料。
3)防止外墻出現空氣滲透。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選擇密度高的墻體材料,墻體內外加抹灰層,加強構件間的縫隙處理等。
4)采用具有復合空腔構造的外墻形式,使墻體根據需要具有熱工調節性能。如近年來在公共建筑中有一定運用的各種雙層皮組合外墻以及利用太陽能的被動式太陽房集熱墻等,還可以利用遮陽、百葉和引導空氣流通的各種開口設置,來強化外墻體系的熱工調節能力。
最新資訊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考點:城鄉規劃2025-09-24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民用建筑選址2025-09-07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基地出入口2025-08-21
- 2026年一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建筑控制線2025-08-17
- 免費直播: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真題及解析(5.17考試)2025-05-20
- 一級建筑師大設計太難?別錯過這個考霸筆記!2025-04-29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2025-04-26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點:既有建筑維護與改造2025-04-2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臺階與坡道2025-04-21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樓梯的細部尺寸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