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裝配式 > 裝配式行業動態 > 江西南昌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推動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江西南昌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推動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更新時間:2021-09-09 14:16:10 來源:南昌市人民政府 瀏覽54收藏5

裝配式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裝配式建筑是國家大力推廣的綠色環保技術,是中國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建筑工業化的重要手段,各地也紛紛出臺裝配式建筑相關政策。環球網校為大家帶來“江西南昌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推動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編輯推薦:裝配式工程師考試大綱(初級、中級、高級)

溫馨提示:環球網校已開通裝配式報考資格免費查詢入口,輸入學歷等信息即可快速查詢。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裝配式考試節點信息。

關于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  進一步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若干意見

為推動我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傳統建造方式向現代工業化建造方式轉變,大力推行綠色、智能、裝配式建造,根據《住建部等9部委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指導意見》《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和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推進全省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加大裝配式建筑產業支持力度,特制定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鏈長制為抓手,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加快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帶動我市建筑業轉型升級,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彰顯省會擔當,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南昌智造”品牌,為全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我市裝配式建筑發展水平顯著提高,設計對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統籌作用顯著增強,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政策體系和產業體系初步建立。按照分區推進、分類實施的原則,建成一批有影響力的裝配式產業園和基地,打造一批裝配式建筑典型示范項目,培育一批裝配式全產業鏈和智能建造龍頭骨干企業,引導一批本地特級資質建筑施工企業建立裝配式部品部件生產基地,支持現有裝配式產業園和基地拓展全產業鏈,培育和發展為智能化的現代產業園。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占新建建筑總面積的比例達到50%,房屋建筑單體裝配率力爭達到50%,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和智能建造創新應用處于全省領先水平。

三、重點任務

(一)按照分區推進、分類實施的原則,將我市裝配式建筑發展區域規劃為重點推進區域、積極推進區域、部品部件制造先行區域。

⒈重點推進區域:東湖區、西湖區、青云譜區、青山湖區、紅谷灘區、新建區、高新區、經開區、南昌縣

2021年,新供地的房屋建筑項目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的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總面積的比例不低于30%,房屋建筑單體裝配率不低于30%;2022-2023年,新供地的房屋建筑項目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的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總面積的比例不低于40%,房屋建筑單體裝配率不低于35%;2024-2025年,新供地的房建項目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的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總面積的比例不低于50%,房屋建筑單體裝配率不低于40%。

〔責任單位:東湖區、西湖區、青云譜區、青山湖區、紅谷灘區、新建區、高新區、經開區、南昌縣、市自然資源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建設局〕

⒉積極推進區域:進賢縣、安義縣、灣里管理局

2021-2023年,新供地的房屋建筑項目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的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總面積的比例不低于30%,房屋建筑單體裝配率不低于30%;2024-2025年,新供地的房建項目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的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總面積的比例不低于40%,房屋建筑單體裝配率不低于35%。

〔責任單位:進賢縣、安義縣、灣里管理局〕

⒊部品部件制造先行區域:江西武陽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安義縣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南昌(進賢)鋼結構產業轉型示范園、新建經濟開發區。

到2025年,在我市部品部件制造先行區域支持現有裝配式產業園區和基地做大做強,推動部品部件標準建造,因地制宜拓展全產業鏈條,培育和發展品類齊全、功能完善的智能化裝配式產業園區,提升現有產業園水平。拓展軌道交通、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等裝配式建造上下游產業,建成20個以上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力爭新增1個國家級和2個省級的裝配式產業基地。

〔責任單位:南昌縣、安義縣、進賢縣、新建區、市建設局、市工信局、市統計局、南昌市政公用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二)以政府投資項目為抓手,積極推進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建設。

2021-2025年,全市政府投資的新開工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符合裝配式建造條件的應全部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                     

2021年全市政府投資的新開工的房屋建筑項目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的建筑面積占同期政府投資的新建建筑總面積的比例不低于50%;2022-2025年全市政府投資的新開工建設的房屋建筑項目,應100%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房屋建筑單體裝配率不低于40%。

2021-2025年政府投資的新開工的市政基礎設施項目,符合裝配式建造條件的,應全部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

鼓勵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技術建造,積極推進我市鋼結構住宅項目和農房項目建設,推動鋼結構建筑關鍵技術和相關產業全面發展。組織開展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評選活動,2022-2025年全市每年力爭評選1-2個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建設局、市行政審批局、市衛健委、市教育局、市房管局、南昌市政公用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南昌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南昌水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三)推動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積極推進智能建造和綠色建造。

⒈推動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鼓勵政府投資平臺、房地產開發企業與設計、施工骨干企業融合,積極拓展我市裝配式建筑產業現代化領域。引進培育設計、生產、施工一體化企業,形成一批技術先進、專業配套、管理規范的裝配式建筑工程總承包企業。支持我市裝配式建筑龍頭骨干企業做大做強,補齊、壯大、拓展裝配式建筑研發、設計、生產、運輸、裝配全過程產業鏈,積極扶持我市建筑龍頭骨干企業上市。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國資委、市金融辦、市建設局、市工信局、市房管局、南昌市政公用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南昌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南昌水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⒉積極推行智能建造。

推進工程建造技術變革創新,實現建筑業與制造業、服務業和信息業之間的產業融合,推廣應用數字化技術、系統集成技術、智能化裝備,加快部品部件生產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進一步拓展智慧工地實施應用,加快推進BIM技術在新型建筑工業化全生命周期的一體化集成應用。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建設局、市工信局、市大數據局、南昌市政公用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南昌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南昌水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⒊積極推行綠色建造。

實行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建造,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核心,發展安全健康、環境友好、性能優良的新型建材。在新建項目中積極推廣建筑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建立建筑垃圾限額標準,開展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排放公示。建立建筑垃圾分類收集與存放管理制度,對建筑垃圾劃分類別,實行分類存放、運輸、消納和利用。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建設局、市工信局、市城管局、南昌市政公用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南昌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南昌水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四)深化建造方式變革,實現部品部件標準化建造。

⒈強化設計引領,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研究。

建立健全設計對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統籌機制,鼓勵我市設計企業與政府投資平臺、房地產開發企業、裝配式建筑企業、高校院所開展合作,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形成創新合力,推廣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木結構和裝配式鋼-混凝土組合結構體系,運用疊合墻(板)、模殼墻(板、柱、梁)等技術,打造具有南昌特色的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

加強設計企業誠信體系監管,嚴格要求設計行業執行國家裝配式建筑政策及規范和標準,嚴格執行施工圖審查制度,確保實現我市裝配式發展目標任務。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建設局、市行政審批局、南昌市政公用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南昌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南昌水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⒉優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培育裝配式施工專業化作業企業。

鼓勵我市裝配式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加大創新研發力度,運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推進裝配式建筑主體結構、圍護墻和內隔墻、裝修和設備管線一體化集成,完善選型標準,實現建筑平面、立面、構件和部品部件、接口標準化設計。推進功能模塊和部品構件標準化、建筑配件整體化、管線設備模塊化,減少異型和非標準部品構件。

鼓勵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施工現場優先采用裝配式臨時用房、作業工棚、試驗用房、安全防護設施、裝配式場界圍擋和拼裝式臨道路板。        

支持我市建筑龍頭骨干企業加快自有建筑工人隊伍建設;優先扶持本土裝配式構件安裝、施工、運輸等專業化作業企業提升競爭力,促進我市建筑工人就地、就近就業。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建設局、市城管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南昌市政公用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南昌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南昌水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五)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行業監管,加快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

⒈加強行業監管。

⑴嚴格項目審查。

行政審批部門對政府投資房建項目,依據裝配式政策和其它有關規定,對其進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建設局〕

⑵嚴格土地出讓。

各縣(區)、開發區、灣里管理局應優先保障裝配式產業園區和部品部件制造基地建設用地,對照年度目標任務,明確用地指標及具體地塊,支持裝配式建筑產業用地享受工業用地政策。

自然資源部門將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的裝配式建造有關要求納入土地供應方案。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建設局〕

⑶嚴格規劃和施工許可審查。

行政審批部門在辦理工程規劃許可、初步設計及概算審查、施工圖備案審查、施工許可手續時,應嚴格按照我市裝配式建筑規劃要求,落實項目的裝配比例和裝配率。對規劃要求采用而實際未實施裝配式技術建造的項目,應督促相關責任主體整改落實。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建設局〕

⑷嚴格部品部件生產環節和施工過程監督。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環節的質量監督管理,督促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建立和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的質量安全監督和竣工驗收監督,督促參建單位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建設局〕

⒉規范裝配式建筑市場秩序,健全裝配式建筑市場信用體系。

加強對我市裝配式建筑市場秩序的管理,充分運用聯合執法、市場行為評價等手段,提升監管服務水平,營造公平公正、規范有序、誠實守法的裝配式市場環境。對發展裝配式建筑貢獻突出的建筑企業,優先支持企業資質升級和參評國家級、省級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對主編或參編省級以上裝配式建筑行業標準及規程和裝配式施工工法的企業、獲得裝配式建筑相關發明專利和實用型專利的企業,進行信用分值獎勵,將信用分值應用到工程招投標活動中。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建設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⒊優化服務,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水平。

各縣(區)、開發區、灣里管理局和市直各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結合“放管服”改革,加強對裝配式建筑產業的指導和服務,在裝配式建筑規劃、用地、審批、部品部件生產、部品部件運輸、施工、預售、驗收、備案、創優評先等環節,建立健全保障裝配式建設項目順利推進的工作機制,對規劃要求采用而實際未實施裝配式技術建造的項目,應督促相關責任主體整改落實。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市工信局、市建設局、市房管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管局〕

(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建立人才隊伍培養長效機制。支持省內高校、職業學校設置裝配式建筑、BIM技術、智能建造等專業課程;推動裝配式建筑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和支持我市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建設新時代建筑工人培育基地,促進建筑業農民工向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轉型。鼓勵總承包企業和勞務企業按照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要求,加快自有建筑工人隊伍建設,培養裝配式建筑行業緊缺技能人才,培育裝配式施工專業化作業企業。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建設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

四、政策支持

(一)投資獎勵

支持來昌投資裝配式產業基地的企業。市財政對獲得國家級、省級住建部門認可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一次性分別給予150萬元和80萬元的資金補貼。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財政局、市投資促進局、市建設局、市工信局〕

 (二)加強用地保障

自然資源部門對符合條件的新供地的裝配式建筑產業用地給予工業用地政策支持,優先予以保障。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工信局、市建設局〕

(三)落實稅費優惠

裝配式部品部件生產企業銷售自產的列入《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的新型墻體材料目錄》的新型墻體材料,可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優惠政策。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工信局〕

 (四)容積率獎勵

實施預制裝配式建筑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經規劃驗收合格的,其外墻預制部分建筑面積(不超過規劃總建筑面積的3%)可不計入成交地塊的容積率核算。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建設局、市行政審批局〕

 (五)招投標政策

強化招標主體責任,試點“評定分離”,擴大信用信息在招標投標環節的規范應用,將企業信用評價情況納入招標條件。技術復雜、只有少量潛在投標人可供選擇的裝配式建筑項目,可以采用邀請招標方式招標。需要采用不可替代的專利,或者專有技術的,可依照有關法律和規定辦理直接發包手續。鼓勵裝配式建筑項目采用“設計-采購-施工”(EPC)總承包模式。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建設局、南昌市政公用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南昌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南昌水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六)工程保證金

對于我市具備裝配式部品部件保障能力的施工總承包企業,在現有政策的基礎上工程保證金按扣除預制構件總價作為基數減半繳納。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建設局、市人社局〕

 (七)造價管理

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工程造價管理機制,完善裝配式建筑計價依據和規則。裝配式建筑項目建設單位應按合同約定及時足額支付工程款,加快施工企業和裝配式生產企業的現金流動,緩解建設資金壓力。按照裝配式方式建造的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其因采用裝配式方式建造所增加的成本計入項目建設成本。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財政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建設局、市重點辦、南昌市政公用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南昌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南昌水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八)房屋預售

對滿足裝配式建筑要求并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領取土地使用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商品房項目,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25%以上,在已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的前提下,可辦理預售登記,領取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時,允許將裝配式預制構件投資計入工程建設總投資額,納入進度衡量。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市房管局、市建設局、市行政審批局〕

政策支持有效期至2025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要落實裝配式建筑發展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完善配套措施,組織具體實施。市直相關行業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指導、協調和支持力度。

(二)實行監督考核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灣里管理局要加大對裝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將裝配式建筑發展工作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內容,把省、市下達的工作目標和考核任務列入政府監督考核指標體系,定期檢查考核。

(三)加強宣傳引導

通過報紙、電視、電臺和網絡等媒體廣泛開展宣傳,加強政策解讀與指導,提高社會認知度,建立裝配式建筑體驗中心和展示平臺,提高公眾參與度、感受度,為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營造良好氛圍,促進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六、其它

(一)如遇國家、省、住建廳、我市出臺的裝配式建筑的政策優惠力度大于本意見的優惠政策,則按照最優惠的政策執行。

(二)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興的建筑施工方法,其很多優點都是傳統建筑無法比擬的,與此同時,帶來的事建筑配套設施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加速了裝配式建筑整個產業鏈的衍生和發展。以上內容就是“江西南昌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推動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更多裝配式新發展新資訊,歡迎繼續關注環球網校裝配式建筑行業頻道!環球網校為大家提供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和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點擊下方免費下載即可獲取。

分享到: 編輯:高杉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裝配式資格查詢

裝配式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裝配式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