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員新聞快訊:廣東將建200萬平方米嶺南特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
編輯推薦:2021年八大員崗位職責(完整版)
溫馨提示:準備報考2021年八大員考試的考生們可以提前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八大員報名、考試、查分等考試節點信息。環球網校已開通八大員報考資格免費查詢入口,輸入學歷等信息即可快速查詢。
“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在能源需求較為集中的城鎮區域、尤其是大中型城市加快推廣以太陽能、風能為能量來源的綠色能源體系,日益迫切且重要。”《關于加快應用城市建筑綠色清潔能源體系的提案》,提出廣東應先行先試、由點到面、漸次展開,構建城市建筑綠色清潔能源體系。
日前,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對《提案》進行答復。答復函提到,“十四五”期間,廣東將進一步推廣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制定施行建筑領域碳達峰行動,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答復函指出,目前廣東屋頂光伏發電項目開發較為成熟,截至2020年年底,廣東全省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為797萬千瓦,其中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已占據半壁江山。
答復函提出,下一步將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中,提出拓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并將廣州美術館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碲化鎘光伏發電玻璃擴產項目、碲化鎘薄膜BIPV深加工生產基地等一批項目列為重點推進建設的項目。
與此同時,推進嶺南特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建設。廣東將開展嶺南特色超低能耗建筑技術路線、指標體系研究,制定相關建筑技術標準,建立突出嶺南特色的超低能耗建筑節能設計、施工及材料、產品支撐體系。答復函提到,“十四五”期間,力爭建設200萬平方米嶺南特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從大的方面來講就是三點,一是使建筑的圍護結構做到高性能,比如用高性能的窗,良好的保溫隔熱的外部結構;另外一種技術就是有效大幅度提升建筑用能系統的效率;第三部分就是開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等等,這些能源直接給建筑供能,有效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超低能耗建筑的快速推廣,離不開相應政策的支持。近年來,我國陸續頒布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建設的有關政策。在國務院2016年發布的《“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中,提出“開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試點”,“十三五”期間全國累計推廣超低及近零能耗建筑達到1200萬平方米,涵蓋了住宅、公用建筑、工業建筑等各種建筑類型。
住建部等七部門去年聯合印發的《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提出,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提高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綠色等級,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發展,推廣可再生能源應用和再生水利用。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總目標指引之下,各地正在從支持超低能耗建筑著手積極制定相關的目標。北京、上海、河北等地也從資金獎勵、容積率獎勵、支持商品房開發等多種方式鼓勵超低節能建筑的開發建設。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人住進既舒適又節能的高品質住宅。
此外,答復函還提到,推動太陽能熱水與光伏技術等可再生能源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中的應用。逐步推行公共建筑能耗超限額制度,推動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評估不合格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其他公共建筑開展節能改造。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綠色社區創建等工作,推動太陽能熱水與光伏技術等可再生能源在既有居住建筑節能和綠色化改造中的應用,2021年,廣東全省開工改造超1300個城鎮老舊小區,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全省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以上內容就是:“八大員新聞快訊:廣東將建200萬平方米嶺南特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環球網校為各位考生提供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及時獲取建筑八大員考試節點信息。更多2021年建筑八大員相關資訊請繼續關注環球網校八大員考試頻道,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按鈕獲取2021年八大員學習資料大禮包。
最新資訊
- 科技賦能教育,環球網校云私塾6.0發布會即將重磅來襲2023-03-15
- 八大員新聞快訊:數字化為裝配式建造插上智慧之翼2022-04-12
- 八大員新聞快訊:住建部開展2021年工程勘察設計建設工程監理統計調查2022-04-12
- 八大員新聞快訊:四川多措并舉,為建筑業企業紓困解難2022-04-12
- 八大員新聞快訊:山東推動工程勘察質量信息化管理2022-04-12
- 八大員新聞快訊:打造“5G+智慧公路”工程,交通強國甘肅試點工作有了成果2022-04-11
- 八大員新聞快訊:云南將重點實施綜合交通八大重點工程,投資規模達1.3萬億元以上2022-04-11
- 八大員新聞快訊:新工體復建項目鋼結構完工,整體建筑將于年底竣工2022-04-11
- 八大員新聞快訊:保障賽事精彩開啟的“第一道坎”,亞運工程消防驗收成重點2022-04-11
- 八大員新聞快訊:利用“互聯網+交通”手段,海口建設智慧停車系統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