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一級建筑師 > 一級建筑師行業動態 > 在建筑中看見彎矩圖

在建筑中看見彎矩圖

更新時間:2018-12-25 10:25:22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222收藏22

一級建筑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形與力的統一,是一種和諧的美。即使沒有學過建筑力學,人們的直覺也會認為那是美的。形與力高度統一的項目,工程師看到這個建筑時,腦子里就會浮現出彎矩圖。
特拉弗西那橋

(Frist Traversina Bridge/1996)

位于瑞士的特拉弗西那橋,總跨48m,橫跨維亞馬拉河大峽谷。橋的形態與均布荷載下的簡支梁彎矩相同。



這座橋是木和索結合的優秀作品,木材用于受壓,鋼索用于受拉。木材由于自重輕,所有構件都能用4.3噸的直升機運來工地,解決了偏遠地區的材料運送。

橋的主結構由三部分組成:(1)U形橋面板;(2)H形框架為U形橋面板加強側向剛度;(3)斷面為三角形的桁架支撐著上面兩個結構,桁架底部為兩根拉索,桁架豎腹桿是木材,其間設置對角鋼拉索。H形框架與桁架腹桿連接。

橋上部很窄,其側向剛度比較弱。所以,特拉弗西那橋用三角形的腹桿將底部的拉索向外撐開,越往跨中,撐的越開。其穩定性大大增強。

拉索與木結構的節點處理也很精巧。不過可惜的是,這座橋在1999年一次雪崩中被毀。

滑鐵盧國際車站頂棚

(the Waterloo International Station/1992)

滑鐵盧國際車站擁有2層的車站大廳與車棚,曾經是歐洲之星(通往比利時與法國)在倫敦的起始站。

滑鐵盧國際車站頂棚是NicholasGrimshaw & Partners(建筑)和Anthony Hunt Associates (結構)合作設計的。這是一個借助彎矩圖發展出形態的典型范例。

車站共有五條軌道,其中一條軌道由于運營要求需要被放到最左(西)側,這樣的話左側屋蓋需要迅速抬升滿足凈高要求。同時業主本來想在右(東)上方造另一個建筑,整個屋面被限高15m,右側屋蓋希望盡可能低。(雖然后來英國軌道公司放棄了這一計劃,但因為當時設計已進入很后期,所以,右側屋蓋保留了比較低的形態。)

同時,由于其軌道下方還有數層建筑,可能存在不均勻沉降。另外,火車的進站、出站會使下部結構產生豎向變形,加速、剎車會對下部結構產生水平推力。所以,為了減少下部結構不均勻變形對屋蓋的影響,安東尼·亨特采用了三鉸拱的結構形式。三鉸拱是靜定結構,支座變形不影響內力。

最終,火車站屋蓋的形式確定為一側陡然升起、一側較為平緩的三鉸拱。這種非對稱三鉸拱在重力荷載作用下,兩側分別產生上、下兩個不同方向的彎矩。彎矩圖也不用畫了,就是拉索的形態。

 

整個屋頂的造型既與內部的使用功能高度統一,又實現了材料的優化布置,同時借助非對稱的結構形態活躍了建筑形象。


屋蓋對于構件的設計同樣非常精妙。車站屋蓋覆蓋的范圍很長,從一端到另一端其跨度也由48.5m變化到32.7m。如果每一榀都重新設計,不僅設計工作量大,而且加工也很復雜。所以,安東尼·亨特根據不同的跨度將結構直接按比例縮放,類似于cad的scale。但是構件直徑保持不變,只是長度發生變化。

同時,為了使節點的制作簡單,受壓拱的圓管共僅三種規格。小編不清楚它的變徑圓管之間是怎樣連接的,從外觀上看是突變的。

復雜節點采用了可焊接的鑄鋼件,在當時,這是非常先進的技術。同時,桁架的腹桿采用了錐形管,用于連接較大直徑的鋼管和較小直徑的拉索。椎管是采用兩個半圓弧鋼板拼起來的,從照片上完全看不出來拼縫。所有這些細節方面的追求,使滑鐵盧車站成為經典的項目。

柏林中心火車站站臺雨棚

(Platform Roof of Central Station /2002)

柏林中央火車站于2006年建成,是集長途交通、地區交通、短途交通為一體的歐洲最大的火車站。建筑與結構設計分別由德國的gmp事務所和sbp事務所完成。車站包含三部分:東西向長約430m的輕軌站臺、兩幢板狀的辦公樓、位于兩個樓之間的45×159m的火車站大廳,站臺結構貫穿兩棟樓。輕軌站臺、火車站大廳用弧形的玻璃頂遮蓋

覆蓋輕軌站臺的玻璃頂結構,長約320m,跨度約66m,覆蓋6股軌道和3列站臺,采用索桁架結構,按照永久荷載作用下的彎矩圖布索,將提籃拱轉換為推力線。兩榀索桁架之間為單層正方形或長方形網格狀殼體,網格尺寸為1.5~1.7m,沿網格對角線設置雙層交叉拉桿。玻璃上安裝了780塊太陽能板,約占屋面面積的8.4%。

▲火車站馬鐙形建筑之間的視角

巨大的東西向站臺雨棚隨著曲線的軌道延伸,設計長450m(后由于工期原因,只實施了320m)。屋頂首尾的跨度分別為44m和56m,而在中間的兩個馬鐙形建筑處增加至66m。在兩個馬鐙形建筑之間,是另一個南北向的雨棚。

要講的主角是東西向站臺雨棚,跨度44~66m,采用了傳統火車站常用的拱形結構。與滑鐵盧車站類似,由于兩邊有列車通行的凈高要求,拱在兩個支座處需快速上升,無法做成懸鏈線。

SBP通過交織于室內外的拉索,將拱結構的受力由彎矩為主調整為軸力為主。跨中拉索位于室內,兩側拉索位于室外。在豎向均布荷載下,鋼索的穿越點是彎矩零點。

由于豎向均布荷載下,拱架幾乎只承受軸力。所以拱架只需要略微加強,以承擔不對稱雪壓和抵抗側面風壓。拉索與拱的連接為鉸接,腹桿交叉拉索為2對1的布置方式,節點很精致。

兩榀拱之間的距離是13m,在兩榀拱之間覆蓋了矢高很小的圓柱形網殼。桿件整體的平均結構高度僅175mm。小編忍不住又贊嘆一下,構件的厚度與跨度之比為1/75,必然是利用了殼體效應。而這個殼體支承在不算太剛的兩榀拱上。小編是心里是沒底的,不知道大神們是怎么考慮的。

由于結構高度很小,1.4~1.6m的網格和對角線方向的直徑為12mm的雙股拉索組成的屋面,視覺效果非常輕盈。

同時,圓柱形網殼是可展開直紋曲面,所以每個網格的四個角點都在一個平面內,以便于覆蓋平面玻璃。在某些位置,玻璃面上還覆蓋有太陽能電池板。

結語

畫彎矩圖是結構工程師的必修課,在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中也會考彎矩圖。但是能把彎矩圖應用到實際的工程形態中又是另外一回事。特別是滑鐵盧車站頂棚和柏林中心車站頂棚,通過彎矩圖的布置,既實現了合理的受力,又實現了很好的建筑與結構表達。

參考資料

1)《結構大師—構筑當代創新建筑》 薩瑟蘭·萊爾

2)《The Aestheticisationof the Steel Framework: the Contribution of Engineering to a Strand of ModernArchitecture that Became Known as High Tech》AngusMacdonald

3)《輕·遠》

4)《建筑形態的結構邏輯》 衛大可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一級建筑師資格查詢

一級建筑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一級建筑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