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2021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積1208萬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0.7%


編輯推薦:最全裝配式建筑全過程講解
溫馨提示:環球網校已開通裝配式報考資格免費查詢入口,輸入學歷等信息即可快速查詢。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2022年裝配式考試節點信息。
關于對各區2021年度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通報
各區(開發區)建設局:
根據省、市下達的2021年度建筑節能與綠色建設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市城建局對各區建設部門報送的年度工作完成情況資料進行了收集和匯總,并結合日常工作實際進行了綜合測評,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21年,各區建設部門高度重視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以及預拌混凝土(砂漿)方面的推廣運用和日常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推動了各項目標任務,確保了全市目標任務超額完成。
市城建局按省、市下達的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和要求,在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經綜合分析和測評,其中蔡甸區、武昌區、東西湖區、東湖高新區、江夏區、江漢區、新洲區、經開區8個區超額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整體完成情況全市靠前。
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一)發展裝配式建筑。
全市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積1208萬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0.7% 。東湖高新區、東西湖區、蔡甸區、江夏區完成情況較好;黃陂區、硚口區、青山區、漢陽區、經開區未完成目標任務。
全市共確定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29個(其中省級9個、市級20個)。蔡甸區、經開區、武昌區、東湖高新區、漢陽區完成情況較好;江漢區、新洲區、黃陂區無示范項目。
(二)新建建筑節能。
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達100%;全市新增建筑節能設計審查項目1548個,建筑面積3004.54萬平方米;全市新增節能分部工程竣工項目2909個,面積3105.21萬平方米。各區均能嚴格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設計和竣工驗收階段標準執行率100%。
(三)綠色建筑發展。
全市新建建筑在設計階段綠色建筑標準執行率100%;竣工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96.85%。洪山區、青山區、東西湖區、東湖高新區、經開區、蔡甸區、黃陂區通過設計審查綠色建筑比例高。
全市獲得綠色建筑星級設計標識69個(其中高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項目數44個)。蔡甸區、東湖高新區、青山區獲得星級標識數量多。
(四)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
全市竣工可再生能源建筑面積1002.78萬平方米,完成目標的167.13%。青山區、新洲區、黃陂區應用率比例高。
(五)“禁實”、“禁現”、“推散”及綠色建材工作。
全市預拌混凝土供應量為4610.32萬立方米,預拌混凝土使用率100%;預拌砂漿生產供應量為233.05萬噸,應用率99%;散裝水泥累計供應量為790.72萬噸,散裝水泥應用率82.69%;全市在建工程新型墻體材料應用率100%;新增綠色建材星級評價標識7個。
(六)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全市既有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面積為374.84萬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標的535.48%。江漢區、漢陽區、青山區、洪山區、經開區、江夏區、新洲區均超額完成;東湖高新區、黃陂區未完成目標任務。
(七)新增建筑節能能力。
全市新增建筑節能能力達到47.16萬噸標準煤,完成年度目標的147.38%。
三、主要做法和特點
(一)推進目標分解,落實工作措施。
各區認真謀劃各項節能任務,統籌安排、分工明確、責任清晰。江夏區、新洲區、蔡甸區加強頂層設計,成立多部門協調的工作領導小組,穩步推進各項工作;東湖高新區、武昌區、江漢區、東西湖區結合區域發展特點,在某一單項節能工作抓實、抓細、抓發展。
(二)嚴格監管體系,提高行業水平。
各區不斷完善建筑節能及綠色建筑監管體系,通過開展日常監管、不定期抽查和專項檢查多種方式并存,強化執法檢查力度,對發現的問題立即下達整改通知書,整改完成率100%。同時,對轄區內預拌混凝土生產站點開展全面綜合檢查,針對資質管理、質量行為、綠色生產、安全生產等方面認真篩查,形成問題清單并督促整改到位。
(三)堅持全面發展,保質保量提升。
各區結合自身特地,把控關鍵節點,推進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和裝配式產業基地建設,全市入選省裝配式建筑示范產業基地9家,入選省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9個。江岸區、江夏區改進工作方法,推廣應用面積增長多。
各區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和市綠色建筑相關政策和標準,綠色建筑提質擴面、建筑能效穩步提升。蔡甸區新增綠色建筑設計標識項目較多;東湖高新區、漢陽區各有2個項目,蔡甸區、經開區各有1個項目獲得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證書。
各區以老舊小區改造、工業園改擴建、公共建筑改造等為契機,大力推進既有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江漢區、漢陽區完成的改造面積占比靠前。
各區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規模化應用,在施工圖設計說明、工程監督告知書、節能備案表中嚴格落實了可再生能源應用相關要求。同時,探索太陽能光伏、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新模式。蔡甸區中法生態城設立了綜合性的區域能源站。
各區積極響應省、市管理要求,年內先后開展砂石原材料排查、揚塵防治、創文創衛、違規站點拆除、安全檢查、車容車貌整治、治理超載等專項行動,顯著提升行業質量、安全及綠色生產管理水平。東湖高新區、江夏區、蔡甸區、新洲區轄區內站點綠色生產設備設施達標率排名靠前;黃陂區、新洲區均有企業獲取綠色建材及綠色生產星級評價標識。
(四)加大宣傳力度,倡導全民節能。
各區大力推廣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積極宣傳和倡導全民建筑節能意識和綠色建筑生態理念,同時對從業人員開展專項技術標準的培訓。漢陽區、蔡甸區在節能宣傳周活動中以展板、發放材料等方式進行宣傳,共發放500多冊;江夏區舉辦專業培訓會,300余人參加培訓。
四、存在主要問題
(一)裝配式建筑方面。
各區的裝配式建筑推廣運用工作發展不平衡,且存在學校、醫院、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資項目采用裝配式方式建造推進阻力較大,預制構件生產質量監管滯后,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
(二)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方面。
各區的高星級高質量綠色建筑比例較少,且存在政府投資工程、公益性公共建筑、大型公建示范帶頭效應不強,超低能耗建筑試點示范工作方面尚未開展等問題。
(三)預拌混凝土(砂漿)方面
各區的日常監管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且存在部分站點綠色生產管理水平偏低、標準不高,質保體系存在薄弱環節以及試塊制作不規范等問題。
五、工作要求
(一)做好頂層設計,強化目標管理。
各區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國家、省、市重大決策部署和城鄉建設工作要求,以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為目標導向,進一步推動裝配式建筑、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和預拌混凝土(砂漿)方面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產、高效能治理等工作,確保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
(二)深化監督檢查,規范行業發展。
各區應進一步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相關政策,加強各類新標準和規范的學習和落實,利用日常監管、專項檢查、行政處罰和不良行為公示等方法,規范行業發展。
(三)加強宣傳培訓,提升社會認知。
各區應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利用互聯網+、新聞媒體、簡報等形式,廣泛宣傳,及時發布行業發展最新動態。通過組織交流會、宣傳會(論壇)和示范項目現場觀摩會,總結推廣先進經驗,進一步提高社會公眾認知度。
武漢市城鄉建設局
2022年3月4日
中國制造要向創新、智能、綠色和高端轉型,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中,建筑業將通過節能高效綠色的裝配式建筑方式來取代傳統建筑業手工作業方式,已經成為了國家、行業和社會的一種共識。以上內容就是“湖北武漢:2021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積1208萬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0.7%”,更多裝配式新發展新資訊,歡迎繼續關注環球網校裝配式建筑行業頻道!環球網校為大家提供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和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點擊下方免費下載即可獲取。
最新資訊
- 江蘇無錫經開區:裝配式MiC防疫酒店項目順利交付使用2022-04-12
- 廣東: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恒盛大廈正式啟用,標準層裝配率達78.9%2022-04-12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2022-04-12
- 江西: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4%2022-04-12
- 全國首單裝配式建筑認證最高等級的綠色債券成功發行2022-04-12
- 四川眉山:竣工驗收報告應明確項目實際裝配率等裝配式建筑建設要求落實情況2022-04-12
- 湖北十堰:鼓勵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2022-04-11
- 廣東東莞:提出實施8大舉措,加快推廣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2022-04-11
- 被稱為萬億藍海的裝配式建筑行業,如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2-04-11
- 廣東汕頭:購買裝配式建筑一手商品房,可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