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筑技術作圖--暖通設備復習要點講義四


(五) 設計要點
1.采暖設計要點
(1)住宅采暖分戶熱計量
新建住宅熱水集中采暖應設置分戶熱計量和室溫控制裝置。對建筑內的公共用房和公用空間,應單獨設置采暖,宜設置熱計量裝置。
分戶熱計量熱水集中采暖,應在建筑物熱入口處設置熱量表、差壓或流量調節裝置、除污器或過濾器等。
(2)戶內熱計量裝置、采暖系統
熱水集中采暖系統分戶熱計量采用熱計量表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戶獨立系統形式。
2)戶用熱量表的流量傳感器宜安裝在供水管上,熱量表前應設置過濾器。
3)戶內采暖系統宜采用單管水平跨越式、雙管水平并聯式、上供下回式等。
4)戶內采暖系統暗埋時,暗埋管道不應有接頭且宜外加塑料套管。
5)共用立管和入戶裝置宜設于管道間內。管道間宜鄰樓梯間或戶外公共空間。
2.空調設計要點
(1)一般要求
1)風機盤管加新風空調系統和全空氣空調系統的空氣均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新風,另一部分是室內循環風。
2)新風部分:由新風送風和排風組成,取自室外的新風送入房間,經人的呼吸不再新鮮后排出室外。有新風送風必有排風,新風送風和排風同樣重要。風機盤管加新風空調系統的新風是把室外空氣經過加熱、冷卻、加濕、過濾等處理后單獨送入每個房間,每個房間同時設排風(有時排風采用門上開百葉、門下留縫隙等)。全空氣空調系統的新風是把室外空氣與室內回風混合,經過加熱、冷卻、加濕、過濾等處理后(新風與室內回風的混合風)送入每個房間,每個房間不單獨設排風,在空調機房等部位設集中排風,因全空氣空調系統的送風和回風已經包括了新風和排風,所以每個房間不設單獨的新風送風和排風。
3) 循環風部分:只在室內循環,與室外空氣沒有交換。風機盤管加新風空調系統的循環風是風機盤管處理的空氣。全空氣空調系統的循環風是室內送風減去排風之后的回風。
4)送風:就是通過空調機或風機盤管或風機將空氣送入室內,為有組織送風。進風:就是室外空氣通過門窗、洞口等自然進入室內,為無組織進風。
5)回風:就是將空調房間內空氣的大部分或全部回到空調機或風機盤管再利用再處理。
注:空調房間內的空氣在冬季比室外空氣溫度高,夏季比室外溫度低,不直接排到室外以避免浪費能源,而是將大部分回到空調機再利用(將全部回到風機盤管),只是排走小部分以補充新鮮空氣。排風:就是為了補充新鮮空氣而必須排走的那部分,包括機械排風和門窗滲出的部分,新風量相同。
(2)機盤管加新風空調系統
風機盤管加新風空調系統包括風機盤管;風機盤管的送風口和回風口(有的習題風機盤管帶回風口,設計中不再畫回風口)、新風的送風口和排風口(有的習題沒要求布置排風口,設計中不再畫排風口),共四種風口和相應的風管;風機盤管的供水管、回水管、凝水管,兩管制時(一般試題為兩管制)共三種水管。
1)風機盤管布置:題目對臺數有要求時,按題目的要求布置。題目無要求時,一般15~30平方米設一臺。小于15平方米獨立房間也要設一臺。
2)風機盤管的送風口、回風口和送風管、回風管布置:一臺風機盤管一般設一個送風口;送、回風口距離超過7m但小于10m時,可一臺風機盤管設兩個送風口;超過10m時宜設兩排及以上風機盤管。一臺風機盤管一般設一個回風口。送風管就是風機盤管與送風口的連接管。回風管就是風機盤管與回風口的連接管(有的習題風機盤管帶回風口,也就帶了回風管)。風機盤管的送風口與回風口不在同一水平面時(如送風口為上側送、回風口為上回),送風口與回風口距離可相對近一些。風機盤管的送風口與回風口在同一水平面時(如送風口為上側送、回風口為上側回;送風口為上送、回風口為上回等),送風口與回風口不宜太近,盡量遠一些。送風口中心距墻不宜小于1m,因送風口一般為散流器,從風口向斜下方吹的氣流遇到墻后向下,會使向下的氣流過大。
3)新風口、排風口和新風管、排風管布置:為使室內維持一定的新鮮空氣量,要根據人員多少、停留時間、污染程度等因素把室外空氣經過加熱、冷卻、加濕、過濾等處理后單獨送入房間。習題對新風管的連接有要求時,如:新風接風機盤管入口、新風接風機盤管出(送)風管等,按題目的要求布置;題目無要求時,新風單獨接風口。新風送入房間后經過人的呼吸不再新鮮,要排出房間以使新風再進入。排風有幾種方式:
(A)經房間門下百葉→進入走廊→進入衛生間→經排風機排出室外;
(B)房間吊頂設排風口→風管→經隔墻→進入走廊吊頂→接排風機排出室外;
(C)房間吊頂設排風口→風管→經隔墻進入走廊吊頂內→走廊吊頂下的走廊→衛生間→排風口→接排風機排出室外;
(D)房間吊頂設排風口→接風管→排風機排出室外等。
新風口與排風口的相對位置盡量遠,使氣流流經整個房間。
4)風機盤管水管布置:一般為兩管制,共三根水管,供水管、回水管、凝水管,均要連接。
(3)全空氣空調系統
1)風口布置: 送風口布置盡量均勻。回風口可與送風口一一對應,也可以相對集中。房間凈高越小,送風口間距越小;凈高越大,送風口間距可越大。2.5~3.5m凈高的房間,送風口間距一般2.5~4.5m,距墻邊1.2~2m; 送風口距回風口大于2.5m。大于3.6m凈高的房間,送風口、回風口間距再大一些。
2)風管布置:干管應在凈高要求低的部位,如走廊等。支管在房間。
3)軟管采用:習題要求用軟管時用軟管;只有支管用軟管;軟管只接一個風口;在支風管與其他管道交叉或繞梁時用軟管。
4)氣流組織。空調房間無論大小、有無窗戶,都要作到有送風(或者進風)、有回風(或者排風),使室內空氣形成循環。
3.通風設計要點
衛生間排風機盡量布置在大便器的上方。要考慮進風通路,如門上開百葉、門下留縫隙、開窗、送風等。排風口盡量遠離門口,使進風盡量流經整個房間。
4.防排煙設計要點
(1)防火閥
垂直風管與每層水平風管交接處的水平管段上設防火閥(其他設防火閥的情況略)。
(2)防煙
1)建筑高度超過50m的一類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居住建筑,防煙樓梯間、消防電梯間前室、合用前室不論有無外窗,均應設機械加壓送風防煙。
2)除建筑高度超過50m的一類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居住建筑外,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防煙系統。
(A)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均具備自然排煙條件,均設自然排煙。
(B)前室具備自然排煙條件,設自然排煙。防煙樓梯間設機械加壓送風。
(C)防煙樓梯間具備自然排煙條件,設自然排煙。前室機械加壓送風。
(D)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均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防煙樓梯間設機械加壓送風,前室不需送風(前室設送風也不算錯)。
(自然排煙條件略)
3)除建筑高度超過50m的一類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居住建筑外,防煙樓梯間、合用前室防煙系統。
(A)防煙樓梯間、合用前室均具備自然排煙條件,均設自然排煙。
(B)合用前室具備自然排煙條件,設自然排煙。防煙樓梯間設機械加壓送風。
(C)防煙樓梯間具備自然排煙條件,設自然排煙。合用前室設機械加壓送風。
(D)防煙樓梯間、合用前室均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防煙樓梯間、合用前室宜分別獨立設機械加壓送風。
(E)防煙樓梯、合用前室均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防煙樓梯間、合用前室分別獨立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確有困難必須共用一個系統時,應在合用前室支風管上設置壓差自動調節裝置。
4)剪刀防煙樓梯間防煙系統
剪刀防煙樓梯間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獨立設機械加壓送風。機械加壓送風按兩個防煙樓梯間計算風量。兩個加壓送風豎風道相鄰并在樓梯同一端時,一個風道送奇數層、另一個風道應送偶數層。
5)消防電梯前室防煙系統
(A)消防電梯前室具備自然排煙條件,設自然排煙。
(B)消防電梯前室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獨立設機械加壓送風。
(3)排煙
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面積超過100m2的房間、地下室、中庭設排煙系統。
1)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時,設自然排煙。
2)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時,設機械排煙。
3)防煙分區內的排煙口距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m。
4)排煙口應設在頂棚或靠近頂棚的墻面上,且與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鄰邊緣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設在頂棚上的排煙口,距可燃燒物構件或可燃物的距離不應小于1m。
(自然排煙條件略)
5.給排水設計要點
(1)給水
冷、熱水給水管在衛生器具前設閥門。
(2)排水
1)廁所、盥洗室、衛生間等需從地面排水的房間設地漏,地漏水封不小于0.050m。
2)衛生器具在排水口以下設存水彎(器具構造內有存水彎時不再另設)。
3)排水立管設檢查口,檢查口間距不大于10m,高度距地面1m并高于該層器具上邊緣0.15m。
4)排水橫管設清掃口或檢查口。
6.消火栓設計要點
(1)消火栓應設在走道、樓梯附近等明顯并易于取用的地方。
(2)消火栓的布置應保證同層任何部位有兩個消火栓的水槍充實水柱同時到達。
(3)消火栓水帶長度不應超過25m。消火栓水槍充實水柱應由計算確定,且不超過6層的民用建筑不應小于7m,超過6層的多層建筑、不超過100m的民用建筑不應小于10m,超過100m的高層民用建筑不應小于13m。
(4) 消火栓到任何部位的折線長度:不超過6層的民用建筑約25m;超過6層的多層建筑、不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約27m;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約29m。(以上數據是25m的水帶長度乘以0.8的曲折系數等于 20m,加上不同建筑物水槍充實水柱7m、10m、13m乘以0.7的平面投影系數等于5m、7m、9m得來)。
(5)消火栓的間距應由計算確定,且高層建筑不應大于30米(不等于30米設一個),多層建筑和高層建筑裙房不應大于50米(不等于50米設一個)。
(6)消防電梯前室應設消火栓(設一個即可)。屋頂應設一個檢查用的消火栓。這兩種消火栓不計入總消火栓數內。
(7)消火栓每根立管應由計算確定,且高層建筑不應小于100mm(多層建筑無要求)。
(8)消火栓拴口距地面宜為1.1m。消火栓拴口直徑應為65mm。消火栓水槍噴嘴直徑不應小于19mm。
7.噴淋設計要點
(1)設計噴淋的范圍
1)建筑高度不超過100m的一類高層建筑及其群房的下列部位,除普通住宅和高層建筑中不宜用水撲救的部位外,公共用房、走道、房間、高級住宅居住用房、自動扶梯底部、垃圾道頂部均應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2)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除面積小于5平方米的衛生間、廁所和不宜用水撲救的部位外(淋水后設備或物品不能使用的房間,電氣用房、文物、書畫等),均應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2)噴淋頭的間距
1)按習題給定的噴淋頭之間的間距(有的考題把噴淋頭間距的一半叫服務半徑,此提法不準確)、噴淋頭與端墻之間的間距(有的考題把噴淋頭與端墻之間的間距叫服務半徑,此提法不準確)布置噴淋頭。
2)如果習題沒有給定噴淋頭之間的間距、噴淋頭與端墻之間的間距:
A.中危險級級Ⅰ(客房、辦公等高層;影劇院、中小商業等公建;):常規噴頭之間的間距應≤3.6m、但宜≥2.4m;噴淋頭與端墻之間的間距應≤1.8m。
B.中危險級級Ⅱ(汽車庫、大型商業等):常規噴頭之間的間距應≤3.4m、但宜≥2.4m;噴淋頭與端墻之間的間距應≤1.7m。
C.中危險級每根配水支管控制的標準噴頭數:不應超過8個。
D其余危險級(略)。
(3)噴淋設計的其他要求
1)閉式系統用于民用建筑最大凈空高度為8m,噴頭動作溫度宜高于環境最高溫度30℃。
2)每個樓層、每個防火分區均應設水流指示器。
最新資訊
- 考前必看:一級注冊建筑師答題技巧(選擇題)2025-05-16
- 考前搶分!速看2025年一級建筑師單選題答題技巧2025-05-10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復習攻略2025-02-02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備考秘籍:如何成為考霸?2025-01-01
- 備考多久過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2024-11-18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備考攻略:全方位指導助你高效復習2024-10-13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備考攻略2024-10-06
- 收藏:一級建筑師考試需要準備的工具清單大全2023-10-11
- 2023年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工具介紹清單2023-01-18
- 2022年一級注冊建筑師復習計劃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