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期待“按日計罰”筑牢安全生產紅線
1月20日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的安全生產法修正草案,進一步加大對生產經營單位及其負責人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草案在現行的安全生產法規定的基礎上,普遍提高了對違法行為的罰款數額。增加生產經營單位被責令改正且受到罰款處罰,拒不改正的,監管部門可以按日連續處罰。
“按日計罰”并非新事物,此前已經在環保領域廣泛應用。2014年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第五十九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實踐證明,“按日計罰”有力破解了環境治污“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頑疾,大大提高了企業配合整改的積極性。以重慶為例,實施“按日計罰”前,企業違法行為改正率只有4.8%;實施“按日計罰”后,企業違法行為改正率迅速提升至84%。
如今,“按日計罰”擬引入安全生產領域,無疑值得期待。根據現行《安全生產法》,生產經營單位違法行為逾期未改正的,最高可處一百萬元的罰款。如是處罰看似嚴厲,但與違法企業獲得的非法收益相比,或許只是九牛一毛。從某種意義上講,制定罰款上限,反倒讓企業吃了“定心丸”。不管拖到什么時候整改,監管部門最多是按規定頂格處罰。看清執法底牌后,一些企業便肆無忌憚地耍起無賴,對于責令改正裝傻充愣,想出種種辦法敷衍塞責。
安全生產領域有一個著名的“海恩法則”,即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海恩法則”表明,任何事故的發生看似偶然,實則是各種因素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都存在從萌芽、發展到發生的演變過程。有關部門開展執法檢查,就是幫助企業及時發現事故苗頭,監督其消除問題隱患。如果執法部門已經發現問題并責令企業整改,卻因為處罰力度有限,導致企業有恃無恐,無視安全隱患,最終量變引發質變,釀成安全事故。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也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必須加大企業違法成本,增強法律法規的威懾力。“按日計罰”的意義就在于消除違法行為帶來的非法收益,建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對于企業來說,拒不改正意味著罰款不斷累積,拖而不改帶來的損失遠遠大于收益,算清這筆經濟賬有助于引導其自覺守法,主動配合有關部門糾正違法行為。
近年來,我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事故總量持續下降,但重大事故仍時有發生。去年底以來發生的重慶永川吊水洞煤礦重大火災事故、山東棲霞五彩龍金礦爆炸事故,再次暴露出安全生產基礎性、源頭性問題,為我們敲響警鐘。此次安全生產法修正草案提請審議,在普遍提高對違法行為罰款數額的同時,對拒不改正的企業增加按日連續處罰的規定,很及時也很必要。只有加大違法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才能筑牢安全生產紅線,保障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以上內容就是“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期待‘按日計罰’筑牢安全生產紅線”!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幫助考生了解最新行業動態,積累建安全相關知識,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安全三類人員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環球網校提醒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學習,提升自身競爭力!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筑牢安全生產防線!成都溫江區開展建筑工程綜合應急演練2022-01-19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嚴格超高層建筑審批,河北全面排查安全隱患2022-01-19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濟南這一項目斬獲全國安全文明標準化施工最高榮譽2022-01-18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黃石市應急管理局周末“跑工地”,助力企業安全發展2022-01-18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沈陽10·21爆燃是違規施工造成的較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2022-01-18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貴州觀山湖區召開建筑工地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等工作部署會2022-01-17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山西太原開展全市房屋建筑和臨時建筑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2022-01-17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河北衡水研發建筑施工安全風險預警系統2022-01-17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河南滎陽市全力做好建筑工地安全生產及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7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河南安排部署重點領域安全生產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