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診斷技能第二節初步診斷第三單元
第三單元對所獲資料進行分析綜合
會評估求助者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員、師)
對所獲資料進行分析綜合(師)
二、評估操作步驟
(一)選擇有效的測評工具對求助者的問題進行量化的系統評估。
(二)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評估的十項指標”,衡量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識記、領會、應用)
三、相關知識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檢驗心理健康水平的十項指標(見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部分)(識記、領會、應用)
四、注意事項
(一)獲取資料和對資料分析,必須按規定程序進行,保證客觀性。
(二)在獲取與分析資料期間,不得給求助者任何關于最后診斷的暗示,也不能為滿足求助者迫切求治的需要,臨時實施沒有明確診斷情況下的矯治手段。(識記、領會、應用)
五、綜合操作步驟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一)按求助者具有典型意義的某些特異行為表現進行定性。
(二)從求助者對“癥狀”的“自知”程度來分析。
(三)從求助者的“求醫行為”來判斷其為神經癥或重性精神病。
六、相關知識
(一)有關神經癥及重性精神病典型癥狀的知識
(二)所謂對癥狀的“自知”是指求助者能否認識到自己的心理行為異常,及對這些異常做怎樣的解釋。為使讀者正確理解,特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提醒注意:教材下冊103頁
(三)有些患有神經癥的成年人,其中大部分先是在綜合醫院里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治療,甚至是反復的檢查,最后認為沒有器質性的病變,被診斷為“神經官能癥”;有的也可能下了“神經癥”的具體診斷,但由于沿用生物醫學模式的治療,療效不佳,本人十分痛苦,時間常以年計,有強烈的求治動機,甚至“遍訪心理老師”。就患有神經癥的少年兒童來講,他們的求醫行為可表現為反復地向家長訴說自己的“難受”,對于家長要帶去醫院看病常表現得十分順從和合作。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很少自動求助。大多由家屬強行陪同而來。
七、注意事項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一)把握精神病性障礙與神經癥性障礙臨床表現的主要區別。
(二)注意“自知力”和“求醫行為”的關系。(識記、領會、應用)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生狂喜!考前獨家資料免費領!2025-11-1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軀體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點2025-11-1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童年期的同伴交往2025-11-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識別和處理依賴現象2025-11-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2025-11-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社會促進與社會懈怠2025-11-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非言語行為的運用2025-11-0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幼兒記憶的發展2025-11-0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思維內容障礙2025-11-04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面對職場女性群體時的心理咨詢小技巧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