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收藏!2021醫師資格綜合考試90個常考知識點


快收藏!2021醫師資格綜合考試90個常考知識點
方劑學重點知識點匯總
1、大承氣湯為治療陽明腑實證的基礎方,又是寒下法的代表方。以痞、滿、燥、實及舌紅苔黃,脈沉實為辨證要點。
2、大陷胸湯的配伍意義:甘遂為君藥。大黃先煎,取其“治上者治宜緩”之意。本方為瀉熱逐水之峻劑。
3、溫脾湯主治:陽虛寒積證。腹痛便秘,臍下絞結,繞臍不止,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4、芍藥湯配伍意義:當歸養血活血,體現了“行血則便膿自愈"之義;木香、檳榔行氣導滯,體現"調氣則后重自除"之義;大黃苦寒沉降,合芩、連則清熱燥濕之功著,合歸、芍則活血行氣之力彰,其瀉下通腑作用可通導濕熱積滯從大便而去,體現“通因通用"之法。
5、葛根黃芩黃連湯配伍意義:原方先煮葛根,后納諸藥,可使“解肌之力優而清中之氣銳”(《傷寒來蘇集》)。本方對熱瀉、熱痢,不論有無表證皆可用之。
6、四物湯配伍特點:以熟地黃、白芍陰柔補血之品與辛香之當歸、川芎等量相配,動靜相宜,補血而不滯血,行血而不傷血,補中有行,溫而不燥,滋而不膩。
7、當歸補血湯主治:血虛陽浮發熱證。肌熱面紅,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亦治婦人經期、產后血虛發熱頭痛;或瘡瘍潰后,久不愈合者。
8、歸脾湯辨證要點:為治療心脾氣血兩虛證的常用方。以心悸失眠,體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脈細弱為辨證要點。
9、參苓白術散配伍意義:桔梗宣利肺氣,通調水道,又載藥上行,與諸補脾藥合用,有"培土生金"之意。
10、真武湯配伍意義:佐以芍藥,一者利小便以行水,二者柔肝緩急以止腹痛,三者斂陰舒筋以治筋肉瞤動,四者防止溫燥藥物傷耗陰津,以利久服緩治。
11、麥門冬湯配伍特點:培土生金(粳米、大棗益脾胃,助人參益氣生津,寓培土生金之意),肺胃同治。
12、玉液湯主治:消渴之氣陰兩虛證。
13、增液湯主治:陽明溫病,津虧便秘證。大便秘結,口渴,舌干紅,脈細數或沉而無力。14、麻黃湯的主治病證是: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而喘,舌苔白,脈浮緊。
15、桂枝湯的主治病證是:發熱汗出,惡風,鼻鳴干嘔,舌苔薄白,脈浮緩。
16、小柴胡湯的主要功用是:和解少陽。
17、逍遙散主要功用是:調和肝脾氣血。
18、主治病證以痞、嘔、利三癥并見為特點的方劑是:半夏瀉心湯。
19、主治病證中以寒熱往來,伴有口苦而嘔,咽干目眩等癥為特點的方劑是:小柴胡湯。
20、逍遙散中使用薄荷的主要意義是:疏肝調達。
21、銀翹散中使用荊芥、豆豉的主要意義是:解表透邪。
22、越鞠丸配伍意義:香附氣郁;川芎——血郁;梔子——火郁;蒼術——濕郁;神曲——食郁。因痰郁多因氣滯濕聚而成,若氣行濕化,則痰郁亦隨之而解,故方中不另加治痰之品,此亦治病求本之意。以五藥治六郁,貴在治病求本;諸法并舉,重在調暢氣機。
23、瓜蔞薤白白酒湯主治:胸陽不振,痰氣互結之胸痹輕證。為治胸痹的基礎方。
24、天臺烏藥散主治:肝經氣滯寒凝證。小腸疝氣,少腹控引睪丸而痛,偏墜腫脹,或少腹疼痛,苔白,脈弦。
25、白虎湯主治病證中的主癥是:壯熱煩渴。26、小柴胡湯主治病證中的主癥是:往來寒熱。
27、青蒿鱉甲湯主治病證中的主癥是:夜熱早涼。
28、瀉白散主治病證中的主癥是:皮膚蒸熱。29、清營湯主治病證中的主癥是:身熱夜甚。30、小建中湯可用于:中焦虛寒的虛勞發熱證。
31、吳茱萸湯可用于:肝寒犯胃證。
32、癥見脅脘灼痛,嘔苦吐酸,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選用:左金丸。
33、癥見胃脘冷痛,吞酸嘈雜,嘔吐涎沫,舌質淡嫩,苔薄白滑,脈沉遲。宜選用:吳茱萸湯。
34、中焦虛寒,痰濁內阻證。選用理中湯,宜加:半夏、陳皮。
35、脾胃虛寒,脾虛不攝的多涎證。選用理中湯,宜加:烏藥、益智仁。
36、中焦虛寒,兼外感風寒證。選用理中湯,宜加:桂枝、生姜。
37、脾陽不足,胃寒氣逆證。選用理中湯,宜加:丁香、蔻仁。
38、六一散適用于:外感暑濕的身熱泄瀉證。39、葛根芩連湯適用于:陽明脅熱下利證。
40、理中湯適用于:脾胃虛寒的腹滿,吐利證。
41、半夏瀉心湯適用于:中虛寒熱互結的痞、嘔、利證。
42、白術芍藥散適用于:脾虛肝強的腹痛泄瀉證。
43、大柴胡湯和四逆散兩方中含有的相同藥味是:積實、芍藥。
44、半夏瀉心湯與小柴胡湯兩方中含有的相同藥味是:半夏、黃芩。
45、小柴胡湯和半夏瀉心湯均含有:人參、大棗、甘草。
46、四逆散和大柴胡湯均含有:枳實、芍藥、柴胡。
47、逍遙散和龍膽瀉肝湯均含有:當歸、白芍、柴胡。
48、普濟消毒飲和涼膈散均含有:黃芩、黃連、連翹。
49、大柴胡湯和小柴胡湯均含有柴胡、黃芩、半夏。
50、痛瀉要方中配伍防風的主要意義是:散肝疏脾
51、防風通圣散中配伍防風的主要意義是:疏風散邪。
52、九味羌活湯中配伍防風的主要意義是:祛風散寒除濕。
53、敗毒散中配伍柴胡的主要意義是:琉風散邪。
54、清胃散中配伍升麻的意義涉及到:升陽散火。
55、當歸補血湯中的君藥是:黃芪。
56、理中湯中的君藥是:干姜。
57、四君子湯中的君藥是:人參。
58、四逆湯中的君藥是:附子。
59、補中益氣湯中的君藥是:黃芪。
60、治療氣虛發熱的代表方劑是:補中益氣湯。
61、治療血虛發熱的代表方劑是:當歸補血湯。
62、治療氣陰兩虛的代表方劑是:生脈散。
63、在補中益氣湯的配伍中:柴胡使用宜小劑量。
64、在痛瀉要方的加減運用中:柴胡不宜使用。
65、在大補陰丸方的加減運用中:柴胡應禁用。
66、在小柴胡湯的配伍中:柴胡使用宜大劑量。
67、在逍遙散的配伍中:柴胡使用宜中等劑量。
68、青蒿鱉甲湯具有的功用是:滋陰透邪。
69、杞菊地黃丸具有的功用是:滋養肝腎。
70、玉女煎具有的功用是:清胃滋腎。
71、甘麥大棗湯的功用:和中緩急,養心安神。
72、天王補心丹的功用:滋陰養血,補心安神。
73、歸脾湯的功用: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74、心腎不足,陰虛火旺的怔忡失眠證,治療宜選用:天王補心丹。
75、心火亢旺,陰血不足的悸煩不寐證,治療宜選用:朱砂安神丸。
76、氣血不足,心脾兩虛的健忘失眠證,治療宜選用:歸脾湯。
77、肝血不足的虛煩不得眠證,治療宜選用:酸棗仁湯。
78、補陽還五湯的功效是:補氣活血通絡。
79、陽和湯的功效是:溫陽補血,散寒通滯。80、黃芪桂枝五物湯的功效是:益氣溫經,和營通痹。
81、當歸四逆湯的功效是:溫經散寒,養血通脈。
82、主治瘀熱互結之腸癰的代表方是:大黃牡丹湯。
83、主治外科陰疽腫毒的代表方是:陽和湯。84、主治痰熱瘀結之肺癰的代表方是:千金葦莖湯。
85、主治風熱疫毒壅聚中上二焦之大頭瘟的代表方是:普濟消毒飲。
86、主治外科熱毒痛瘍的代表方是:仙方活命飲。
87、主治熱病中熱陷心包或痰熱壅閉心竅的高熱神昏的代表方是:安宮牛黃丸。
88、主治跌打損傷出血及瘀腫筋傷的傷科代表方是:七厘散。
89、主治瘀血日久所致的經脈營衛氣血滯澀的干血勞的代表方是:大黃蟄蟲丸。
90、主治風寒濕痰瘀滯經絡引起的筋脈關節拘攣等痹證的代表方是:小活絡丹。
溫馨提示:為了避免錯過醫師綜合筆試準考證打印、筆試考試、成績查詢、證書領取等重要時間節點時間,考生可以使用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功能,小編會提前以短信形式免費通知考生。
以上為環球網校分享的“快收藏!2021醫師資格綜合考試90個常考知識點”有關內容。各位考生如想了解更多考試資訊,請密切關注環球網校醫師資格考試欄目或使用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功能即可獲取考試的重要時間節點信息。環球網校為大家準備了醫師資格考試歷年高頻考點精華備考資料,點擊下方免費下載>>2021年醫師資格歷年考題/模擬試題等資料,希望考生們好好復習!預祝大家考試順利~
最新資訊
- 2022中西醫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教材變動2021-12-24
- 2022醫師資格考試考生注意,全年備考計劃來了!2021-12-21
- 2022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高頻考點:淺部觸診的手法順序2021-11-11
- 2022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高頻考點:血管檢查2021-11-09
- 2022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高頻考點:擦拭消毒2021-10-26
- 2022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高頻考點:針灸常用的腧穴2021-10-26
- 2022醫師資格實踐技能體格檢查常見考點:心臟聽診2021-10-20
- 2022醫師資格醫學實踐技能必考項目答題要點:洗手、戴手套2021-09-27
- 2022醫學實踐技能高頻考點:開放性傷口包扎2021-09-22
- 明日開考!2021醫師綜合筆試考點速記!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