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筑師建筑物理與建筑設備考點復習(十四)


四、傳熱異常部位的保溫設計
(一)熱橋保溫
圍護結構的熱橋部位系指嵌入墻體的混凝土或金屬梁、柱,墻體和屋面板中的混凝土肋或金屬件,裝配式建筑中的板材接縫以及墻角、屋頂檐口、墻體勒腳、樓板與外墻、內隔墻與外墻連接等部位。這些部位保溫薄弱,熱流密集,內表面溫度較低,可能產生程度不同的結露和長霉現象,影響使用耐久性,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這些部位的保溫。
1.熱橋的類型
熱橋的類型分為貫通式與非貫通式兩種,
2.保溫要求
熱橋內表面溫度需要單獨校核,如低于露點溫度,則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保溫。《熱工設計規范》對圍護結構中常見五種形式熱橋的內表面溫度規定驗算公式。
3.保溫處理
構造方式會影響保溫效果,因此設計時需遵循下列原則:
(1)盡量避免出現貫通式熱橋
鋼筋混凝土框架的填充墻中的梁、柱是最為典型的貫通式熱橋。這類熱橋即使其寬度。遠小于主體部分的厚度a,也能引起內表面溫度明顯下降。因此,在必須使用貫通式熱橋時,可在熱橋部位采取局部保溫措施加強保溫,最好結合墻壁內粉刷綜合處理。
(2)盡量將非貫通式熱橋布置在靠室外一側,因為此時內表面溫度要比熱橋靠室內一側布置時高得多。
(3)盡量減少熱橋斷面面積。熱橋斷面面積越小,通過熱橋的熱損失就越小。因此,在不影響結構功能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少熱橋斷面面積。
(二)轉角保溫
圍護結構的其他異常部位有:外墻角、外墻與內墻交角、樓地板或屋頂與外墻交角等。這些部位由于構造上的特殊性,如不加強保溫,其熱損失將大于主體部分。以外墻角為例,由于家具、設備的遮擋以及位于轉角部位,使得墻角處氣流不暢,墻角單位面積得到的熱量比主體部分少,另一方面,墻角處的散熱面積大于吸熱面積。在裝配式板材建筑中,交角處同時又是熱橋,因此交角處內表面溫度遠比主體部位低,容易造成這些部位結露或結霜。在我國嚴寒地區的冬季,不少房屋都發生這種現象。綜合國內外試驗研究的結果,外墻角低溫的影響帶大約是墻厚d的1.5―2.0倍。附加保溫層的長度為:二維墻角,l=(1.5―2.0)δ;三維墻角,l=(2.0―3.0)δ。
最新資訊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民用建筑選址2025-09-07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基地出入口2025-08-21
- 2026年一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建筑控制線2025-08-17
- 免費直播: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真題及解析(5.17考試)2025-05-20
- 一級建筑師大設計太難?別錯過這個考霸筆記!2025-04-29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2025-04-26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點:既有建筑維護與改造2025-04-2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臺階與坡道2025-04-21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樓梯的細部尺寸2025-04-1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樓梯的有關問題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