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心理咨詢師二級專項練習題:教育心理學(23)
5.人的認知失調產生原因,主要來自(ABCD)
A、邏輯上不一致 B、與社會風氣不一致
C、 一貫行為與特殊行為的不一致 D、新舊觀念的不一致
費斯汀格假定,人有一種保持認知一致性的趨向。在現實社會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事物處處可見,但外部的不一致并不一定導致內部的不一致,因為人可以把這些不一致的事物理性化,而達到心理或認知的一致。但是倘若人不能達到這一點,也就達不到認知的一致性,心理上就會產生痛苦的體驗。對費斯汀格來說,認知的不一致就意味著認知不協調或失調。關于認知失調的定義,費斯汀格認為,假如兩個認知要素是相關的且是相互獨立的,我們可由一個要素導出另一個要素的反面,那么,這兩個認知要素就是失調關系。認知失調的方式有兩種,最簡單的方式是邏輯上的不一致。如果說所有的烏鴉都是黑的,那么如果見到某只烏鴉是白色的,則個體的認識就會產生不一致,失調就會隨之產生。態度與行為之間的不一致,或者同一個體的兩種行為不一致最容易導致失調,一個人在態度上可能反對戰爭,這樣“我反對戰爭”和“我參加戰爭”就是兩種矛盾的認知,個體也就必然產生認知失調。這種范例同樣可應用于兩種不一致的行為。
6.態度學習比知識學習更容易。(√)
7.一個的智力水平與道德水平呈正相關。(×)
8.群體規范作用的發揮在于個體自覺性。(×)
群體規范(group norms)是指群體所確立的行為標準,群體的每個成員都必須遵守這些標準 。但群體的規范并不是規定其成員的一舉一動,而是規定群體對其成員行為可以接受和不能容忍的范圍。群體的規范可能是正式規定的,但大部分規范是非正式的、約定俗成的。群體規范的形成受模仿、暗示、順從等心理因素的制約。
9.無論何種獎勵與懲罰,都應讓個體明了自己受獎勵或處罰的行為用其原因。(√)
最新資訊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11月17日)2025-11-17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11月13日)2025-11-13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11月12日)2025-11-12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11月11日)2025-11-11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11月10日)2025-11-10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11月7日)2025-11-07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11月6日)2025-11-06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11月5日)2025-11-05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11月4日)2025-11-04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11月3日)2025-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