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總平面圖】2018客運站實戰筆記


在考慮某一層的時候既要服從上層的安排又要照顧到下層的深化,混職場也是同樣道理,迎合上級心情的同時照顧下級感受。
方案作圖考試的核心肯定是建筑設計,這是毋庸置疑的,無論從考試大綱還是從評分標準都能看出來。也因此很多同學對總圖比較輕視,主攻甚至死磕兩個平面圖。
有了上下層級的概念,在建筑設計開始之前,我們自然就會從總圖著手。這應該是建筑設計的一個特點,受基地的強力制約。
如果房子可以像汽車那樣跑在大馬路上,那么整個建筑設計行業也將被顛覆。更何況即便汽車設計也會考慮地域,歐洲款和亞洲款甚至是中國款之間也會區別,得適應當地的相關法規和受眾特點。
尊重每一塊基地,是做好建筑設計的第一步。
【總平面圖】
用地紅線范圍內布置客運站站房、基地各出入口、廣場、道路、停車場和綠地,合理組織人流、車流,各流線互不干擾,方便換乘與集散。
1、基地南部布置小型汽車停車場,設出、入口各1個;布置到達車位1個,發車車位3個及連接站房的站臺;另設過夜車位8個,洗車位1個;
2、基地北部布置小型汽車廠,設出、入口各1個;布置車位40個(包括2個無障礙車位)及接送旅客站臺;
3、基地西部布置面積約為2500㎡的人行廣場(含面積不小于300㎡的非機動車停車場);
4、基地內布置內部專用小型汽車停車場一處,布置小型汽車車位6個、快餐專用小型貨車車位1個,可經北部小汽車出入口出入;
5、客運站東西兩側通過二層接駁廊道分別與輕軌站和停車樓相連;
6、在建筑控制線內布置客運站站房建筑(雨篷、臺階允許突出建筑控制線)。
總平面圖的設計要求涉及內容比較多,我們可以逐條來進行解讀和轉譯。
用地紅線范圍內布置客運站站房、基地各出入口、廣場、道路、停車場和綠地,合理組織人流、車流,給流線互不干擾,方便換乘與集散。
這是提綱挈領的一句話,交待總圖中應該布置哪些“分區”,要注意哪些“流線”,并且也明確了原則“合理組織人流、車流,各流線互不干擾”。
建筑可以分成外中內三個大分區,基地同樣也可以,主廣場就是外區,后勤廣場是內區,建筑是基地的中區。
流線可以按內外、人車兩個二分法組成四種流線,分別是外部人流、外部車流、內部人流、內部車流。基地出入口相當于建筑的出入口,是流線的起始端。
總圖中其實就這么多內容,為了保證基地的功能,我們需要確定每個元素,梳理清楚元素和元素之間的關系。
1、基地南部布置大客車運營停車場,設出、入口各1個;布置到達車位1個,發車車位3個及連接站房的站臺;另設過夜車位8個,洗車位1個;
首先,明確這是對營運停車場的要求。
位置在基地南部也就是下面,可以畫一個巨大的泡泡,把下面的基地全占滿,畢竟我們暫時無法估算這個停車場未來要占多大的面積。
然后出入口自然就要放到基地南側的城市次干道上,并且需要考慮距離城市主干道70米的規范要求。
從總圖上看,建筑控制線距離基地西側紅線40米,那么出入口位置需要再往右偏30米,可以根據大致的比例畫在草圖上。
其次,通常到達車位和發車車位應該和站臺有直接聯系。
相比于停車場那種靜態交通,到達和發車車位更像是臨時停車,所以不用和后面的車位打包布置,而是應該靠近建筑和站臺布置。
至于站臺則應該和站房直接相連,并且這里明確站臺是在場地內的,而不是像08年汽車站那樣在建筑控制線內。
最后,過夜車位和洗車位相當于之前總會遇到的普通停車位。只不過停的車稍微大一些,車位也相應大一點而已。
到達車位和發車車位一共4個,根據圖例所示每個車位是12×2.5,平行布局就是(4×12)×2.5,垂直布置就是12×(4×2.5)。畫面自行腦補下。
當然我們更常見的是傾斜布置,只不過這種布置不太好畫所以不作為第一方案考慮。
過夜車位和洗車位總共9個,可以垂直布置,總占地12×25,可以考慮布置在兩出入口之間。
除此之外,我們在復習場地作圖停車場題目的時候,講過關于兩種標答布局下管理用房的位置,其中提到過關于題目右進右出的潛規則。
關于場地作圖停車場題目的解讀,可以點鏈接重溫一下。場地作圖應試策略(四、停車場設計—上)
3、停車場出入口由城市道路引入,采用右進右出的交通組織方式;
這個是關于停車場機動車出入口的要求,右進右出也符合國內的機動車行駛習慣和規則;
右進右出示意:
以上內容摘自場地作圖應試策略(四、停車場設計—上)。
綜合以上內容,我們其實就可以對南部停車場的出口和入口,以及各種車位的大致位置和道路組織有個大概的布局。
相比方案作圖考試,場地作圖調整動作更加明顯,從5道題目改成了4道,降低了題目的數量。初衷可能是讓大家有更充分的思考時間,但實際效果可能是進一步降低了本來就很低的容錯率,并且讓場地綜合題目具備了一票否決制。
2018年場地作圖去掉的是停車場題目,沒想到那里的考點會放到這里,這么看來一注考試的果然是一家。
2、基地北部布置小型汽車停車場,設出、入口各1個;布置車位40個(包括2個無障礙車位)及接送旅客站臺;
小型汽車停車場的出入口設計原則跟上面的客運停車場基本一致,無非就是需要考慮的元素不同,車位變成了40輛普通的小汽車,接站車位和送站車位沒有具體的數量要求,其他基本一致。
40個車位可以是40×1、20×2、10×4的布局模式,分別對應一條道一排車、一條道兩排車和兩條道四排車,和布置房間的時候一條廊幾排房差不多。
如果你對這個足夠熟練的話,不光定性的知道布局還可以定量的判定出它們各自的尺寸。
從基地的情況來看,兩出入口之間位置的尺寸水平方向大概60多米,垂直方向大概不到30米,這么來看選擇20×2的布局模式更加合理,也就是一條車道兩排車的BAB布局。定量計算的話應該是(6+7+6)×(40/2×3)= 19×60 大小的用地。
上面的兩條信息,一個是在建筑的上面是旅客的接送,一個在建筑的下面是旅客的出發和到達,這樣就形成了完整的旅客進出站動線,和03年的飛機場、08年的汽車站基本類似。
3、基地西部布置面積約為2500㎡的人行廣場(含面積不小于300㎡的非機動車停車場);
這個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建筑控制線距離基地西側紅線的距離為40m,人行廣場需要2500㎡,南北方向上留出65m的寬度即可。然后里面再包含一個大概8m寬左右的非機動停車場。
南面北面都有出入口,并且是機動車的,按理來說這個廣場應該來個人行出入口,然而并沒有。
人流雖然可以通過總圖中的兩個天橋樓梯上進來,但是非機動車從哪進來呢。感覺題目這里可能有點問題,我在考場上最后是在這里加上了一個人行出入口,就放在了接駁通道的正下方。
在總圖上自行添加出入口其實是個大忌,搞不好就好被扣分。不知道這是畫龍點睛還是畫蛇添足,是龍是蛇隨他去反正我感覺應該有,這次掛了看下回。
4、基地內布置內部專用小型汽車停車場一處,布置小型汽車車位6個、快餐專用小型貨車車位1個,可經北部小汽車出入口出入;
現在的基地的南、北和西都已經被占掉,唯一空缺的方位就是東側,但是隔壁基地的停車場是貼紅線布置的,導致控制線東側的間距比較小,只有20米,如果布置1條車道和7個車位恐怕有點緊張。
感性判斷之后,理性計算一下。紅魔法,藍魔法,組合到一起就是必勝的黑魔法。
如果車位垂直布局的話:
20米在水平方向上應該是是1m+7m+6m+6m,1m代表車道距離控制線的距離,7m是車道的寬度,第一個6m是車位,第二個6m是車位和現狀建筑的防火間距。
后面三個數是比較明確的,也很合理,唯一有點小的就是這個1m的車道和控制線的距離,但是我們前面分析過建筑輪廓還會退開控制線1.5米左右的距離,所以這個間距最終會是在2.5米左右,可以接受。
垂直方向的話,7輛車只需要16米,相對南北向富裕的用地,這個尺寸很小沒問題。
如果車位水平布局的話:
水平方向上肯定就沒問題了,很富裕。垂直方向上需要6×7=42米,大致與建筑控制線的短邊尺寸類似。
這么來看,感覺還是水平布局更加勻稱,與基地和建筑的匹配度更高。我們可以在圖上畫一個豎向比較長的泡泡。
分析完這個停車場應該在哪里,怎么布之后,我們要來看下它到底是給誰用的。主要是出現了兩次“專用”。
一個是說這是內部專用小型汽車場一處,一個是說快餐專用小型貨車位一個。
歷年考試只要出現這兩個字就是3-5的扣分點,這次連續出現兩次,不知道是出題人絮叨,還是這里異常重要。
我們來看下歷年題目中出現的各種“專用”。
2017年旅館:員工門廳內含1部專用樓梯;
2017年旅館:健身娛樂區的客人經專用休息廳進入健身房和臺球室;
2014年養老院:專用廊道直通臨終關懷;送餐和潔衣的專用通道直通生活養護區。
2012年博物館:專用的藏品通道。
專用,就是只有你能用,別人不能用。
你可以想一下,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東西是你專用的。然后再去想這個停車場到底是給誰用的。
答案要么是快餐廳和廚房,要么是站務服務區。
注意只能是一個,畢竟這兩個主體根本就是兩碼事,不在一個分區也不屬一個部門。
從后面的“快餐專用小貨車”來看,我個人傾向于這個停車場是給快餐廳和廚房使用的,普通車位6個給廚師和服務人員用,1個小貨車車位給貨用。
至于站務服務區的停車,也就是服務辦公人員的停車則放在題目明確不要求布置但實際可能存在的地下室里面。當然這也僅僅是個可能,但不管你放在哪,這個停車場應該就是快餐廳和廚房專用的。
關于地下室的這部分內容,我們在旅館題目中也有講到,在聊點線面體概念的時候也說過,考試來源于日常工作,有很強的關聯,并且關聯會越來越高,我們要像實際工作那樣,從“體”的維度去看設計,而不是從某個“點”、某條“線”或者是某個“面”去看。
5、客運站東西兩側通過二層接駁廊道分別于輕軌站和停車樓相連;
這條之前已經分析過,并且早早地畫到圖上,這里再次提示看來很重要。
綜合看一下。通過上面的分析,一層是從上到下的主動線,這條是說二層從左到右的主動線。
一條南北、一條東西,兩者交叉就形成了作為交通樞紐的建筑。那么,建筑內部是不是必然也會出現一個聯系上下兩條動線的垂直交通,從而讓樞紐建筑完成換乘的功能。
到這里才算是真正明白了這個題目的真正含義。樞紐是核心,目的是要讓人通過這個建筑完成輕軌、客運汽車、小汽車和非機動車等交通工具之間的切換。
6、在建筑控制線內布置客運站站房建筑(雨篷、臺階允許突出建筑控制線)。
這一條每年基本都會出現,是一句比較重要的廢話,告訴我們臺階和雨篷可以超出控制線。今年的題目值得注意的是站臺在場地內,而不是控制線內。
【總結】
總圖設計,我們在設計院內一般很少接觸,也不熟悉。方案前期有主創把控,施工圖后期有總工收尾。
通常,我們在心理上總是會認為不熟悉的東西就不重要,但總圖真的很重要很重要,方案本冊里就兩張圖值得看,一張是總圖,一張是效果圖。
要不然主創和總工不會把著不放,我們要一路打怪攢經驗升級之后,才有可能接觸到。
在方案作圖考試中,對待總圖要遵循首尾閉環的大原則,既從總圖開始到總圖結尾,前后相接完美收官。
以總圖開始,就是設計的時候要從分析總圖開始。
弄明白總圖系統中的各個元素,梳理清楚各個元素之間的聯系,明確其中的流線關系,然后再進行它的下一層,也就是建筑部分的設計。
以總圖結束,就是最后畫總圖的墨線圖收官。
從評分標準來看總圖并不具備一票否決權,不像一、二層平面那樣,如果未畫或基本沒畫完就會直接0分。不過,總圖墨線的15分依然十分重要,熟練的情況下只需要5-10分鐘就能搞定,性價比超級高。
以往,可能是因為總圖沒有畫完而導致不及格。今年,可能是因為總圖沒有設計好而導致不及格。
想起玉掀子振聾發聵的那幾個字:總圖宿命論。
總平面圖,從你開始到你結束,完美閉環方可順利過關。
文章略長,感謝閱讀至此。
最新資訊
- 考前必看:一級注冊建筑師答題技巧(選擇題)2025-05-16
- 考前搶分!速看2025年一級建筑師單選題答題技巧2025-05-10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復習攻略2025-02-02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備考秘籍:如何成為考霸?2025-01-01
- 備考多久過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2024-11-18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備考攻略:全方位指導助你高效復習2024-10-13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備考攻略2024-10-06
- 收藏:一級建筑師考試需要準備的工具清單大全2023-10-11
- 2023年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工具介紹清單2023-01-18
- 2022年一級注冊建筑師復習計劃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