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頻頻發力,裝配式建筑能否成為新基建的又一亮點?


廣闊市場空間
裝配式建筑是用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近年來,裝配式建筑行業高速成長,市場規模不斷上升。
根據住建部《2019年裝配式建筑發展概況》報告,從2016年到2019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平均增長率達55%。其中,2019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4.18億平方米,同比2018年增長45%,約占新建建筑面積的13.4%。從區域來看,重點推進地區2019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全國的比例為47.1%,而其他一些省市也逐漸呈規模化發展局面。
而裝配式建筑受到如此熱捧,離不開其環保、質量、成本等方面的優勢。不同于傳統建造方式有大量的現場作業,裝配式建筑將大量的工作轉移到工廠內。相對而言,裝配式建筑更符合綠色發展的需要。據天風證券(7.100, 0.11, 1.57%)研究所數據顯示,裝配式建筑相對于傳統的現澆模式,減少了70%的建筑垃圾排放,節約木材60%,也大大降低了施工現場的粉塵和噪音污染。
此外,裝配式建筑還有利于縮短工期、節省人工成本。由于大部分構件已在工廠預制完成,對現場工人數量的要求大幅降低。數據顯示,裝配式建筑比傳統方式的進度快30%。此外,裝配式建筑還有可承受荷載高、防火保溫效果好等質量優勢。
近年來,在我國人口紅利弱化、建筑業勞動力成本快速攀升的背景下,裝配式建筑的優勢愈加突出。于是,國家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陸續釋放裝配式建筑相關利好信號。
2016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裝配式建筑、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等工作目標。此后,全國各省市也在不斷完善配套政策和細化落實措施。住建部數據顯示,2016年-2019年,31省、自治區、直轄市出臺裝配式建筑相關政策文件的數量分別為33、157、235、261個。其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比達到30%以上的目標的省市約占總數的21%。
鐵建十四局房橋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政府投資項目裝配率較高,如北京的保障房就必須用裝配式。可見,在政策支持下,裝配式建筑呈現出廣大的市場空間。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裝配式建筑面積將達到20%,及至2024年,我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將超過12000億元。
PC構件將成為主流
在裝配式建筑廣闊的市場空間下,PC構件將成為主流趨勢。
裝配式建筑結構包括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現代木結構等。目前,裝配式建筑依然以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為主。數據顯示,2019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占比65.4%,鋼結構占比30.5%。
雖然鋼結構具有材料強度高、重量輕、制造安裝機械化程度高等方面的優點,但也存在著防火、防腐蝕、抗震能力等難題。中建國際相關負責人指出,鋼結構面臨的防火問題較難解決,對防火材料的檢測也有不確定性,再加上鋼結構害怕失穩,一個地方起火后可能出現連續倒塌。所以,未來還是以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為主。
由于我國混凝土發展較早且成本方面具備優勢,圍護鏈條完善,且裝配式建筑存在一定的路徑依賴問題,總包制度習慣采用裝配式混凝土建造,所以裝配式混凝土仍為我國裝配式建筑的主要建造形式,并將繼續占據裝配式建筑結構選型的主導地位。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發展,推動著PC構件逐漸成為主流。數據顯示,從2013到2018年,我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的整體預制率由3.3%上升到28%,PC 構件市場規模也從3 億元增長至110 億元,復合增速高達106%。
未來PC構件市場規模與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新建面積、預制率、每平米混凝土體積系數、PC構件單價四個因素直接相關。其中,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新建面積、預制率兩項的變化趨勢是最為明顯。從定性的角度分析:
由前述信息可以了解到,政策鼓勵下,裝配式建筑面臨廣闊的市場空間。進一步,由于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存在建造成本優勢、路徑依賴等方面原因,仍將占據市場主流。因此,未來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新建面積也將呈現出上行態勢。
政策要求和技術進步則促使預制率不斷提高。2018年2月,住建部在《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公告中提出,評價項目還要滿足主體結構豎向構件中預制部品部件的應用比例不低于35%的要求時,才可進行裝配式建筑等級評價。政策要求下,裝配式建筑預制率將顯著提升。
可見,PC構件市場空間將不斷擴大,2025年,裝配式建筑預制率將達到30%,PC構件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307億元。
制約因素仍在
然而,裝配式建筑還面臨著諸多痛點,使得企業難以發揮裝配式建筑的優勢,同時制約行業的發展。
裝配式建筑產業鏈較為復雜,各環節企業關聯程度高,以中游裝配式建筑項目設計商、預制構件生產商、工程施工方及裝配式裝修企業為核心,涵蓋上游原材料及設備供應商、下游房地產開發和物業管理服務商。
以PC構件生產商為例。資料顯示,PC構件的生產成本主要包括材料費、人工費、機械費、運輸費等。其中,PC構件的主要原材料是鋼筋、水泥和砂石,材料費用占比41%,其價格波動將對PC構件成本產生較大的影響。如2019年4月,中國砂石協會數據顯示,標準砂價格大漲,漲幅普遍在65%左右,最高地區漲價達3000元/噸以上。多地區水泥價格也隨之上漲。
曾有老師提出,PC構件廠商通常可通過價格調整向下游行業參與者轉移原材料價格波動。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由于房地產開放商資源比較集中,甲方話語權普遍較大,PC構件廠商未必能充分轉移價格波動。鐵建十四局房橋公司人員曾透露,將PC構件運到北京銷售,與業主談判時就要下浮15-20%,因為地產商的毛利率壓降也較大,希望把成本轉移到上游。未來隨著房地產行業集中度的提升,裝配式建筑行業對下游議價能力可能將進一步降低。
另外,裝配式建筑對構件的標準化、模數化程度要求較高,但廠商實際運營的過程中缺乏相關意識,不同項目的產品設計、構件規格尺寸均有所差異。由此,裝配式建筑的建造過程中,廠商還需區分協調不同項目,滿足定制化的需求,并反饋于前期的研發設計、中期構件生產和后期施工、裝修、運維等各環節。
這無疑對廠商項目全過程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數字化信息建設的缺失、建設模式創新不足,使得廠商難以發揮裝配式建筑優勢,實現全產業鏈協同工作。住建部報告指出,目前來看,應用EPC工程總承包的裝配式建筑項目數量較少,建筑信息模型(BIM)總體推進也較為緩慢,缺少對設計、生產、物流、施工全產業鏈的統籌應用。
中民筑友總裁訚軍也指出:“在裝配式建筑行業,目前的數字技術水平是很低的。有的企業甚至幾乎不用數字技術也能造出裝配式建筑。” 技術發展不足,也導致裝配式行業門檻較低。
于是,在低行業門檻、高市場空間等因素的推動下,不少建筑公司和房地產公司紛紛投資建設裝配式建筑工廠。如2018年5月,美好集團有關負責人在國際裝配式建筑發展高峰論壇上透露,美好集團擬在武漢、長沙等核心城市布局57家裝配式建筑工廠。
有業內人士說,現在工地工人平均年齡都是50歲以上,用工是一個普遍的難題。在這種背景之下,有很多建筑公司都開始自己出資做裝配式工廠。對于房地產開發商,在土地囤地增值利潤縮水后,基于對裝配式的認可和延伸產業鏈的需求,也開始轉型參與裝配式建筑工廠。
近年來,在我國人口紅利弱化、建筑業勞動力成本快速攀升的背景下,裝配式建筑的優勢愈加突出。于是,國家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陸續釋放裝配式建筑相關利好信號。以上內容就是“政策頻頻發力,裝配式建筑能否成為新基建的又一亮點?”,更多裝配式新發展新資訊,歡迎繼續關注環球網校裝配式建筑行業頻道!點擊下方免費下載,獲取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
最新資訊
- 江蘇無錫經開區:裝配式MiC防疫酒店項目順利交付使用2022-04-12
- 廣東: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恒盛大廈正式啟用,標準層裝配率達78.9%2022-04-12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2022-04-12
- 江西: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4%2022-04-12
- 全國首單裝配式建筑認證最高等級的綠色債券成功發行2022-04-12
- 四川眉山:竣工驗收報告應明確項目實際裝配率等裝配式建筑建設要求落實情況2022-04-12
- 湖北十堰:鼓勵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2022-04-11
- 廣東東莞:提出實施8大舉措,加快推廣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2022-04-11
- 被稱為萬億藍海的裝配式建筑行業,如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2-04-11
- 廣東汕頭:購買裝配式建筑一手商品房,可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