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健康管理師考試《基礎知識》各章節要點:第五章流行病學和醫學統計學基本知識


編輯推薦:2020年健康管理師考試《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各章節考試要點匯總
2020年健康管理師考試《基礎知識》各章節要點之第五章流行病學和醫學統計學基本知識的主要內容如下所示,快來記筆記吧。考生可關注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 獲取考試時間通知哦。
考點一、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
流行病學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種:觀察性研究、實驗性研究、理論性研究。
考點二、常用指標
一、發病指標:
一)發病率
定義:發病率是指一定時期內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現的頻率。
發病率=(一定時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數/同期暴露人口數)×k
發病率的分子為新發病例數,新病例是指觀察期間發生某病的患者,有時一個人在觀察期間內可能多次發生同種疾病,可分別計算為幾個新病例。
分母中所規定的暴露人口也稱危險人口,是指在觀察期間內觀察地區的人群中有可能發生所要觀察的疾病的人,才能作為分母;對那些不可能患該病的人,如研究傳染病的發病率時,已獲得免疫者不應包括在分母之中。由于在實際工作中暴露人口數不易獲得,一般使用年平均人口數。
二)患病率
定義: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時間點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舊病例的人數總共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特定時間點某人群中某病新舊病例數/同期觀察人口數)×k
式中,K=100%、1000‰、10000/萬或 100000/10 萬。
患病率與發病率的區別:
1.患病率的分子為特定時間點所調查人群中某病新舊病例數,而不管這些病例的發病時間;發病率的分子為一定時期暴露人群中新發生的病例數;
2.患病率是由橫斷面調查獲得的疾病頻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況,是一種靜態指標,其本質上是一種比例,不是一種真正的率。而發病率是由發病報告或隊列研究獲得的單位時間內的疾病頻率和強度,為動態指標,是一種真正的率。
二、死亡指標:
一)死亡率
是指某人群在單位時間內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數在該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死亡率是測量人群死亡危險最常用的指標。
死亡率=(某人群某年總死亡人數/該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數)×k
式中,k=100000 或 10 萬。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種未經調整的死亡率,稱為粗死亡率。
按疾病的種類、年齡、性別、職業、種族等分類計算的死亡率稱為死亡專率。
二)病死率
表示一定時期內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該病而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與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真正的率,只是一個比值。
病死率=(一定時期內因某病死亡人數/同期確診的某病病例數)x100%某病病死率=(該病死亡率/該病發病率)×100%
病死率通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如各種急性傳染病、腦卒中、心肌梗死及腫瘤等,以衡量疾病對人生命威脅的程度。
病死率受疾病嚴重程度和醫療水平的影響,同時也與能否被早期診斷、診斷水平及病原體的毒力有關。
在不同場合下病死率的分母是不同的,如計算住院患者中某病的病死率,分母為該病患者的住院人數;如計算某種急性傳染病的病死率,其分母為該病流行時的發病人數。
三)生存率
又稱存活率,是指患某種病的人(或接受某種治療措施的患者)經 n 年的隨訪,到隨訪結束時仍存活的病例數占觀察病例的比例。
n 年生存率=(隨訪滿 n 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數/隨訪滿 n 年的 該病病例數)x100%
生存率常用于評價某些慢性病如癌癥、心血管病等病程長、病情較重、致死性強的疾病的遠期療效。
應用該指標時,應確定隨訪開始日期和截止時間。開始日期一般為確診日期、出院日期或手術日期;截止時間可以是 1 年、3 年、5 年、10 年,即計算 1 年、3 年、5 年或 10 年的生存率。
三、相對危險度
一)相對危險度(RR)或率比
是指暴露組發病率(Ie)與非暴露組發病率(I0)之比,它反映了暴露與疾病的關聯強度。
計算公式:RR=Ie/I0
RR=1,表明暴露與疾病無聯系;
RR<1 表明存在負聯系(提示暴露是保護因子);
反之 RR>1 時,表明兩者存在正聯系(提示暴露是危險因子)。比值越大,聯系越強。
二)比值比(OR)又稱優勢比、交叉乘積比。
指病例組中暴露人數與非暴露人數的比值除以對照組中暴露人數與非暴露人數的比值。
與RR 相同,OR 反映暴露者患某種疾病的危險性較無暴露者高的程度。若能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則 OR 值接近甚至等于 RR 值:
1)研究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很低;
2)所選擇的研究對象代表性好。
四、歸因危險度(人群公共衛生意義)
一)歸因危險度
定義:是指暴露組發病率與非暴露組發病率之差,它反映發病歸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計算公式:AR= Ie - I0 = I0(RR-1)
AR 的意義: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發病率或死亡率。(二)歸因危險度百分比
定義:是指暴露人群中由暴露因素引起的發病在所有發病中所占的百分比。
計算公式:AR%=[(Ie-I0)/ Ie]×100%
三)人群歸因危險度百分比
定義:表示全人群中由暴露引起的 發病在全部發病中的比例。
PAR%=[(It-I0)/ It)] ×100%
式中,It 為全人群發病率。
歸因危險度百分比(PAR%)不僅考慮了暴露因素的而且與某因素在人群中的暴露率(P0)有關。
其公共衛生學意義是:完全控制該暴露因素后人群中某病發病(或死亡)率可能下降的程度。
查看完整資料,可以點擊下載:
以上為2020年健康管理師考試《基礎知識》各章節要點之第五章流行病學和醫學統計學基本知識的主要內容,您學會了嗎?小編也為您整理了2020年健康管理師考試大綱、教材變動、模擬試題、真題解析等備考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2023年健康管理師高頻考點:現代醫學主要診斷方法和技術2023-12-05
- 雙11狂歡!2024年健康管理師課程優惠大放送2023-11-10
- 健康管理師的常考易考公式匯總19個2023-05-22
- 2023年健康管理師考試部分重要知識點整理2023-04-19
- 2023年健康管理師理論知識考試內容是什么2023-04-11
- 2023年健康管理師五個模塊重點內容梳理2023-04-05
- 2023年健康管理師《技能操作》思維導圖2023-03-18
- 2023年健康管理師《基礎知識》思維導圖來了2023-03-16
- 2023年健康管理師理論知識考試包括哪方面2023-02-16
- 2023年健康管理師理論知識考試考什么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