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復習】2021年中醫專長醫師考核:崩漏的病因及治崩大法


關于“【考點復習】2021年中醫專長醫師考核:崩漏的病因及治崩大法”具體內容如下:
(一)定義
崩漏是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發生嚴重失常的病證,是指經血非時暴下不止或淋瀝不盡,前者謂之崩中,后者謂之漏下。崩與漏出血情況雖不同,然二者常互相轉化,交替出現,且其病因病機基本相同,故概稱崩漏。現代醫學中“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屬于“崩漏”范疇,可互參。
(二)病因病機
崩漏的發病是腎-天癸-沖任-胞宮軸的嚴重失調。其主要病機是沖任損傷,不能制約經血,使子宮藏泄失常。常見病因病機概括為虛、熱、瘀。
1.脾虛
素體脾虛,或勞倦思慮、飲食不節損傷脾氣,脾虛血失統攝,甚則虛而下陷,沖任不固,不能制約經血,發為崩漏。
2.腎虛
先天腎氣不足,或少女腎氣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勞多產損傷腎氣,或久病大病窮必及腎,或七七之年腎氣漸衰,天癸漸竭,腎氣虛則封藏失司,沖任不固,不能制約經血,子宮藏泄失常,發為崩漏。亦有素體陽虛,命門火衰,或久崩久漏,陰損及陽,陽不攝陰,封藏失職,沖任不固,不能制約經血而成崩漏。或素體腎陰虧虛,或多產房勞耗傷真陰,陰虛失守,虛火動血,迫血妄行,子宮藏泄無度,遂致崩漏。
3.血熱
素體陽盛血熱或陰虛內熱,或七情內傷,肝郁化熱或內蘊濕熱之邪,熱傷沖任,迫血妄行,發為崩漏。
4.血瘀
七情內傷,氣滯血瘀,或熱灼、寒凝、虛滯致瘀,或經期、產后余血未凈而合陰陽,內生瘀血,或崩漏日久,離經之血為瘀,瘀阻沖任、子宮,血不歸經而妄行,遂成崩漏。
綜上所述,崩漏為病,雖與所有血證一樣,可概括為虛、熱、瘀的機理,但由于臟腑相生相克,臟腑、氣血、經絡密切相關,又病程日久,易于反復,故崩漏的發生和發展常氣血同病、多臟受累、因果相干。無論病起何臟,“四臟相移,必歸脾腎”,“五臟之傷,窮必及腎”,以致腎臟受病。又無論何因導致崩漏日久,由于失血耗氣傷陰,離經之血為瘀,均可不同程度地存在氣陰虛夾瘀的病機。此外,久崩久漏,陰損及陽,或崩漏日久,易感邪毒,均可影響病情的變化。崩漏病因病機,雖有在臟在經、在氣在血之不同,然其病本在腎,病位在沖任胞宮,變化在氣血,表現為子宮藏泄無度,可歸結為腎-天癸-沖任-胞宮軸的嚴重失調。
(三)治崩大法
崩漏的治療,多根據發病的緩急和出血的新久,本著“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靈活掌握和運用塞流、澄源、復舊的治崩三法。
塞流:即是止血,用于暴崩之際,急當塞流止血防脫。
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是治療崩漏的重要階段。一般用于出血減緩后的辨證論治。切忌不問緣由,概投寒涼或溫補之劑,或專事炭澀,致犯虛虛實實之戒。
復舊:即固本善后,是鞏固崩漏治療的重要階段,用于止血后恢復健康,根據不同年齡階段選擇不同的治法,調整月經周期,或促排卵。補腎、扶脾、疏肝三經同調,各有偏重,目的是使身體恢復正常。
治崩三法,各不相同,但又不可截然分開,臨證中必須靈活運用。塞流須澄源,澄源當固本,復舊要求因。三法互為前提,相互為用,各有側重,但均貫穿辨證求因精神。具體論治崩漏,應當分清出血期和止血后的不同進行辨證論治。
小編提示:各位考生可以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考試時間提醒、繳費時間、成績查詢時間、證書領取時間提醒等2020年中醫專長考試最新動態,以免錯過重要資訊。
以上為環球網校分享的“【考點復習】2021年中醫專長醫師考核:崩漏的病因及治崩大法”關內容。各位考生如想了解更多考試資訊,請密切關注環球網校為中醫專長考試欄目。網校老師們為大家準備了中醫專長考試歷年高頻考點精華備考資料,點擊下方按鈕即可免費下載獲取,希望考生們好好復習!預祝大家考試順利~
最新資訊
- 2023中醫醫術確有專長考核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2月17日)2023-02-17
- 2022中醫確有專長考核重點知識梳理20條(望舌)2022-04-14
- 2022中醫醫術確有專長考核知識點:扳法的操作步驟2022-03-27
- 中醫確有專長報名如何填寫醫術綜述?2022-03-25
- 2022年中醫專長醫師考核:應試技巧2022-02-21
- 2022中醫師承醫案:痹癥-骨痹2022-02-08
- 2022年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培訓2022-01-28
- 2022年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考試視頻2022-01-27
- 2022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考核考點:行針手法的基本手法2022-01-10
- 2021年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考試指南(全是干貨)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