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皮膚松弛癥的癥狀及并發癥
更新時間:2020-09-11 13:21:25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
收藏


外科主治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皮膚松弛癥準確來說是一種癥狀,它是由各種不同的原因引起。臨床上一般表現為皮膚松弛,出現皺褶。癥狀較重者可使皮膚形成有蒂的懸吊,因重力作用而下垂,可以看到較大的皮膚褶皺。下面則是2020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皮膚松弛癥的癥狀及并發癥。
一、皮膚松弛癥的癥狀
皮膚松弛癥患者除表面可略粗糙外,皮膚本身明顯明顯變化。皮膚面積超過正常面積,因而全身各處皮膚松弛下垂,尤其肩頸部、手肘、膝關節或者其他關節處有較大皺褶,腹部皮膚可有巨大的皺襞而懸垂成袋狀,面部皮膚尤其眼瞼,耳垂等可有顯著下垂而改變面貌。有的患者并發并發腹疝、股疝、臍疝、胃腸道或者膀胱憩室、直腸脫垂及髖關節脫位,有的發生肺氣腫以后繼發心力衰竭而死亡。
典型癥狀
(1)先天性皮膚松弛癥狀
皮膚面積超過正常面積,因而全身各處皮膚松弛下垂,尤其肩頸部、手肘、膝關節或者其他關節處有較大皺褶。
(2)獲得性皮膚松弛癥狀
皮膚松弛癥的癥狀多變,皮膚松弛部位、范圍不確定,嚴重程度個體差異較大。
其他癥狀
腹部皮膚可有巨大的皺襞而懸垂成袋狀,面部皮膚尤其眼瞼、耳垂等可有顯著下垂而改變面貌。
還可出現熱病或者藥疹、蕁麻疹及多形紅斑、梅毒、結節性樣變后的皮膚癥狀。
二、皮膚松弛癥的并發癥
肺呈肺氣腫改變,肺泡擴大,壁斷裂,肺泡壁和肺動脈的彈性纖維增粗變短,外形模糊、斷裂、顆粒狀變性。
多發性疝:表現為突出皮膚表面的包塊,一般用手回推可以復位。多發生在腹股溝、臍周等處。
主動脈和大血管壁增厚,結構較正常為疏松,結締組織中有空隙。
彈性纖維染色見彈性纖維增粗、變短、外形模糊、顆粒狀變性,有時伴有粥樣動脈硬化改變。
以上是環球網校小編整理的2020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皮膚松弛癥的癥狀及并發癥。大家可提前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了解考試重要時間節點。此外,我們還為大家準備了2020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歷年真題等內容。想獲得更多的2020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資料,可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腸外瘺2022-03-10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精選考點:腸外瘺2022-01-28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考點分享:直腸肛管周圍膿腫2022-01-25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膽道出血2022-01-24
- 外科主治醫師基礎知識真題考點匯總2022-01-12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模擬試題(12月13日下)2021-12-13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考點分享: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2021-12-09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考點分享:上消化道出血2021-12-08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外科治療的適應證2021-12-07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復習考點:胰腺內分泌腫瘤202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