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級建筑師建筑結構抗震輔導精選(13)


(二)抗震設計一般規定
( 1 )多層和高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房屋的結構類型和適用的最大高度應符合表 8-9 的要求。平面和豎向均不規則的結構或建造于 W 類場地的結構,適用的最大高度應適當降低。
注: ①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頂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頂部分)節
② 框架核心筒結構指周邊稀柱框架與核心筒組成的結構;
③ 部分框支抗震墻結構指首層或底部兩層框支抗震墻結構;
④ 乙類建筑可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適用的最大高度;
⑤ 超過表內高度的房屋,應進行專門研究和論證,采取有效的加強措施。
( 2 )鋼筋混凝土房屋應根據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級,并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丙類建筑的抗震等級應按表 8-10 確定。
注 ① 建筑場地為工類時,除 6 度外可按表內降低一度所對應的抗震等級采取抗震構造措施,但相應的計算要求不應降低;
②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時,應允許結合房屋不規則程度及場地、地基條件確定抗震等級;
③ 部分框支抗震墻結構中,抗震墻加強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應允許按抗震墻結構確定其抗震等級.
( 3 )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級的確定,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l )框架一抗震墻結構,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傾覆力矩大于結構總地震傾覆力矩的 50 % ,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級應按框架結構確定,最大適用高度可比框架結構適當增加。
2 )裙房與主樓相連,除應按裙房本身確定外,不應低于主樓的抗震等級;主樓結構在裙房頂層及相鄰上下各一層應適當加強抗震構造措施。裙房與主樓分離時,應按裙房本身確定抗震等級。
3 )當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時,地下一層的抗震等級應與上部結構相同,地下一層以下的抗震等級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三級或更低等級。地下室中無上部結構的部分,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三級或更低等級。
4 )抗震設防類別為甲、乙、丁類的建筑應結合本章第一節有關抗震設防標準的規定和表 8-10 確定抗震等級;其中, 8 度乙類建筑高度超過表 8-10 規定的范圍時應經專門研究采取比一級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 4 )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宜避免采用不規則建筑結構方案,不設防震縫;當需要設置防震縫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防震縫最小寬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 框架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當高度不超過 15m 時可采用 70mm ;超過 15m 時, 6 度、 7 度、 8 度和 9 度相應每增加高度5m 、 4m 、 3m 和 2m ,宜加寬 20mm 。
② 框架一抗震墻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可采用 ① 項規定數值的 70 % ,抗震墻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可采用 ① 項規定數值的 50 % ;且均不宜小于 70mm 。
③ 防震縫兩側結構類型不同時,宜按需要較寬防震縫的結構類型和較低房屋高度確定縫寬。地下部分可不設防震縫;有設防要求時,伸縮縫及沉降縫應滿足防震縫的要求。
2 ) 8 、 9 度框架結構房屋防震縫兩側結構高度、剛度或層高相差較大時,可在縫兩側房屋的盡端沿全高設置垂直于防震縫的抗撞墻,每一側抗撞墻的數量不應少于兩道,宜分別對稱布置,墻肢長度可不大于一個柱距,框架和抗撞墻的內力應按設置和不設置抗撞墻兩種情況分別進行分析,并按不利情況取值。防震縫兩側抗撞墻的端柱和框架的邊柱,箍筋應沿房屋全高加密。
- ·2010年建筑師網上輔導招生簡章
- ·建筑師在線模考百套試題搶先做 環球網 校edu24ol.com
- ·09二級建筑師考試成績查詢匯總
- ·施工與設計業務管理講義匯總
- ·09一級建筑師考試成績查詢匯總
最新資訊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民用建筑選址2025-09-07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基地出入口2025-08-21
- 2026年一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建筑控制線2025-08-17
- 免費直播: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真題及解析(5.17考試)2025-05-20
- 一級建筑師大設計太難?別錯過這個考霸筆記!2025-04-29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2025-04-26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點:既有建筑維護與改造2025-04-2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臺階與坡道2025-04-21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樓梯的細部尺寸2025-04-1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樓梯的有關問題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