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考前《社會心理學》練習十四(1)


1、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頻率與喜歡程度的關系呈(C)。
A、指數關系
B、線性關系
C、倒U型曲線
D、U型曲線
2、家長對兒童的自律訓練的嚴格程度與兒童的成就動機之間是(C)的關系。
A、負相關
B、很復雜
C、正相關
D、無關
3、美國學者舒茨認為,( C)決定了個體與其社會情境的聯系,如不能滿足可能會導致心理障礙及其他嚴重問題,如精神崩潰。
A、社會贊同的需要
B、對自尊的需要
C、人際需要
D、成就的需要
4、挫折-侵犯理論認為,侵犯強度同目標受阻強度之間是(A)的關系。
A、正相關
B、負相關
C、無關
D、很復雜
5、舒茨用三維理論解釋群體的形成與群體的解體,提出了(D)。
A、六種人際關系原則
B、群體分解的控制原則
C、包容原則和情感原則
D、群體整合原則
6、引起、推動、維持與調節個體行為,使之趨向一定目標的心理過程,稱為(A)。
A、動機
B、需要
C、注意
D、興趣
7、心理學家認為,在一般情況下,去個性化狀態會使個體的侵犯性(C)。
A、不確定
B、不變
C、增加
D、減少
8、人際關系的三維理論是由(B)提出來的。
A、奧斯古德
B、舒茨
C、摩根
D、費斯廷格
9、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范圍中,時尚屬于(A)的研究內容。(1.0分) P91
A、社會層面
B、個體層面
C、人際層面
D、群體層面
10、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過去及現在的)資料,通過內容分析進行研究的方法,叫(C)。
A、實驗法
B、內容分析法
C、檔案法
D、觀察法
11、恐懼是現實危險引起的情緒體驗,恐懼情緒越強烈,親合傾向(D)。
A、不變
B、越低
C、難預測
D、越高
12、個體對情境中的客體通過態度來賦予其意義,這是態度的(C)功能。
A、自我防御
B、工具性
C、認知
D、價值表現
13、早在公元前328年,古希臘哲學家(B)就指出:人在本質上是社會性的動物。
A、柏拉圖
B、亞里士多德
C、馬基雅維里
D、蘇格拉底
14、在許多情境中,行為與事件的發生并非由內因或外因單一因素引起,而兼有兩者的影響。這種歸因叫做(C)。
A、穩定歸因
B、成敗歸因
C、綜合歸因
D、不可控歸因
15、行動者(當事人)和觀察者(局外人)對行動者行為原因的看法有差別,對行為原因的解釋也會有明顯的不同,這表明(D)影響歸因過程及其結果。
A、利益
B、控制點
C、態度
D、社會視角
最新資訊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24日)2025-09-24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23日)2025-09-23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22日)2025-09-22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9日)2025-09-19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8日)2025-09-18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7日)2025-09-17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6日)2025-09-16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5日)2025-09-15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2日)2025-09-12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1日)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