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變“匠”:裝配式將“體力活”變為“技術活”


編輯推薦:最全裝配式建筑全過程講解
溫馨提示:環球網校已開通裝配式報考資格免費查詢入口,輸入學歷等信息即可快速查詢。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2022年裝配式考試節點信息。
裝模、上油、扎筋、埋件、檢驗……在廣州市花都區的“中建·智造”基地疊合樓板自動化流水生產線上,員工只需按動幾個操作按鈕,在2分鐘的時間里,一塊疊合板便澆筑出爐。
2021年7月,這座由中建四局一公司承建、占地157畝的全產業鏈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正式投產。該基地具有智能化制造、智慧化管理、立體化儲運、一站化物流、綠色化運營等特點,內設有專門儲存和養護混凝土澆筑構件的“立體養護窯”,可以同時存儲114個大模臺。
傳統建筑業大部分是現場現澆作業,而裝配式建筑則把傳統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現場作業工作轉移到工廠進行,在工廠加工制作成建筑用的構件和配件,再運輸到建筑施工現場,通過精準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而成。
近年來,我國出臺多部關于裝配式建筑的規劃和意見。《廣東省建筑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政府投資工程帶頭發展裝配式建筑,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筑項目原則上應實施裝配式建筑。到2025年,珠三角地區城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5%以上。
在建筑行業工作了17年的鄭家芬感嘆裝配式建筑方式給工地帶來的改變。“以前工地上的機器一作業到處都響轟轟,講話要大聲吼才聽得見,塵土滿天飛,空氣污染嚴重。采用裝配式建筑后,許多材料都是工廠直接生產好的預制構件,建筑垃圾比以前減少很多,更環保了。”他說。
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科技創新,不光實現了節能減耗、提質增效,同時也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讓工人從“出體力活”向“出技術活”轉變。
在“中建·智造”基地,產業工人合計127人在崗,其中女職工22人,占比17%。35歲以下的產業工人合計63人,占比50%。來自重慶的24歲工人冉紅芳已經能熟練地獨自操作設備進行生產,像她一樣的年輕工人可以在培訓后迅速掌握崗位職責、工位標準和作業流程,實現獨立作業。
在建廠之初便來到“中建·智造”基地的陳健康、杜家艷夫婦從事裝配行業有了一定年頭,因為技術過硬,夫妻倆的薪資待遇得到了明顯提升。自國家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推進以來,許多人和陳健康、杜家艷夫婦一樣,通過技能學習,實現了由“農民工”到“合同制”員工的轉化。企業針對產業工人制定的培訓計劃,助推他們從工人變成專業優、技能熟、水平高的工匠。
推廣裝配式建筑是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綠色、高效、節能作為新時代的潮流,各地區積極推動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為裝配式建筑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上內容就是《由“工”變“匠”:裝配式將“體力活”變為“技術活”》,更多裝配式新發展新資訊,歡迎繼續關注環球網校裝配式建筑行業頻道!環球網校為大家提供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和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點擊下方免費下載即可獲取。
最新資訊
- 江蘇無錫經開區:裝配式MiC防疫酒店項目順利交付使用2022-04-12
- 廣東: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恒盛大廈正式啟用,標準層裝配率達78.9%2022-04-12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2022-04-12
- 江西: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4%2022-04-12
- 全國首單裝配式建筑認證最高等級的綠色債券成功發行2022-04-12
- 四川眉山:竣工驗收報告應明確項目實際裝配率等裝配式建筑建設要求落實情況2022-04-12
- 湖北十堰:鼓勵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2022-04-11
- 廣東東莞:提出實施8大舉措,加快推廣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2022-04-11
- 被稱為萬億藍海的裝配式建筑行業,如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2-04-11
- 廣東汕頭:購買裝配式建筑一手商品房,可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