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行業各地最新發展動態!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哈爾濱市發布推進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哈爾濱市推進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哈政辦規〔2018〕50號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關委、辦、局,各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住建委、市發改委制定的《哈爾濱市推進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予以轉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12月21日
哈爾濱市推進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開展綠色建筑工作的要求部署,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建科〔2017〕53號)、《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住建廳省發改委黑龍江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黑政辦規〔2018〕35號)和《關于貫徹落實〈黑龍江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加快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通知》(黑建科〔2018〕11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以推進建設行業供給側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為著力點,按照“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筑方針,堅持政府引導、全面推進、因地制宜、經濟適用基本原則,從政策法規、體制機制、標準規范、技術推廣、產業支撐等方面全面轉變城鄉建設模式,加快推進城鄉建設綠色發展。
二、主要目標
(一)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嚴格落實節能設計標準。2019年新建民用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比例達到60%,2020年達到80%以上。
(二)到“十三五”期末,城鎮新建民用建筑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以上,完成公共建筑節能改造200萬平方米。
(三)大力推廣建筑節能產品、綠色建材以及裝配式建筑技術,促進高效節能門窗、低輻射鍍膜玻璃、新型保溫墻體材料、新能源建筑應用系統等綠色產業發展。
三、重點任務
(一)全面提高新建建筑發展質量
1.推動綠色建筑全面發展。自2019年起,哈爾濱市區范圍內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各縣(市)城鎮范圍內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建筑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到2020年,縣(市)城鎮范圍內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鼓勵新建工業建筑、政府投資的農村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牽頭部門:市住建委;配合部門:市發改委、市城鄉規劃局,哈爾濱新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
2.嚴格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新建建筑在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均達到100%。開展居住建筑節能75%技術和標準研究,力爭“十三五”期末執行居住建筑節能75%設計標準。貫徹落實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進一步提升能效水平。(牽頭部門:市住建委)
(二)深入推進既有建筑能效提升
1.穩步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結合老舊小區整治改造,鼓勵有條件的小區按照綠色建筑標準實施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不斷改善室內居住熱環境。(牽頭部門:市住建委;配合部門:市財政局,各區縣市政府)
2.積極推動公共建筑節能改造。以國家機關辦公建筑、高校、醫院等能耗較高的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為試點,開展公共建筑空調、采暖、通風、照明、熱水等用能系統節能改造,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平。(牽頭部門:市住建委;配合部門:市財政局、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各區縣市政府)
3.加強建筑節能運行管理。完善民用建筑能源消耗統計制度,重點加強公共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能耗公示工作,逐步建立公共機構能源審計、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額管理制度,開展能耗監測和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對新建、改建擴建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進行能源利用效1率測評和標識;研究開展公共建筑節能量交易試點工作。(牽頭部門:市住建委;配合部門:市財政局、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
(三)科學實施清潔供暖
1.因地制宜選擇清潔熱源。研究制定全市清潔供暖規劃,優先把清潔燃煤集中供暖作為基礎性熱源,充分發揮存量熱電聯產機組供熱能力并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淘汰燃煤小鍋爐。因地制宜推廣天然氣、電、地熱能、生物質能、太陽能、工業余熱等清潔供暖方式,促進供暖方式清潔化、多元化發展。(牽頭部門:市發改委;配合部門:市環保局、市住建委、市工信委,各區縣市政府)
2.全面提高熱網系統效率。進一步實施城鎮供熱系統節能改造,提高熱源效率和管網保溫性能,優化系統調節能力,改善管網熱平衡,提高供熱質量。加大供熱老舊管網、換熱站改造,積極推廣熱源優化、熱網自動控制系統、管網水力平衡改造、無人值守熱力站等技術措施,推動供熱企業加快供熱系統智能化改造。運用供熱大數據和熱力云平臺以及“互聯網+智慧熱力”等先進技術,對熱網系統進行運行調節、控制和管理。(牽頭部門:市住建委)
(四)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
加快完善裝配式建筑設計、施工、部品生產、驗收、評價等環節的標準體系和計價標準定額。大力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完善現有預制裝配整體式混凝土剪力墻、混凝土配筋砌塊砌體等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完善混凝土預制構配件通用體系,提高裝配式建筑技術集成水平。研究推廣嚴寒地區鋼結構、現代木結構等結構體系試點工作。扶持產業化基地建設和設計、生產、安裝一體化裝配式龍頭企業,政府投資項目率先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積極推行住宅全裝修,鼓勵新建住宅一次裝修到位或菜單式裝修,促進個性化裝修和產業化裝修相統一。(牽頭部門:市住建委;配合部門:市工信委、市市場監管局)
(五)積極推進綠色農房建設
根據國家關于農村住房節能、綠色相關標準,研究編制適家的住宅綠色建設和改造技術標準、圖集、技術指南等,指導農村實施建筑節能工作。加強綠色農房示范工作,大力推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圍護結構保溫等節能技術,切實推進秸稈、沼氣等生物質能利用。(牽頭部門:市住建委;配合部門:市農委、市發改委)
(六)大力發展綠色建材
大力發展安全耐久、節能環保、施工便利的綠色建材。引導企業發展利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筋。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引導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生產企業進行綠色生產。深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加快發展多功能復合一體化墻體保溫材料、高效節能門窗、低輻射鍍膜玻璃、預制混凝土制品等建材,支持利用農作物秸稈、木屑等發展生物質建材,組織開展綠色建材產業化示范。推行綠色建材認證和綠色建材產品目錄,引導規范市場消費。加強對建材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的質量監管和稽查,杜絕性能不達標的建材進入市場。(牽頭部門:市市場監管局;配合部門:市住建委、市工信委)
(七)嚴格建筑拆除管理程序
加強城市規劃管理,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穩定性。加強建筑維護管理,對符合城市規劃和工程建設標準、在正常使用壽命內的建筑,除公共利益需要外,不得隨意拆除。拆除大型公共建筑,要按有關程序提前向社會公示征求意見,接受社會監督。(牽頭部門:市城鄉規劃局;配合部門:市住建委,各區縣市政府)
(八)推進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落實建筑廢棄物處理責任制,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收集、運輸和處理建筑廢棄物。積極推行建筑廢棄物集中處理和分級利用,加快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和裝備的研發與推廣,開展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范。城管部門要加快建設廢棄物集中處理基地,推進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牽頭部門:市城管局;配合部門: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規劃局、市住建委、市發改委、市工信委)
四、保障措施
(一)明確目標責任。市住建委負責全市綠色建筑發展和實施的組織管理工作,組織編制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牽頭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及技術管理規定等。市發改委要將綠色建筑目標完成情況和措施落實情況納入市政府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以及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市城鄉規劃局在組織編制城鄉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土地、能源等資源的綜合集約利用,將綠色建筑要求納入城鄉規劃,并將綠色建設指標體系落實情況納入城鄉規劃編制和管理審查要點。
(二)加大政策引導。市住建委要牽頭制定《哈爾濱市綠色建筑促進辦法》。市財政局要配合相關部門積極爭取落實國家財政獎勵,研究出臺支持綠色建筑發展的政策,促進綠色建筑及綠色生態城區、裝配式建筑、清潔供暖以及綠色建材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規劃局要研究制定有利于發展高星級綠色建筑的土地利用政策和相關獎勵政策;對從事房地產開發、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物業管理的企業,其綠色建筑業績在信用評價、資質升級、評優評獎時可作為參考予以優先考慮或加分。哈爾濱新區在制定創策時,要對綠色建筑給予扶持,并鼓勵建設高星級綠色建筑。(牽頭部門:市住建委;配合部門:市政府法制辦、市財政局、市城鄉規劃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哈爾濱新區管委會)
(三)強化技術支撐。積極開展嚴寒地區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施工等共性關鍵技術和集成應用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加強綠色建筑技術標準規范研究,開展綠色建筑技術集成示范。積極開展低能耗建筑或近零能耗建筑研究和試點示范,建立嚴寒地區低能耗被動式房屋或近零能耗居住建筑技術標準體系。研究編制綠色建筑重點技術和產品推廣目錄。加快形成規劃、設計、咨詢、施工、運營、物業及綠色建材產業鏈,為綠色建筑發展提供產業支撐。(牽頭部門:市住建委;配合部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工信委)
(四)建立全過程監管體系。對應當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項目,規劃主管部門要在建設工程規劃條件中明確建設項目的綠色建筑相關要求,并加強項目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未通過規劃審查的,不得頒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國土資源部門要在建設用地出讓、劃撥過程中嚴格落實規劃條件,并加強土地出讓監管。住建部門要加強對綠色建筑的設計、審圖、施工、驗收、運營等環節的監管。設計單位在設計文件時要編制綠色建筑設計專篇。施工圖審查機構要對綠色建筑設計專篇進行專項審查,未通過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的,不得出具審查合格書。施工時要加強監管,確保按圖施工。竣工驗收時要將綠色建筑項目納入驗收范圍,未按綠色建筑設計和綠色施工要求執行的,不得通過竣工驗收。要強化綠色建材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引導規范市場消費。(責任部門:市城鄉規劃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發改委、市住建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工信委)
(五)開展宣傳培訓。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等新聞媒體和現代網絡平臺,大力開展綠色建筑宣傳,提高全社會對綠色建筑的認知度,培養自覺節約能源資源和環境保護意識,樹立綠色消費理念。開展綠色建筑發展相關政策、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技術應用等多方面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專業知識和能力水平,滿足綠色建筑發展需要。組織規劃設計單位開展綠色建筑規劃與設計競賽活動。廣泛開展與國內先進地區和發達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借鑒先進經驗,不斷提升綠色建筑的建設質量和水平。(牽頭部門:市文廣新局;配合部門:市住建委、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督局、市環保局,各區縣市政府)
本方案確定的各部門工作分工在機構改革后,由承接該職能的部門承擔。
安徽省
@池州日報:池州市2018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22.7億元
池州市穩步推進建筑業轉型發展
記者從池州市住建委了解到,2018年池州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22.7億元,同比增長3.4%。2018年,池州市積極制定出臺扶持措施,圍繞行業發展目標,穩步推進建筑業企業轉型發展,池州市建筑業經濟量有增加,質有提升,建筑業大部分經濟指標均保持增長態勢。
在促進建筑產業持續壯大的同時,池州市還加快推廣綠色建筑,陸續出臺《池州市綠色生態城市綜合試點創建工作方案》《池州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實施方案》等文件,全市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占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分別達到40%和5.3%;為了提升工程質量,池州市還深入開展工程質量提升行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全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總量下降,分別創省、市建筑施工質量和安全生產標準化示范工地12項、13項。
同時建筑業企業資質資格管理得到優化。全年共受理建筑業企業資質申報208項,審批通過196項。截至目前全市具有一級資質的建筑業企業達到14家。在此基礎上,池州市還積極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審批時間壓減至30個工作日以內,比省住建廳要求縮短了15個工作日。
天津市
@天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天津市住建委關于發布《裝配式預制外墻板節點構造圖示》的通知
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關于發布《裝配式預制外墻板節點構造圖示》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根據《市建委關于開展<預制外掛墻板>等4冊標準設計編制工作的通知》(津建設函〔2017〕179號)要求,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了《裝配式預制外墻板節點構造圖示》。經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組織老師審定通過,現批準為天津市工程建設標準設計圖集,標準設計圖集統一編號:DBJT29-218-2018;圖集號:津18J22,自批準發布之日起實施。
各相關單位在實施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及時反饋給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本圖集由天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圖集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
2019年1月8日
廣西
@中國建設報:廣西加速推廣應用綠色建材 2020年年底比例將達30%
廣西壯族自治區將通過加快完善綠色建材相關規范制度,加大對市縣的監督檢查力度,加速推廣應用綠色建材,力爭到2020年年底實現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30%。這是從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近日召開的全區進一步推進綠色建材評價標識工作會上傳出的消息。
按照要求,全區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將正確認識綠色建材的優勢和推廣的緊迫性,積極行動,盡快建立本地相關規范機制,積極引導本地區建材生產企業申請綠色建材評價標識,在工程建設項目中鼓勵優先使用經評價認定過的綠色建材。同時,要以政府投資項目為切入點,鼓勵非政府投資項目使用綠色建材,并將綠色建材產品標識評價和推廣應用工作列入生態文明建設、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新型城鎮化建設、節能減排等監督考核指標體系,加大考核和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宣傳引導,推動綠色建材產業發展。
據了解,自2016年開始發展綠色建材產業以來,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與工業和信息化廳主管部門通力合作,聯合成立了廣西綠色建材評價標識老師委員會,并研究建立了綠色建材評價標識老師庫和評價標識工作機制,發布實施了地方標準《綠色建材評價技術導則》,為發展綠色建材評價標識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認定了三家綠色建材第三方評價機構,承擔了全區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申報、評價以及綠色建材生產研發、標準編制等工作,為開展綠色建材評價標識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下一步,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將遵循“雙隨機、一公開”原則,定期或不定期對各地開展綠色建材標識評價和推廣應用情況進行督查檢查,加大對第三方評價機構和獲證企業監管力度,督促指導各地市加快推進綠色建材推廣應用和引導申報綠色建材評價標識。
浙江省
@浙江新聞:紹興成立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聯盟 裝配式建筑將獲發展
1月10日,由紹興市83家建筑行業上下游企事業單位共同設立的“紹興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聯盟”正式成立,旨在助力紹興建筑產業的轉型升級,促進裝配式建筑持續健康發展。
作為建設行業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發展裝配式建筑是改變傳統粗放的建造方式,是實現綠色生態發展目標的重要舉措。2017年,紹興入選第一批國家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名單,先后在新農村建設、商品房開發、住宅全裝修等多個領域率先獲得突破。
然而,目前紹興的裝配式建筑整體發展仍處初期,在實際探索過程中,為社會提供結構安全、功能可靠、施工便捷、價格合理的裝配式體系仍然是行業面臨的重大課題。紹興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聯盟理事長張煜說,“我們應當承認,現澆混凝土在節點剛度和結構整體性方面有明顯的優越特點,現在許多的裝配式研究是簡單的替代的思路,應該用更開闊的思維來創新裝配式體系。”
“此外,裝配式體系的優越性現在還只是體現在建造過程中,建筑物的使用者很少有獲得感,如何讓廣大用戶體驗到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成果,也是我們應承擔起的社會責任。” 張煜表示,在省建設廳和市住建局、雙試點領導小組的指導下,聯盟將發揮各成員單位的優勢,連手合作,在裝配式建筑的科研標準、教育培訓、市場培育、行業自律以及建言獻策方面積極開展工作。
“聯盟的成立,讓政府、高校、設計院、部品件生產等單位之間有了更多合作交流的機會。它打通了聯盟內部的上下游產業鏈,利于資源的整合共享及實際生產施工,從而推動紹興市建筑產業現代化市場的不斷壯大。”聯盟成員單位浙江寶業住宅產業化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榮標表示。
@洞頭新聞網:溫州建筑工業化生產基地項目實現當年供地、投產
日前,記者從洞頭區住建局獲悉,溫州建筑工業化生產基地項目建設單位已順利取得大門鎮營盤基地塊和仁前途地塊的土地出讓,營盤基基地2018年11月底開始大型預制構件部分生產線試生產,為“溫州北口大橋”提供預制構件,仁前途地塊預計10月份全面建成投產。
據了解,溫州建筑工業化生產基地項目,是全省首個交通城建工業化生產項目,也是國內第二家生產大型橋梁預制構件企業。該項目由市交投集團、中交二航局等企業共同投資建設,總投資約14.6億元,總用地面積352畝,年產能達30萬方,實現稅收1.25億元,主要產品為大型橋梁預制構件及橋面板、房建PC板、路面磚等混凝土預制構件。
洞頭區住建局作為該項目牽頭服務單位,開辟綠色通道,創新審批流程,優化服務模式,全面提速控規修編和項目審批,積極協調出具規劃紅線,幫助謀劃基地周邊交通、排洪等配套,使項目能盡快實施、盡早投產、盡早出品。
據悉,項目建成后,不僅有效保障全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也有助于加快大小門島臨港產業的發展,更能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
企業新聞
@長沙晚報:中建科技90天完成3萬平方米建筑
中建科技首創“五化一體”全產業鏈商業運營模式,實現“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
與長沙國際會展中心一路之隔,有幾棟橘紅色的建筑,是長沙會展綜合配套中心暨裝配式建筑展示體驗基地一期項目(以下簡稱“長沙城投會展項目”)。2018年7月,6棟單體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開工90天就實現全面完工并移交業主,創造這個建設速度紀錄的是位于寧鄉經開區的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我們憑借REMPC‘五化一體’的全產業鏈商業運營模式,順利完成了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建科技總工程師劉世輝說,這種為適應裝配式建筑產業特點而形成的“科研+設計+制造+采購+施工”一體化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兼具智能化和信息化優勢,讓“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像逛超市一樣買房子”的理想照進現實。
制造
智能化設備成車間生產主角
在建設6棟單體建筑的3個月內,中建科技除了確保10余個項目構件的正常供應,還為長沙城投會展項目供應構件6186塊,涵蓋預制外墻板、柱子、梁、樓板、樓梯等五大類型。
時間緊迫,構件類型多、數量多,僅靠人工在車間生產,不可能實現快速交付。記者昨日在中建科技產業園看到,自動化、智能化的設備成為生產車間里的制造“主角”。
劉世輝告訴記者,目前中建科技擁有2條國內先進的PC構件自動化生產線、2條地鐵管片自動化生產線、1條異型構件生產線和1條鋼筋自動化生產線,具備年產20萬立方米PC構件、10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的總承包能力。
記者在PC車間看到,產業工人并不多,鋼筋彎箍,桁架裁切、焊接,墻板和地板的水泥澆筑都已實現機器自動化作業。“180米長的PC墻板全自動流水線,目前只需18個至22個產業工人。”PC工廠副廠長周文敏介紹,1個人就可以操作1條混凝土攪拌生產線。
周文敏告訴記者,全自動的生產線不僅減少了建筑垃圾,還提高了產品質量,現場安裝誤差可控制在毫米級,建造速度更是傳統建造方式的1.6倍。目前已交付使用的長沙城投會展項目,與傳統施工方式相比,粉塵、噪聲、污水大幅減少,節水80%、節能40%、節材20%、節時40%、節地20%以上。
管理
信息化系統讓生產更“智慧”
PC車間外是中建科技的成品堆場,地鐵管片、墻板、地板等構件整整齊齊地堆放著,蔚為壯觀。
每個構件都是定制化產品,分屬不同的客戶項目,數量巨大,如何管理是個問題。“每個構件都有一個二維碼,是專屬的‘身份證’,只要一掃描,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它屬于哪個項目、哪棟樓、哪個樓層、哪個部位。”劉世輝說。
對信息化的建設,中建科技2016年就著手準備,其自主研發的裝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平臺,將產品設計、構件生產、現場施工和項目運營等環節連接起來。“項目設計圖傳輸到生產環節,就會對每個構件形成原材料清單。”劉世輝說,根據清單,生產車間對每個構件的水泥、鋼筋需求一目了然。
目前,中建科技有了新目標:著力提高生產環節的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在車間設置可視化排產計劃,將工廠信息與項目現場系統打通,可以隨時掌握構件的生產進度。”劉世輝說。
模式
首創“五化一體”模式聚焦全產業鏈
如今,中建科技的地鐵管片、管廊和PC構件三大業務格局基本形成,先后獲評湖南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和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還首創了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商業運營模式——REMPC“五化一體”模式,即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現場裝配化、主體裝修機電一體化、全過程管理信息化。
劉世輝告訴記者,中建科技憑借科研、設計、制造、采購、施工等全產業鏈優勢,長沙城投會展項目去年6月29日上午中標、下午進場,7天后打下第一根樁,7天完成水通、電通、路通,22天進行裝配式構件首吊,30天完成土方平衡、壓實平整、樁基工程、承臺開挖等所有基礎施工,10天完成6棟單體周邊鋪裝綠化……僅用3個月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如今,裝配式建筑廣泛應用于學校、酒店、醫院、住宅樓、商場等,市場愈加廣闊。”劉世輝說,自2016年投產以來,公司年產值增長率在30%以上,去年產值實現5億元。
@三一快而居(ID:sanypc):業內標準制定者!三一筑工核心技術獲評“國際領先”
1月4日上午,由三一筑工主編的《裝配整體式鋼筋焊接網疊合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送審稿)》順利通過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老師審查,被認定為“國際先進水平”,即將正式發布實施。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相關領導、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出席活動。
據悉,審查委員會由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湖南省建筑設計院、沈陽建筑大學等機構的9位老師組成,陣容十分強大。
期間,審查委員會對《規程》內容進行了逐條審查。評審認為,《規程》創新性地提出了裝配整體式疊合混凝土結構體系,形成了涵蓋工程設計、裝備研制、制造工藝和工程施工的成套技術。其主要技術指標設置合理,能滿足工程建設需要,操作適用性強,無重大遺留問題,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隨后,審查委員會一致同意《規程》送審稿通過審查。這意味著《規程》已進入最終報批程序,即將正式發布實施,有望成為第一本全國性的裝配整體式疊合結構的指導性標準。
唐修國表示,該標準的順利過審,是三一筑工專注創新發展的一大成果,將對促進國內裝配式建筑結構的發展、應用產生巨大影響。
作為《規程》中的最大技術亮點,裝配整體式疊合結構體系(簡稱SPCS體系)由三一筑工聯合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和三一快而居共同研發,是目前國內裝配式領域適用性最廣的結構體系。
延伸閱讀:
SPCS體系實現了居住、醫療、教育、辦公、商業等大眾建筑常見結構體系全覆蓋,并研發國內了首創的疊合框架體系,國內首條疊合剪力墻全自動生產線、國內首套疊合柱整體成型智能裝備等核心技術。據統計,該技術體系已申請專利超100項,其中發明專利30多項,授權專利10多項。
2018年9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可明、院士肖緒文、全國勘察設計大師婁宇等9位頂尖老師對SPCS成套技術進行了成果評價。老師們一致認為,該技術集設計、裝備、生產、施工于一體,結構整體性好,綜合效益顯著,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與此同時,三一筑工還在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聯合打造SPCS定制智能設計軟件,進一步打通從前端智能化設計,到信息驅動自動化生產,再到機械化智慧建造的全流程智能制造產業鏈。
會務報道
@中國科技網:新型裝配式建筑裝飾裝修一體化——未來空間科技房屋滿足現代人所有想象
7—15天可以建造一套科技房屋?綠色環保、無污染、無甲醛、無輻射,8級抗震,防火阻燃?聽起來是否感到不可思議?
在未來空間科技房屋,從主體建筑到軟裝,一站式完成,7-15天就可以拎包入住,省時、省工、更省力。改性聚合物、氧化合成粉和高強度合成纖維將木材和天然植物廢棄的廢物,像鋸末、秸稈、樹皮、樹枝、竹纖維等變廢為寶。這些物質環保,無污染,防火、防水、防震,而且原料數量巨大、成本低,這為環保新材料的生產和使用提供了保障,為裝飾裝修行業的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
在國家大力提倡裝配式建筑,裝飾裝修一體化的大環境下,基于裝配式的新型建筑裝飾裝修產業一體化“未來空間科技房屋”項目無論是施工的周期還是投入成本都大大減少。
該項目1月9日由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項目老師評審會,老師一致認為,該項目是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多項專利基礎上,將建筑建造、裝飾裝修多項新技術、新材料進行整合并實施產業化,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
該項目產品充分利用各類秸稈雜草、竹質、廢舊木料、建筑垃圾、工業廢渣等原材料,經過熱融處理,通過模具實現了模塊化生產,通過核心技術進行工業化生產“變廢為寶”,有效緩解資源枯竭壓力,緩解環境污染問題。“未來空間科技房屋輕質建材”在阻燃、隔音、保溫和抗老化、防開裂、防蟲蛀、防凍、抗震等方面具有良好性能。
基于該項目與國家積極倡導的美麗鄉村建設所激發的集成房屋建設需求相契合,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對積極探索新時代科技成果轉化、特別是加快新技術的產業化與應用具有較好示范效應和復制推廣價值。老師建議,應補充完善相關的技術數據、論證分析及產品、設計、施工標準。抓住“一帶一路”的有利契機,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最新資訊
- 轉存周知!取得一級建筑師證書,可享個稅扣除2025-02-26
- 科技賦能教育,環球網校云私塾6.0發布會即將重磅來襲2023-03-15
- 2021年版國家職業資格目錄 一級注冊建筑師在列2021-12-03
- 注冊一級建筑師|工程款被拖欠,試試這14個追討小妙招2021-11-08
- 注冊一級建筑師|負債高達16.33億!某設計院破產!2021-11-08
- 注冊一級建筑師|大變局時代下,建企如何精準定位、提前布局未來3-5年的建筑市場?2021-11-08
- 注冊一級建筑師|杭州正式啟動建筑師負責制試點,如何實施?2021-11-08
- 注冊一級建筑師|拿什么拯救這20年沒漲的設計費2021-11-05
- 注冊一級建筑師|全省這類項目取消施工圖審、不再強制監理!2021-11-05
- 注冊一級建筑師|城鄉規劃師第一!建筑師第三!細數工程項目必備的14個證書,你有幾個?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