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實操: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注意:下部鋼筋不論分排與否,計算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標注梁的下部縱筋時可以不輸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么,在軟件中是如何實現03G101-1中關于支座錨固的判斷呢?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么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么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么,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并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件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800mm 夾角=45°
以上內容是環球網校工程造價實訓考試頻道為您整理的“工程造價實操:首跨鋼筋的計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按鈕,可免費領取工程造價實訓考試復習資料。
最新資訊
- 工程造價實訓干貨分享:全過程跟蹤審計流程2023-06-25
- 工程造價實訓干貨分享:工地上有哪些浪費(三)2023-06-01
- 工程造價實訓干貨分享:工地上有哪些浪費(二)2023-05-26
- 工程造價實訓:通風空調部件制作安裝工程量計算規則2023-05-12
- 工程造價實訓:通風空調管道制作安裝工程量計算規則2023-05-03
- 工程造價實訓干貨分享:施工用電、水、風2023-04-29
- 工程造價實訓干貨分享:施工總平面布置圖的主要內容及繪制步驟2023-04-27
- 工程造價實訓干貨:工程量計算經驗分享2023-04-21
- 工程造價實訓干貨分享:工程量計算的順序2023-04-17
- 工程造價實訓干貨分享:施工總平面布置圖繪制依據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