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施工知識分享:高層建筑中框架柱、梁和填充墻的施工


溫馨提示: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將在本月21日進行裝配式考試,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裝配式考試節點信息。
編輯推薦:裝配式建筑入門(建筑工程基礎知識)
1 框架柱鋼筋
1.1 鋼筋的捍接
對于多層和高層建筑來說,框架柱縱向鋼筋連接,通常要采用焊接方法來完成。《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CJ3-91)第5.2.14條對現澆框架柱縱向鋼筋的接頭提出了明確規定:“柱縱向受力鋼筋應在兩個水平面上搭接,搭接位置應在受力較小區域”,以相鄰接頭間距,焊接不得小于50mm,搭接不得小600mm,接頭最低點距柱端不宜小于柱截面長邊尺寸且宜在樓板面以上750m處。施工中常把《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B50204-92)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CBJ10-89)中關于一般鋼筋混凝土柱受壓鋼筋焊接接頭可在同一截面的規定,誤套到框架柱中來,相當一部分施工單位,基本上是出樓面200-300mm或300-400mm在同一截面進行鋼筋連(焊)接,這樣連(焊)接影響框架柱的抗剪承載力和抗震性能,是十分錯誤的。
1.2 鋼筋搭接
《施工規程》第5.2.14條規定“直徑大于22mm的鋼筋宜采用焊接接頭”。施工中由于某種原因不得已采用搭接方式進行連接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本無絕對不可(一級框架柱、二、三級框架底柱除外)。問題在于施工中一般只注意了搭接長度而搭接位置和搭接接頭長度范圍內箍筋的間距則往往被忽視。《施工規程》第5.2.14條“要求鋼筋搭接位置在受力較小區域”第5.2.21條規定:“縱向鋼筋搭接接頭處的箍筋間距,焊接時不得大于50d及100mm,受壓時不得大于10d及200mm箍筋彎鉤要繞過兩根縱筋、彎鉤長度需相應加長。”
應該指出,鋼筋搭接除應遵循《施工規程》和《施工規范》的有關規定外,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尚應遵循《建筑抗震設計規范》關于綁扎接頭的規定,即“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00mm”。
把框架柱箍筋的設置要求混同于一般鋼筋混凝土柱,忽視了兩者受力狀況的差異,框架柱塑性鉸區范圍內,箍筋應按規定進行加密,合理配置箍筋,對柱截面核心混凝土能起到約束作用,可顯著地提高混凝土極限壓應變,從而改善柱的變形能力,并防止受壓鋼筋屈服,提高抗剪承載力。
對于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施工規程》第5.2.9條,要求柱子的加密區箍筋“每隔一根縱向鋼筋都應有兩個方向的約束”。對此,設計方面也常易疏忽,既無圖示要求,也無文字說明,施工時便也順理成章地按圖施工。筆者認為,當柱的縱向鋼筋每邊有四根和四根以上時,不管有元抗震要求.柱的縱向鋼筋還是以每隔一根用箍筋或拉筋為好,拉筋可在兩端彎鉤(平直部分長10d,135o)或一端彎鉤一端直鉤(平直部分長度不小于6d)這對提高柱的變形能力和砼的約束都是有利的。
框架結構中,由于承載力需要,注子每邊設置三根以上的縱向鋼筋是常有的事,但往往忽視設置復合箍筋四根,仍只設“口”字型箍筋,這顯然是有違于《設計規范》第7.3.3條:“當柱子每邊縱向鋼筋多于三根時,應設置復合箍筋”的規定的。《施工規程》對此情況,是希望盡可能設置井字型箍筋。
1.3 鋼筋的彎鉤
《施工規范》第3.3.4條明確要求箍筋“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對于一般結構不宜小于箍筋直徑的五倍,對于有抗震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且箍筋末端尚應彎成135°。《抗震規范》對此也作了同樣規定。施工中常不是五倍箍筋直徑,彎鉤角度也不夠,這是一個通病,有損于箍筋的構造作用。
1.4 鋼筋的代換
前述某酒店工程施工至中間層時,設計要求的Ⅱ級鋼材短缺,用Ⅲ級鋼筋等強度進行了代換,忽視了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兩者比值的有關規定。《施工規范》第3.1.5條對此的要求是“對有抗震要求的框架,不宜以強度等級較高的鋼筋代替原設計中的鋼筋,當必須代換時,其代換的鋼筋檢驗所得的實際強度尚應符合第3.1.3條的要求”,即“對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結構縱向受力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報強賞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抗震規范》和《設計規范》對此也都作了類似或同樣的規定這里1.24與規定值顯然相差不大但卻超越了《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CJ18-96)第4.1.2條電渣壓力焊的適用范圍。使焊接質量存在著潛在的質量隱患。
2 框架梁鋼筋
框架梁鋼筋的連(焊)接,絕大多數工程技術人員都能遵循《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CJ3-91)的有關條文執行,但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主筋鋼筋的位置問題,這一點在《施工手冊》、《建筑結構構造手冊》上均明確指出:“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梁或梁墊時主梁的鋼筋在上”。千萬不能含糊,一定要擺正主筋鋼筋與板、主、次梁的關系。
另外:還需強調:當框架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密時,應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距要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
3 填充墻
3.1 拉結筋
不管有無抗震設防要求或是否考慮填充墻的抗側力作用,框架的填充墻或隔培杓巾與框架牢圃地連接,要求框架在與填充墻的交接處,高度每隔500m或砌體皮數的倍數,設置206鋼筋與填充墻拉接,這一點施工中基本上執行了,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拉結筋留設的長度不夠,一般只是500mm左右,遠低于《抗震規范》的規定:鋼筋由柱的每邊伸出,進人墻內的長度,對一、二級框架要求“宜沿墻全長設置”三、四級框架不應小于墻長的1/5,及700mm。
3.2 填充墻
(施工規程)第5.2.43條要求“框架的填充墻或隔墻應優先選用預制輕質墻板,并必須與框架牢固地連接”。國家也鼓勵在框架結構中使用非粘土磚作填充墻,但設計時,鑒于工程所在地的具體條件。許多情況下,仍不得不使用粘土磚作填充墻,這樣施工單位一般也就不太清楚該砌體,填充墻是否考慮了抗側力作用。對有此要求的磚砌體,《抗震規范》第6.3.14條規定應鑲砌在框架平面內,并與梁柱緊密結合且“宜先砌墻后澆框架”。往往由于設計上沒有表示,施工中也常常是最后斜立砌筑一排磚了之,談不上“鑲砌”,是地道的自由端,為使填充墻達到預期的抗側力作用,應在墻頂與梁頂有效的拉結措施,僅要求“緊密結合”和先砌后澆等等,往往落空,應該看到,對于無抗震設防要求或不考慮抗側力作用的框架填充墻,一般也只是與框架柱有拉結聯系,墻頂部與梁實際上是分離的,施工時應特別注意。
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興的建筑施工方法,其很多優點都是傳統建筑無法比擬的。以上內容就是“裝配式施工知識分享:高層建筑中框架柱、梁和填充墻的施工”,更多精彩內容可繼續關注環球網校!點擊下方免費下載,可領取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
最新資訊
- 干貨分享:裝配式建筑防水是如何施工的?2022-02-06
- 裝配式建筑究竟是什么?這個回答真的非常全面了!2022-02-05
- 調研總結:裝配式住宅項目疊合板超厚原因分析與控制措施2022-02-04
- 干貨來了!整體衛生間在裝配式住宅中的應用有哪些?2022-02-03
- 工廠化生產的混凝土預制件都有哪些優勢?裝配式PC板生產線大揭秘!2022-02-02
- 裝配式建筑發展快速,避開這幾個大坑才能成為最大贏家!2022-02-01
- 裝配式斜屋面施工案例分享——萬科沸騰里一期工程別墅項目2022-01-31
- 酒店裝配式裝修干貨分享:什么是裝配式技術體系?裝配式內裝的優勢有哪些?2022-01-30
- 裝配式酒店裝修中有哪些容易出現的失誤?2022-01-29
- 裝配式酒店裝修時需要注意哪些地方?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