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員如何保證磚混結構施工質量不出差錯?


編輯推薦:建筑材料員基本知識匯總
溫馨提示:準備報考2021年八大員考試的考生們可以提前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八大員報名、考試、查分等考試節點信息。環球網校已開通八大員報考資格免費查詢入口,輸入學歷等信息即可快速查詢。
一、主要的施工質量問題
鋼筋施工中的問題
縱向鋼筋上下錯位。由于柱筋定位放線時偏離設計位置或磚砌體預留柱位時上下樓層位置偏差,造成柱筋上下錯位,以致不得不采取彎折措施以“歸位”。其結果是構造柱上下軸心不對位,違反了規范要求,嚴重影響了抗震功能。
鋼筋搭接不規范。縱向鋼筋的下料長度通常以樓層高度為依據,即層高+35d,并通常將搭接位置設在每一樓層的樓面上。但很多工程的柱筋搭接隨意,搭接長度也未滿足35d的要求,甚至還出現了I級鋼筋單端彎鉤或兩端都不彎鉤的情況。在同一截面的接頭數量不符合要求。
箍筋松散、歪斜且數量不足。箍筋施工存在問題較多,未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如綁扎間距過大或大小間距不等。在砌體施工期間,由于成品保護不好,造成嚴重滑移、歪斜、松散、合模板前也未修整。
不按規定加密箍筋。按規范要求,柱與圈粱相交時,節點處一定范圍內應加密箍筋。加密范圍在圈梁上下均不應小于1/6層高或45cm,間距不宜大干10cm,在縱筋搭接區段內的箍筋間距不應大干20m.但實際施工中,上述二項要求未向操作人員交底,而造成了質量隱患。
箍筋彎鉤長度及角度不規范。規范中對構造柱箍筋的彎鉤角度及長度雖未作明確規定,但提出“對于有關模板、鋼筋和混凝土的一般要求,應按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執行”。基于這一點,經查該規范第3.3.4條規定: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并指出了對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結構,彎鉤的角度為135/135.這一點在施工中往往未引起注意,經查基本上采用90/90彎鉤,長度有的也不足10d.
拉結筋的擺放問題。規范規定240厚墻與構造柱應沿墻高每50cm設置2中6(墻體每增加120厚增加106)水平拉結鋼筋連結,每邊伸入墻內不應小于100cm.但實際施工中,拉結筋經常漏放或錯放,拉結筋錨固長度不足及端頭未作彎鉤。
混凝土施工存在的問題
骨料級配問題。構造柱的截面尺寸一般為240mmx240mm,混凝土澆筑高度一般都超過2.6m.對于這樣較小的斷面尺寸,為保證混凝土澆筑順暢密實不出現卡殼斷條情況,規范提出骨料粒徑不宜大于20mm,但許多施工現場對骨料選配很不認真,往往由于骨料過大而出現不密實和斷條情況。
坍落度問題。規范要求構造柱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50-70ram,以利于混凝土通過振搗充分流入馬牙槎洞內,從而有效地與砌體結合。但實際施工中因混凝土坍落度過小,流動性不好,加之振搗不密實,造成混凝土內部出現孔洞,表面出現蜂窩、麻面,特別是根部易出現爛根現象。轉根部清理不切底。規范要求構造柱根部應預留清掃口,以便清除砌筑時的落地灰、碎磚塊等雜物。但很多施工現場不留清掃口或清理不凈,結果是層層柱根隔層,整個構造柱實質是一個多處斷條的鋼筋連體柱,且斷點叉均在樓面上鋼筋搭接處,這樣柱子不但無法起抗震作用,反而破壞了墻體節點處的整體性。
新老混凝土結合不良。規范規定混凝土施工縫必須用水沖洗、潤濕,再鋪1—2cm厚水泥砂漿后方可繼續澆筑混凝土,而實際施工時這道工序往往被取消,致使新老混凝土界面結合不良,形成暗縫內傷。
砌體施工存在的問題
砌筑方法不當,墻體砌筑前不立桿擺樣,存在有豎向通縫現象,影響砌體的整體性。
砌筑用磚、砂漿強度不符合設計要求,有的在施工中為力求施工方便添加影響砂漿強度的外加劑。
馬牙槎留設不規范。留設馬牙槎的主要目的是加強混凝土構造柱與磚砌體的有效結合,形成整體。增強抗震效果,同時還可以通過露出砌體的混凝土面來檢查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在這方面的問題有:先進后退(應該是先退后進),槎口高度、深度不一,遇內外墻丁字砌體節點時,內墻只留直槎,個別工程干脆取消馬牙槎。
砌體砂漿不清理。砌體施工時,擠揉出的砂漿掛在磚口上,往往不清理。由于每行磚或大或小都有砂漿擠出,相當于減小了構造柱的有效斷面尺寸。另外,由于砂漿的阻礙,澆筑混凝土時易出現表面蜂窩、孔洞,甚至柱筋外露。
二、有效的控制措施
鋼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控制垂直度。為保證構造柱在施工過程中保持垂直,各層施工前均應首先定準柱子的軸線位置。砌筑中嚴格控制砌體垂直度。以磚為模會直接影響柱子的垂直度,故砌筑過程中應隨時調整已綁扎的鋼筋籠,可用柱與砌體的拉結筋來固定。
鋼筋下料應準確。縱筋下料長度是以一個樓層高度加上搭接長度及彎鉤長度為準的。箍筋的彎鉤角度應按抗震要求為135/135計算。箍筋制作時應計入加密部位的增加數量。
拉結筋。應按樓層所需數量事先制作拉結筋并放在砌筑操作現場,保證隨用隨拿,防止漏放。拉結筋不宜在構造柱中部穿過,應靠在柱子縱筋邊,以免澆筑混凝土時受阻。
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
粗骨料粒徑不應大干2cm,現場可備篩子進行篩選或直接選購合適骨料。
多數現場施工構造柱采取一個樓層高度(2.6-3.0m)一次性澆筑混凝土的方法,因此必須對混凝土的級配、坍落度、振搗方式嚴格控制,認真按規范要求操作。
混凝土澆筑前應認真清掃柱根施工垃圾。為方便清掃口內垃圾清理,每層柱混凝土澆筑時都應超過樓面板高度5cm左右。清掃口宜在樓層砌筑時分2—3次清理。混凝土正式澆筑前用清水沖洗柱根,然后按規范要求,先澆筑1~2cm厚水泥砂漿。
砌筑質量控制措施
在每遘工序施工前進行施工技術、安全交底,落實責任制,加強質量管理。隨時抽查砂漿的強度和飽滿度,外加劑嚴格按有關規范進行使用。應保證構造柱的軸線與墻體軸線一致,結構應對位。嚴格控制垂直度。馬牙槎應符合規范要求,先退后進。馬牙槎處的砌筑砂漿應飽滿密實。保持磚模的表面清潔,對擠揉出來的砂漿應用工具隨手清除,防止凸出的砂漿被“吃”進構造柱內。
以上內容就是“施工員如何保證磚混結構施工質量不出差錯?”,八大員建筑知識分享可以幫助考生熟悉建筑施工常識,積累建筑施工知識,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建筑八大員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環球網校提醒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積累,提升自身競爭力!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資料員|監理進場后的資料該怎么做:設計變更2022-04-10
- 資料員|監理進場后的資料該怎么做:監理日記2022-04-09
- 資料員|監理進場后的資料該怎么做:見證施工單位材料送檢,建立見證取樣臺帳2022-04-09
- 施工員|在巖溶地貌上,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的掌握下2022-04-08
- 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質量通病,這四個情況施工員會經常遇到2022-04-08
- 這些細節問題施工員務必小心!消防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現的誤區2022-04-08
- 資料員|在進行工程結算價格時,這些資料一定要提前準備好2022-04-08
- 資料員|監理進場后的資料該怎么做: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方案2022-04-07
- 資料員|監理進場后的資料該怎么做:新開工項目監理進場后的主要工作2022-04-07
- 資料員|監理進場后的資料該怎么做:監理資料的管理細則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