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最新資訊:2025年裝配式裝修市場規模有望突破6300億


01裝配式裝修:行業革命,優勢明顯
1.1裝配式裝修是具有工業化思維的新裝修方式
裝配式裝修,又稱為工業化裝修。2017年住建部頒布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和《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中明確給出了裝配式裝修的定義,是指采用干式工法、將工廠生產的內裝部品在現場進行組合安裝的裝修方式。裝配式裝修具有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協同的工業化思維。
(1)干式工法裝配。所謂干式工法,即規避傳統裝修方式中采用的石膏膩子找平、砂漿找平、砂漿粘接等濕作業,而改為采用錨栓、支托、結構粘膠等方式實現支撐與連接構造。
(2)管線與結構分離。即設備、管線不在房屋結構中預埋,改為填充在裝配式空間的六個面與支撐結構之間的空隙中。
(3)部品集成定制。部品集成是將多個分散的部件、材料通過特定的制造供應集成一個有機體,性能提升的同時實現了干式工法,易于交付和裝配。部品定制則強調裝配式裝修雖為工業化生產,但仍需滿足個性化定制,從而避免現場進行二次加工。
1.2對比傳統裝修:“重工廠、輕現場”
傳統裝修弊端多,行業亟待升級
傳統裝修方式在國內盛行已久,現場環節多、工種多、人工作業依賴嚴重,耗時久、質量難以保證等弊端問題凸出,國內“裝修游擊隊”盛行,明顯制約了裝修行業的發展?,F場管理難成為大部分裝修公司管理半徑有限、規模難以突破的主要障礙,人工作業依賴嚴重成為傳統裝修行業進入門檻低、行業競爭格局差的重要因素。具體來看:
(1)裝修質量通病多。傳統裝修房屋常見的墻面發霉、墻體受潮粉化、墻頂起皮剝落等問題皆因為傳統濕法作業質量難以控制所致;地面不平、水電管破裂等問題皆因為施工作業精度差所致。
(2)裝修過程隱患多。由于傳統裝修會部分破壞主體結構保護層,鑿墻等行為更容易引發結構安全問題(如泉州酒店事件),現場施工流程多、工序復雜導致過程隱患多。
(3)裝修環境污染重。傳統裝修材料中甲醛含量較高,容易造成室內污染。根據相關研究結果,我國每年因室內污染死亡的人數達到11.1萬人,新增先天殘疾兒童總數80-120萬中,有42.1%與室內空氣污染有關。同時,由于室內裝修的生命周期與建筑結構生命周期不同,前者為5-10年,后者為50年,因此室內裝修必定面臨二次改造。但由于傳統裝修與主體結構結合,改造時必然會砸、鑿,產生大量建筑垃圾,污染環境。
(4)材料資源浪費嚴重。傳統裝修在首次裝修時材料用量就較大,二次改造更造成材料浪費,根據《裝配式裝修設計與施工》的研究,二次裝修每年造成的損失在300億元以上。
裝配式裝修優勢明顯
裝配式裝修完美解決了傳統裝修暴露出的弊端問題,相比傳統裝修其優勢十分明顯。
(1)從項目運作流程來看,裝配式裝修的方案階段和施工階段前置,與建筑方案同步設計、施工。
設計階段前置,將對建筑結構、裝修一體化的設計能力要求有明顯提升。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一體化設計的重要輔助工具,對于在BIM方面有技術積累的企業將在裝配式裝修行業競爭中將更能體現競爭優勢。
施工階段前置,與主體結構交叉施工。傳統裝修方式所有施工作業均在現場完成,而裝配式專修將原本的施工作業拆分為工廠部品生產+現場安裝兩部分,相比傳統方式,裝配式裝修“重工廠、輕現場”。(2)從產品角度來看,裝配式裝修的工業化思維設計理念將八大裝修模塊拆分成多種部品部件,而裝修公司對每種部品部件提供若干選項,由此形成標準化中的個性化,產品選擇性“多”。
設計可以聘請更優秀的團隊來完成,而費用則可以由選擇該體系的所有用戶共同承擔,相比于傳統裝修每戶單獨設計,裝配式裝修設計更具性價比。
部品制造在工廠加工,現場僅安裝施工,裝修精度大幅提升至毫米級,人為因素影響大幅降低,裝修品質更容易得到保障,“好而省”。
(3)從建造環節來看,由于裝配式裝修分為工廠部品生產+現場安裝兩部分,工廠部品生產不影響工程進度,而現場安裝要求全部采用干法施工、沒有二次加工,因此施工周期相比傳統方式大幅縮短。根據北京保障房中心的經驗數據,一套50平米的公租房采用裝配式裝修工期僅需6天,而傳統裝修工期為30天,施工效率提升明顯。
(4)從材料角度來看,裝配式裝修采用硅酸鈣復合板、巖棉等環保材料,供應商基本做到零甲醛,相比于傳統裝修更加環保;雖然環保材料價格相對更貴,但材料用量大幅下降。根據《裝配式住宅內裝技術與成本實例分析》的研究成果,裝配式裝修綜合材料直接費用相比傳統裝修仍然上升11%,但項目的綜合經濟效益將間接通過人工費用節省、融資成本降低來抵消。
5)從運維角度來看,由于裝配式裝修部品部件均采用現場干法安裝,后期部品部件需要更換維修十分方便,直接拆除連接螺栓即可;管線與結構分離的設計方式,后期管線維修更換不會破壞主體結構。因此,裝配式裝修后期維護成本相對較低,可謂之“省”。
02裝配式裝修將引領行業格局改變,市場規模有望突破6300億
2.1裝修行業當前的困局:大行業、小公司,龍頭企業成長受限
裝飾裝修行業規模超4.2萬億,龍頭企業市占率低。根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的數據,2018年我國裝飾裝修行業總產值已達4.25萬億元,同比增速為7.9%。行業規模巨大,但增速自2013年以來已降至10%以下,有所放緩。從龍頭企業市占率情況來看,2018年行業CR3(金螳螂、廣田集團、亞廈股份)營收市占率僅1.15%。由于2015年建筑行業開始清理掛靠現象,龍頭企業集中度有所下滑,雖然從2016年開始集中度重新呈現提升的態勢,但相比于2010年前后裝飾裝修龍頭企業集中上市后的市場擴張速度而言,15年以后龍頭企業市占率提升的速度十分緩慢。
行業弱者加速淘汰,但“大行業、小公司”的競爭格局依然沒變。根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發布的《中國建筑裝飾藍皮書》統計,我國裝飾裝修企業的數量在2011年為14.5萬家,到2018年減少至12.5萬家,總體減少了近2萬家企業;2015年清理掛靠以來,企業數量下降呈現加速趨勢,僅15-18年就減少了1.5萬家。從企業平均產值規模來看, 2011年平均產值為1621萬元, 2018年提升至3400萬元,年化復合增速達11.2%。我們判斷被淘汰的2萬家企業以低資質、小規模的裝飾裝修企業為主。但從平均產值規模的絕對值來看,2018年也僅為3400萬元,企業平均規模依然較小,行業“小而散”的格局并沒有改變。
人工依賴嚴重是龍頭企業成長受限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傳統裝修工程主要依賴人工現場作業,導致行業進入門檻極低,組織幾名未經專業培訓的工人就可以進行簡單的現場裝修施工,是行業企業數量多、平均規模小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現場裝修工人多、工種多,導致企業管理半徑受限;企業規模持續擴大后,現場管理質量難以得到保障,是限制龍頭企業成長的主要原因。
2.2裝配式裝修是破局“良藥”,行業規模迅速成長
直擊傳統裝修弊端痛點,龍頭企業將具明顯競爭優勢。裝配式裝修“重工廠、輕現場”的運作模式,使得工廠成為裝修質量把控的重要環節。工廠采用機器化生產,避免了工人技術和經驗對工程質量的直接影響,龍頭企業也有望通過快速擴產,建立規模優勢,構筑護城河。同時裝配式裝修現場只需要安裝工人和電工,相比于傳統裝修工人數量和工種數量均明顯下降,現場管理更容易,工廠管理相對現場管理也更為集中,管理難度明顯下降,有利于且突破原有管理半徑的限制。
行業尚處起步階段,規模成長迅速。裝配式建筑推廣主要開始于2017年,裝配式裝修是與裝配式建筑同時誕生的概念,由于相關技術規范體系的建立滯后,裝配式裝修的推廣要晚于裝配式建筑。根據住建部的統計,2018年新開工裝配式裝修建筑面積為699萬平米,占新開工全裝修建筑面積的比例為5.77%;2019年新開工面積為4529萬平米,同比增長547.93%,占新開工全裝修建筑面積的比例為18.97%。雖然起步較晚,但已處于快速增長的軌道中。
預計市場規模將突破6300億,未來6年維持高速增長。假定每平米的裝修單價為2000元,對應2018、2019年裝配式內裝市場規模分別僅有140億元、906億元。為預測2020年-2025年裝配式裝修市場規模,我們做出如下假定:
(1)假定2020年新開工建筑面積同比增速為5%,21年-25年同比增速為2%;
(2)假定2020年、2025年分別完成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15%和30%的目標,中間年份采用插值法計算;
(3)裝修作為建筑的竣工端,當年新開工全裝修建筑面積與上年的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高度相關,我們假定當年新開工全裝修建筑面積/前一年裝配式建筑面積為固定值,以此測算當年全裝修建筑面積。
(4)假定2025年采用裝配式裝修的全裝修比例為40%,中間年份采用插值法計算;
(5)假定裝修單價穩定在2000元/平米。
由此,我們測算出2025年裝配式裝修市場規模將達到6327億元,年化復合增速為38.26%。
2.3頂層設計完善+部品部件供給改善+用戶口碑沉淀=裝配式裝修良性發展
從住建部的統計數據來看,2019年以來裝配式裝修雖然發展迅速,但應用范圍還十分有限。新開工裝配式裝修面積占新開工全裝修建筑面積的比重僅為18.97%,占新開工建筑面積的比重僅為1.5%。我們認為當前裝配式裝修行業發展還面臨頂層設計有待完善、部品部件供給有限、用戶口碑缺乏沉淀等問題。
(1)頂層設計有待完善,標準化是裝配式技術大規模發展的前提。一方面,大批量的裝修標準化要基于建筑標準化,而國內建筑行業長久以來習慣了業主方、設計方、施工方、裝修方分割而治,EPC模式、PPP模式的推出正在逐步改變行業參與方的思維模式,但仍需一個過程。裝配式裝修在工廠加工部品部件,現場僅進行安裝,按傳統裝修邊裝修邊改設計顯然不現實,其對設計、加工、安裝一體化的要求進一步提升,需要全產業鏈協同。另一方面,裝配式內裝的技術標準尚未統一。住建部2019年3月發布《裝配式內裝修技術標準(征求意見稿)》,正式國家標準還未出臺,目前僅有行業規范《建筑工業化內裝工程技術規程》以及上海、浙江、北京等地方性規范。技術標準不統一,將影響行業的發展質量。
(2)部品部件供給有限,具有規模效應的龍頭企業將引領行業發展。相比傳統裝修,裝配式裝修的主要生產流程在工廠,現場只做安裝工作。目前來看,專門做裝配式裝修配套部品部件的廠家還較少,供給上存在空缺。我們認為供給不足是裝配式裝修價格高、個性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供給端具有規模效應的龍頭企業將有明顯競爭優勢。
一方面,當前傳統裝修平均價格在1000元/平米左右,而裝配式裝修價格達到1500-2000元/平米,甚至更高。主要是由于裝配式裝修選材環保,原材料價格較高,又設有以輕鋼龍骨為主流的支撐結構,造價肯定比傳統裝修高。有規模優勢的龍頭企業在采購端和生產端將逐步建立成本優勢,降低造價,形成競爭壁壘。
另一方面,由于當前供給規模有限,單個商家可選擇部品部件種類更少,有規模效應的龍頭企業將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個性化選擇。
(3)裝配式裝修起步晚、發展迅速,用戶口碑需要時間沉淀。裝配式裝修從2018年起步到2019年迅速發展,僅2年時間。由于裝配式裝修房間6面都有夾層,房屋空間會受到一定擠壓,現場安裝拼接會留用施工工藝縫,因此居住體驗是有別于傳統裝修的,用戶口碑的積累需要時間沉淀。隨著裝配式裝修試點項目的不斷推進,裝配式裝修產品也將不斷根據用戶體驗進行改善,以適應市場需求。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隨著頂層設計逐步完善,行業龍頭成長以及用戶口碑的沉淀,裝配式裝修當前面臨的問題未來將逐步得到解決,行業將進入良性發展。
03裝配式裝修發展的驅動因素:短期看裝配式建筑硬性指標,長期看環保及用工價格
3.1短期因素:裝配式建筑硬性指標的倒逼,裝配式裝修具備高性價比
政策制定硬性指標,倒逼裝配式建筑快速發展
早在2013年1月,國家發改委就聯合住建部提出推廣預制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等建筑體系,提高建筑工業化水平。但直到2016年,國務院先后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提出了10年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要達到30%的具體指標后后,才真正推起了我國裝配式建筑的浪潮。2017年3月,住建部發布《“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及配套管理辦法,明確了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
根據住建部的統計,2012年以來裝配式建筑實現了快速發展。2019年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已達42000萬平米,同比增速44.8%,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重為13.4%。假定每年新建建筑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按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計算,2020年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將至少達到47000萬平米,同比增長11.9%;2025年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則將達到94000萬平米,年化復合增速為14.4%。
裝修是評價裝配式建筑的重要組成
根據住建部2017年頒布的《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GB/T51129-2017),判斷建筑是否為裝配式建筑需滿足以下4個條件:
a)主體結構部分評分值不低于20分;
b)圍護墻和內隔墻部分的評分不低于10分;
c)采用全裝修;
d)裝配率不低于50%。
同時,《標準》給出了裝配式建筑評價等級劃分,A級、AA級、AAA級對應的裝配率分別為60%-75%,76%-90%以及91%以上。對于裝配式建筑,各地給出不同激勵政策,包括采用裝配式建筑的房地產可以提前預售、獎勵容積率等,而對應評級更高的裝配式建筑則獲得更高的容積率獎勵。
從裝配式建筑的評價標準來看,裝配率P=(主體結構指標得分Q1+圍護墻、內隔墻指標得分Q2+裝修、設備管線指標得分Q3)/(100-評價項目中缺少的評價項分值總和Q4),對于常規建筑而言Q4=0,意味著表格中各部分評分就代表最后的裝配率。
通過評分標準可以看出,主體結構評為占50%,外裝占比10%,內裝占比40%。我們這里所說的裝配式裝修通常指內裝,在評價裝配式建筑時擁有40%的權重,是評價裝配式建筑的重要組成。
裝配式建筑主體結構面臨技術+成本兩大難題
從建筑主體結構角度來看,當前國內裝配式建筑按主體結構材料分類,以裝配式混凝土結構(PC)和裝配式鋼結構(PS)為主。但兩類建筑在推廣過程中,皆面臨技術和成本兩大難題。
1)技術方面
PC結構的技術難題在于施工工藝復雜。傳統混凝土結構采用現澆方式施工,施工工藝粗放。改用裝配式后,現場施工從支模+現澆改為吊裝+節點現澆,由于混凝土構件自重大,對鋼筋位置有較高的要求,吊裝難度大;構件之間的鋼筋采用灌漿套筒或螺栓等方式連接,尚缺少可靠的檢測方式。
PS結構的技術難題在于部品部件與主體結構的匹配性。傳統鋼結構的圍護墻體、樓板采用現澆方式建造,而PS結構要求全部改為預制。而預制墻體與鋼結構主體之間的匹配性較差,導致出現滲漏、隔音差等問題,影響居住體驗。
2)成本方面
PC結構缺乏裝配式理念,成本不可控升高。現澆方式建造的混凝土結構,在設計時沒有模塊化的考慮,構件尺寸和種類多樣化。目前很多預制混凝土項目碰到的問題是設計理念沒有改變,強行采用工廠預制生產構件,每一個新項目都需要重新制作混凝土構件的模板且模板種類眾多,因此成本大幅上升,且很難控制。根據駿業建科對各省市的調查案例來看,PC造價較傳統造價高200-800元/㎡。
PS結構造價相比PC結構更高,節省的人工成本目前仍不足以彌補較高的構件材料費。根據住建部頒布的《裝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采用PS結構單看人工費雖有所下降,但鋼結構的材料費較高,且大量的吊裝和安裝作業導致機械費相比于PC結構高出許多,更多的工種配合導致組織措施費和企業管理費等上升,實際人工成本并沒有下降。
相對主體結構的裝配式,裝配式裝修成為當前實現裝配式建筑性價比較高的方式
由于主體結構面臨技術和成本兩大難題,尤其是PC結構鋼筋連接的可靠性不高,主體結構中發揮承重作用的構件柱、梁等均不采用預制,主體結構50分中往往僅滿足20分的最低要求。要達到裝配式建筑的最低分數線,內裝部分需貢獻至少30分。
一方面,由于裝配式建筑要求必須為全裝修,全裝修強調裝修一次成型,本身就符合裝配式內裝的概念,全裝修的技術相對成熟,容易實現;另一方面,采用裝配式內裝與裝修部分的其余得分項吻合,容易拿到剩余分數。因此,我們認為當前主體結構受制于技術和成本兩大難題的情況下,依靠裝配式內裝來實現裝配式建筑規避了主體結構采用裝配式帶來的安全隱患,是性價比較高的方式。
3.2長期因素:人工價格上漲&環保需求提升
人口紅利消失,工程師紅利將至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當前建筑行業農民工從業人數在逐步下降,農民工平均收入上升較快,農民工老齡化趨勢明顯,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具體來看:
1)愿意從事傳統建筑業的農民工人數日益減少。建筑業農民工人數自2014年持續回落,至2019年建筑業農民工人數為5437萬人,占農民工總數的比例為18.7%。
2)建筑業農民工月收入不斷上漲。2014年以來,建筑業農民工平均每年工資漲幅7.3%,預計未來還將持續上漲。
3)農民工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從農民工年齡結構來看,大齡農民工占比逐年提升,農民工平均年齡從2008年的34歲升至2018年的40.2歲。勞動力成本上升和日益嚴格的環保將倒逼傳統現澆式建筑向裝配式建筑轉型。
但從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來看,2011年以來,每年普通本專科高校畢業生人數均超過600萬人,每年畢業研究生人數在40-60萬人。高等學歷人才供給旺盛,未來將逐步工程師紅利時代。從這點來看,建筑裝飾行業逐步走向裝配式時代,是適逢其時。
裝配式裝修更符合綠色建筑理念,更有利人體健康
從環保需求來看,一方面是降低建筑能耗,另一方面是降低對人體的危害。從2015年各主要建材能耗和碳排放情況來看,水泥生產能耗在建筑總能耗中比重達43%,二氧化碳排放占比更是達到59%。裝配式裝修采用環保材料,大幅減少室內裝修時水泥、砂漿等材料用量,對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十分有利。從對人體有害物質的控制標準來看,裝配式裝修的指標明顯更加嚴格,甲醛釋放量要求直接降低一個量級,對于可溶性金屬的要求直接是0。
因此采用裝配式裝修對人體健康更有利。無論是從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還是人體健康的角度,裝配式裝修都更能滿足環保需求,是未來裝修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以上內容就是“裝配式最新資訊:2025年裝配式裝修市場規模有望突破6300億”,更多裝配式新發展新資訊,歡迎繼續關注環球網校裝配式建筑行業頻道!點擊下方免費下載,獲取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
最新資訊
- 江蘇無錫經開區:裝配式MiC防疫酒店項目順利交付使用2022-04-12
- 廣東: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恒盛大廈正式啟用,標準層裝配率達78.9%2022-04-12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2022-04-12
- 江西: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4%2022-04-12
- 全國首單裝配式建筑認證最高等級的綠色債券成功發行2022-04-12
- 四川眉山:竣工驗收報告應明確項目實際裝配率等裝配式建筑建設要求落實情況2022-04-12
- 湖北十堰:鼓勵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2022-04-11
- 廣東東莞:提出實施8大舉措,加快推廣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2022-04-11
- 被稱為萬億藍海的裝配式建筑行業,如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2-04-11
- 廣東汕頭:購買裝配式建筑一手商品房,可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