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筑師建筑物理與建筑設備考點復習(十一)


一、建筑保溫綜合處理的基本原則
(一)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和地熱能等。在建筑保溫設計中,對太陽能的利用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對太陽輻射熱的吸收,二是對太陽輻射熱的蓄集。
(二)防止冷風的不利影響
應爭取不使大面積外表面朝向冬季主導風向,當受條件限制而不可能避開主導風向時,亦應在迎風面上盡量少開門窗或其他開口。建筑的主要人口盡量不要朝向冬季主導風向。
(三)合理進行建筑規劃設計
應從建筑選址、分區、建筑和道路布局走向、建筑朝向、建筑體形、建筑間距、冬季主導風向、太陽輻射、建筑外部空間環境構成等方面綜合處理。
建筑物宜布置在避風、向陽地段,不宜布置在山谷、洼地、溝底等凹地里。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對采暖地區的建筑,外表面盡量避免過多的凹凸,居住建筑的體形系數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體形系數大于0.30,則屋頂和外墻應加強保溫。公共建筑的體形系數應小于或等于0.40。
夏熱冬冷地區的條式建筑物的體形系數不應超過o.35,點式建筑物的體形系數不應超過0.40。
夏熱冬暖地區的北區內,單元式、通廊式住宅的體形系數不宜超過0.35,塔式(或點式)住宅的體形系數不宜超過0.40。
(四)提高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
提高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主要從控制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和加強熱橋部位保溫兩方面人手。
(五)使房間具有良好的熱特性與合理的供熱系統
房間的熱特性應適合其使用性質,例如全天使用的房間應有較大的熱穩定性,房間內表面材料應選用蓄熱系數大的材料。對于只有白天使用(如辦公室)或只有一段時間使用的房間(如影劇院的觀眾廳),內表面材料則應選用蓄熱系數小的材料。
二、圍護結構的保溫設計
在冬季,圍護結構的傳熱一般可粗略地按穩定傳熱計算。評價圍護結構主體(外墻和屋面)保溫性能的主要指標是傳熱阻R0或傳熱系數K0。
(一)圍護結構最小傳熱阻
內表面溫度取決于室內外溫度和圍護結構的傳熱阻。傳熱阻越小,內表面溫度越高,為了不使圍護結構內表面結露,在《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 50176―93)(以下簡稱《熱工設計規范》)中規定,設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其圍護結構的傳熱阻應根據技術經濟比較確定,且應符合國家有關節能標準的要求,其最小傳熱阻應按下式計算確定:
(1-38)
式中 R0,min――圍護結構最小傳熱阻,m2?K/W;
Ri――圍護結構內表面換熱阻,m2?K/W;
ti――冬季室內計算溫度,℃,一般居住建筑取18oC;高級居住建筑,醫療、托
幼建筑,取20oC;工業企業的輔助建筑按《工業企業衛生標準》取值,以生產工藝要求為主的廠房或實驗室應按相應的規范取值;
te――圍護結構冬季室外計算溫度,℃,在《熱工設計規范》中將圍護結構按熱惰性
指標D值的不同分為4類,規定了4種室外計算溫度的取值方法,見表1-6
n――溫差修正系數,根據圍護結構所處位置情況,按《熱工設計規范》取值;
[Δt]――室內空氣與圍護結構內表面之間的允許溫差,℃,根據房間性質及結構類型,可查《熱工設計規范》取值。
對熱穩定性要求較高的建筑(如居住建筑、醫院和幼兒園等),當采用輕型結構時,外墻的最小傳熱阻應在按式(1―38)計算結果的基礎上進行附加,其附加值按表1―7取值。
最新資訊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民用建筑選址2025-09-07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基地出入口2025-08-21
- 2026年一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建筑控制線2025-08-17
- 免費直播: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真題及解析(5.17考試)2025-05-20
- 一級建筑師大設計太難?別錯過這個考霸筆記!2025-04-29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2025-04-26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點:既有建筑維護與改造2025-04-2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臺階與坡道2025-04-21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樓梯的細部尺寸2025-04-1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樓梯的有關問題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