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輔導之建筑構造(8)
更新時間:2010-04-19 15:16:33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一級建筑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五)地基特殊問題的處理
(1)地基中遇有墳坑的處理
在基礎施工中,若遇有墳坑,應全部挖出,并沿墳坑四周多挖300mm,然后窮實并 回填3 : 7灰士,遇潮濕土壤應回填級配砂石。最后按正規基礎做法施工。
(2)基槽中遇有枯井的處理
在基槽轉角部位遇有枯井,可以采用挑梁法,即兩個方向的橫梁越過井口,上部可繼 續作基礎墻,井內可以回填級配砂石。
(3)基槽中遇有沉降縫的處理
新舊基礎連接并遇有沉降縫時,應在新基礎上加做挑梁,使墻體靠近舊基礎,通過挑 梁解決不均勻下沉問題。
(4)基槽中遇有橡皮土的處理
基槽中的土層含水量過多,飽和度達到0.8以上時,土壤中的孔隙幾乎全充滿水,出 現軟彈現象,這種土層叫橡皮土。遇有這種土層,應避免直接在土層上奔打。處理方法應 先晾槽,也可以摻入石灰末來降低含水量。或用碎石或卵石壓入土中,將土層擠實。
(5)相鄰基礎埋深不一,標高相差很小的情況下,基礎可做成斜坡處理。如傾斜度較 大時,應設踏步形基礎,踏步高H應不大于500mm,踏步長度應大于或等于2H。
(6)如何防止不均勻的下沉
當建筑物中部下沉較大、兩端下沉較小時,建筑物墻體出現八字裂縫。若兩端下沉較 大,中部下沉較小時,建筑物墻體則出現倒八字裂縫。上述兩種下沉均屬不均勻下沉。 解決不均勻下沉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做剛性墻基礎。即采用一定高度和厚度的鋼筋混凝土墻與基礎共同作用,能均勻地傳遞荷載,調整不均勻沉降。
2)加高基礎圈梁。在條形基礎的上部做連續的、封閉的圈梁,可以保證建筑物的整體性,防止不均勻下沉。基礎圈梁的高度不應小于180mm,內放4Φ12主筋,箍筋8根, 間距200mm。
3)設置沉降縫。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考點:城鄉規劃2025-09-24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民用建筑選址2025-09-07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基地出入口2025-08-21
- 2026年一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建筑控制線2025-08-17
- 免費直播: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真題及解析(5.17考試)2025-05-20
- 一級建筑師大設計太難?別錯過這個考霸筆記!2025-04-29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2025-04-26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點:既有建筑維護與改造2025-04-2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臺階與坡道2025-04-21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樓梯的細部尺寸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