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抗震】輕松搞定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建筑結構


【題目】
上篇介紹完地震,這次來說關于地震的應對措施,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抗震”。抗震這個說法,我感覺不是特別好,抗震抗震,抵抗地震,是不是叫防震更好一些呢?就像咱們熟悉的防火一樣。
【抗震邏輯】
咱們從頭到尾,先來大致梳理一下建筑抗震設計的基本邏輯;
1、首先要明確,項目所在地的地震強烈程度。
建筑是建造在現實世界,不是在電腦里的虛擬模型。要建在地上,就得首先要判定這塊地是不是適合建造,這里是不是總地震,地震的概率是多少,地震的烈度會是多大,地質狀況如何。
地震的概率和地震的烈度一般都是針對大的范圍,比如你住的街道,也有可能是你們區縣,甚至范圍是個城市。
區域劃分示意一般是國家級別的,就是下面這張圖。
根據這張圖,你就能大概知道,項目所在地的大致情況。這張圖的學名叫“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也就是咱們上面例題中問到的,有興趣的可以上網站www.gb18306.cn去看看,可以查一查自己的家所處分區的具體參數。
大致確定之后,具體到你們項目的這塊地,就要進行二次觀察和勘探,看看下面是什么土啊,有沒有液化、流沙啊,下面是不是空的啊,等等,然后給他分個類,定個級。然后該加強的加強,該處理的處理,甚至有時候還就不予許你蓋,因為場地太危險。
按照規范來分,一般把基地分為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險四種情況。
2、其次,要明確項目的抗震設防分類;
剛才,咱們把基地的情況給交代了,哪能蓋,哪不能蓋,哪能直接蓋,哪得處理之后再蓋說明白。接下來,還得看一下你要蓋什么。比方說,你該個廁所和蓋個核電站,那肯定就不是一個級別。
還是拿消防來做比較吧,高層建筑是不是要根據建筑的高度和層數進行分類,什么一類和二類。不同的分類,要采取的措施不一樣,核心還是怕著火造成的特別大的損失、人員的傷亡。
抗震設防分類也一樣,就是怕地震的時候,一旦樓榻了,把里面的高精尖儀器給砸壞了,還得花錢重新買。與其這樣,我倒不如多花點錢,把房子蓋的結結實實的。
就是這個規范,里面把建筑分成了四類。
1、特殊設防類(甲類):
指使用上有特殊設施,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時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等特別重大災害后果,需要進行特殊設防的建筑。
解釋:不用解釋,總之,就是牛逼。涉及到國家安全,或者是可能發生嚴重的次級災害。考試一般會直接給你建筑類型,讓你判定屬于哪個分類,甲類的很容易記,你只要記住只要是三級醫院中承擔特殊醫療任務的門診、醫技和住院用房就行,題目中一般會說什么劇毒、擴散、特殊啊什么的就是了,如果沒說,那它就不是,得降一級處理。
2、 重點設防類(乙類):
指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盡快恢復的生命線相關建筑,以及地震時可能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等重大災害后果,需要提高設防標準的建筑。
解釋:也很牛逼,但是沒有剛才那么牛逼。接著剛才的三級醫院說,一般的門診、醫技和住院就屬于這一類,判斷的依據就是看它前面的定語,有沒有形容的事態很嚴重。
除了醫院,還有像幼兒園、小學、中學中的教學用房、學生宿舍和食堂、特大型體育場、大型的很多公共建筑也都是屬于這一類。
這部分內容,你可以大致翻一下這個規范,稍微看看。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說學校里的建筑就是重點設防,比如像大學里的建筑,小學里的辦公樓,就屬于標準設防。
3、 標準設防類(丙類):
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標準要求進行設防的建筑。
解釋: 就是一個基礎錨定,標準身高,不胖不瘦、不高不矮的正常人類。什么普通的住宅樓,人數不多、中小型的公建等等都屬于這種。
4 、適度設防類(丁類):
指使用上人員稀少且震損不致產生次生災害,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適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解釋:可以把他看成可以偷工減料的樓,在基礎錨定上打個8折就行。
分完類之后,在做設計的時候,就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和要求。
甲類,應按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時,應按批準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的結果且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確定其地震作用。
甲類,簡單說就是,提高一度,并且還需要安全評價。
乙類,應按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礎的抗震措施,應符合有關規定。同時,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用。
乙類,簡單說就是,提高一度。
丙類,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達到在遭遇高于當地抗震設防烈度的預估罕遇地震影響時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安全的嚴重破壞的抗震設防目標。
丙類,簡單說就是,按照常規要求設計即可,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丁類,允許比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適當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不應降低。一般情況下,仍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用。
丁類,簡單說就是,可以降低,但是不能低于6度。
3、最后,再進行抗震設計;
場地的搞明白了,建筑也分好類了,然后就可以開始按照規范開始設計了。這個邏輯要清晰,就是說要了解一些基礎條件和大致的段位分類之后,再開始做設計。
我一朋友是搞家裝設計的,有一天喝酒聊天說現在項目難干,一個90平米的小房子折騰了好久,然后我就聽他噼里啪啦講了半宿。
他最后的結論很簡單,就是甲方啥都不懂。其實,是這樣嗎?顯然不是。
很明顯是他搞錯了,在沒有弄明白甲方預算、訴求的情況下,就開始悶頭一頓創作,這不純扯。
我感覺這個類比比較好,就是先明確建筑的裝修標準,然后再去做設計。消防和抗震不也是一樣嘛,先明確了分類,再去按照規范一條條來就可以。
這本規范相當于咱們的防火規范,告訴你基本的設計原則,具體應該采取哪些措施,需要注意事項等等。
下面簡單羅列幾個知識點吧,方便各位記憶。
【可能會用到的知識點】
基本的設防目標: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這個有點像消防的“預防為主,防消結合”,這些都是大前提,大戰略。
從這三組詞里,我好想隱約明白了為什么叫“建筑抗震”,它這個“抗”好像不是抵抗的意思,而是頂得住的意思,類似的詞組還有抗造、抗打、抗摔。這個解釋就通了,并且,真的還不能用“防”,因為“防”有預防的意思,像防火那樣,而地震是不可能預防的。老師們還是厲害,小弟學習了。
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筑,必須進行抗震設計。
抗震設防烈度和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對應關系,應符合表下表的規定。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和0.30g地區內的建筑,除本規范另有規定外,應分別按抗震設防烈度7度和8度的要求進行抗震設計。
建筑設計應根據抗震概念設計的要求明確建筑形體的規則性。不規則的建筑應按規定采取加強措施;特別不規則的建筑應進行專門研究和論證,采取特別的加強措施;嚴重不規則的建筑不應采用。 注:形體指建筑平面形狀和立面、豎向剖面的變化。
選擇建筑場地時,應按下表對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險的地段。
混凝土結構在不同烈度下適用的最大高度,你就記住誰能蓋的比誰高就行。
經驗:筒中筒>框筒>剪力墻>框剪>框架
再具體一些,可能會用到下面這個表格。
【小試牛刀】
最新資訊
- 考前必看:一級注冊建筑師答題技巧(選擇題)2025-05-16
- 考前搶分!速看2025年一級建筑師單選題答題技巧2025-05-10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復習攻略2025-02-02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備考秘籍:如何成為考霸?2025-01-01
- 備考多久過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2024-11-18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備考攻略:全方位指導助你高效復習2024-10-13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備考攻略2024-10-06
- 收藏:一級建筑師考試需要準備的工具清單大全2023-10-11
- 2023年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工具介紹清單2023-01-18
- 2022年一級注冊建筑師復習計劃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