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老師研判:2020上半年全國裝配式建筑政策及行業走勢


倪虹:裝配式建筑發展將駛入快車道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建設企業按時保質完成了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等應急設施建設任務,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貢獻。兩所醫院建設效率再次引發業界對裝配式建筑的熱議。老師認為,在政策不斷蓄力以及新技術應用的雙重加持下,裝配式建筑發展將駛入快車道,但還需不斷完善行業產品性能評價、產品標準體系以及質量管控機制,確保行業健康發展。
文林峰:積極推廣鋼結構裝配式建筑 促進砂石市場供需平衡
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具有輕質高強、抗震性能優越、平面布置靈活、節能環保等諸多優勢,在國外發達國家公共建筑以及住宅建設領域已得到大力發展,并形成完整產業體系。相比傳統混凝土建筑,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可節約40%以上的混凝土用量,減少開山挖石和采砂,并降低50%左右的施工揚塵和建筑垃圾。大力發展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是貫徹綠色生態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和抓手,有利于從需求端減少對砂石資源的依賴,促進改善現在砂石資源供需緊張關系,并可以有效推動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有利于拉動國內投資和消費,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文林峰:裝配式建筑從起步到規模化發展,從政府主導到市場化跟進,正呈現出全國、全產業鏈全面發展的發展態勢。
文林峰副主任指出,近幾年來, 全國裝配式建筑發展迅速,有望實現階段性發展目標,即2017年住建部《“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確定的“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按照住建部標定司的統計數據,2017年裝配式建筑為1.8億平方米,2018年為2.9億平方米。
文林峰副主任介紹,住建部一直高度重視裝配式建筑發展,從春節后至今一直在抓緊研究裝配式建筑包括鋼結構住宅的推進工作,要針對當前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今年還要深入研究制定促進裝配式建筑特別是鋼結構住宅健康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標準。例如,目前正在研究啟動開展裝配式建筑設計作品征集,研究編制裝配式建筑裝修技術體系發展指南;開展鋼結構住宅相關政策、技術標準的研究,努力打造需求方和上下游企業產業鏈協調推進的發展模式;今年還將舉行第三屆裝配式建筑技能大賽,加大力度培育產業工人;正在起草裝配式建筑軟件技術發展指南,加快信息化、數字化在裝配式建筑領域的應用。
仲繼壽:隨著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城市信息模型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建筑工業和裝配式建筑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時機
他認為,裝配式建筑具有四方面特點,一是建筑設計標準化,二是功能空間模塊化,三是生產活動工廠化,四是現場作業裝配化。尤其是模塊式建筑,對于標準化程度較高的醫療建筑、人員宿舍具有先天的優越性。
未來對于醫院、學校、宿舍、住宅、養老設施等,均可以規模化應用裝配式建筑,尤其是模塊化建筑,實現主體結構、圍護結構和內裝系統的全面工業化建造。他還特別指出,推動裝配式建筑可持續發展,還需不斷完善行業產品性能評價、產品標準體系以及質量管控機制。
丁士昭:激活市場需求是全過程工程咨詢推進的主要驅動力
他建議,隨著造價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設計院應積極改變“掐頭去尾”的服務模式,發揮優勢,向前拓展策劃,向后提供精準發包、合約管理等“設計延伸”服務。
據此,培養“懂設計、懂材料、懂造價、懂管理、懂施工”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打造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的“金剛鉆”,則是設計院的當務之急。
全過程工程咨詢是市場的產物,要實現“真全咨”,既需要業主驅動,也需要政府部門下決心改革造價管理制度 ,更需要以設計院為主導的各類工程咨詢服務方以項目利益為依托、以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作支撐,給業主帶去實實在在的價值,并形成與國際接軌的行業標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過程”。
宋兵:在并行設計中尋求突破是裝配化裝修快速發展的關鍵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統計,2019年裝配化裝修建筑面積為4529萬平方米,而2018年這一指標為699萬平方米,增長速度明顯加快。盡管如此,從總量上看,裝配化裝修還是偏少,同時裝配化裝修存在的成本偏高、質量粗糙等問題也亟需解決。
宋兵對此表示,目前業內對于裝配化裝修的認識有了重大轉變,接下來裝配化裝修還需在設計方法和空間凈尺寸模數上加快變革。“成本偏高、質量粗糙、部品不匹配等問題,還需通過發展全裝修部品集中技術來解決,只有實現部品標準化,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和減少損耗。”
馬智亮:裝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對于未來裝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的發展趨勢歸納為四點:
集成化。主要是兩方面的集成:一個是應用系統一體化,包括應用系統使用單點登錄、應用系統數據多應用共享、支持多參與方協同工作;另一個是生產過程一體化,包括設計 - 生產 - 施工 - 體化,可以采用EPC模式、集成化交付模式等。
精細化。精細化也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管理對象細化到每一個部品部件。可借鑒制造業的材料表,在裝配式建筑中也可以形成材料表,根據材料表在現場進行裝配即可;另一方面是施工細化到工序,通過嚴格的流程化、管理前置化降低風險,做到精益建造。
智能化。在管理過程中,既然是智慧建造,就要通過系統取代人,至少是部分取代人,包含代替人去決策,或者輔助人的決策。其中,用到的數據包括BIM數據、管理數據等。另外就是作業層,可以有類人工廠和現場的作業,實現智慧化,如在現場作業可能用到3D打印,在工廠里面普遍采用機器人,人工將會大量減少。
最優化。一是要有最優化的設計方案,設計對于建筑全生命期至關重要;二是最優化的作業計劃,無論是進行生產還是施工,構件生產、施工都需要最優化,特別是在構件生產階段,我們要實現柔性生產,動態調整作業計劃;三是最優化的運輸計劃,以求達到最短運輸路徑。
張宏:優化應用范圍,加快推進裝配式鋼筋混凝土住宅產業持續發展
工業化裝配式鋼筋混凝土住宅現階段可能有它的優勢:在一定情況下和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品質、提高效率并減少能耗和人工。
至于好住宅,個人認為應該滿足以下六個評價標準:
第一是安全健康,安全是指防災減災性能,健康指室內外環境品質和防疫性能;
第二是綠色生態,住宅是量大面廣的一種建筑類型,我國前幾年65%~70%的建設是住宅,因此低碳節能性能和對環境的低影響開發很重要;
第三是長壽命高耐久性,住宅的反復拆除和重建對資源能源的消耗巨大,住宅壽命越長耐久性越高,環保性能和生態性能就能越好,這是最大的節能減排;
第四是藝術美觀,住宅要有藝術感、形式感,這是城鄉人文環境的組成部分;
第五是物聯網和智慧化,指基于物聯網讓住宅里的更多應用場景能夠實現智慧化,且住宅數據系統能夠基于網絡實現分析、應用;第六是社會人文,任何住宅都要為人服務,為社會的發展服務,都需堅持以人為本。
陳錦石:完善預制裝配式建筑產業管理體系
陳錦石建議,一方面,加快落實預制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的統一性,并且完善評價標準的條文解讀。組織行業從業人員統一宣貫和培訓。各地預制裝配式建筑評定老師需經住建部統一培訓、認證,并取得認證資格。對預制裝配式建筑深化設計人員從結構設計、構件加工、構件運輸、構件吊裝等維度進行資格認證,必須持證上崗。
另一方面,各主管部門聯合企業做好培訓和推廣工作,制定完整的施工工藝技術規范和質量監督體系,形成完善的規范標準。預制裝配式建筑優先采用EPC總承包,從設計-采購-施工全方位把控產品質量,真正實現全過程、全專業綜合高效管理,實現裝配式建筑全面穩步健康發展。繼續加大對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消除目前存在的質量通病問題。完善國內現有圖集和施工操作手冊,增加常見質量問題的處理措施。
樊則森:裝配式建筑與智能建造融合發展是建筑產業的新機遇
就當前及今后裝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的融合發展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第一,不能等到實現了“三化”以后再去實現智能化。裝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需要兩步并跑,融合發展。這需要從頂層設計的角度,梳理與裝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先進生產力相適應的建筑組織管理模式,參考發展高鐵、大飛機和航母的系統工程思維,全方位、全過程統籌高質量建筑產品供給。還需要對標國際通行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改革工程建設招投標體制和利益分配格局,在積極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同時,孕育有利于智能建造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并通過立法立規,形成長效機制。
第二,加強建筑科技投入。首先,裝配式建造方式是實現建筑工業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實現智能建造的關鍵過程,不能簡單跨越,需要繼續加大國家級重點專項的推動作用,穩定相關政策,鼓勵社會力量繼續積極投入,力爭用5年時間從目前的跟跑上升到并跑。
其次,數字信息驅動機器人參與建造是智能建造的典型特征,要加大智能建造機器人的研發,現階段宜重點推進工廠生產環節的機器人的工程應用,適度投入施工機器人相關研究。最后,科研投入要清晰指向裝配式建筑與智能建造融合發展的領域和方向,避免因為路徑模糊造成認識誤區,牢固樹立裝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融合發展,一茬接著一茬干的正確觀念。
第三,科學決策,用開放的態度、發展的眼光和顛覆式的創新,發揮我國在互聯網和5G領域的技術優勢,突破智能建造關鍵技術。數字設計是智能建造的基礎,目前我國主要數字設計軟件的基礎性技術都來自國外先進國家和地區,從信息安全的角度應該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BIM軟件,大方向是完全正確的,但也要以開放的態度積極融入第四次產業革命的國際化進程,力爭實現并跑,最終領跑。
因此,應該用辨證和發展的眼光來規劃我們的發展路徑,避免過多基于計算機技術的重復投資、重復建設、重復研究。而是對標新動能,基于互聯網、5G等新平臺,開發顛覆性、替代性的軟件產品。以上內容就是“建筑老師研判:2020上半年全國裝配式建筑政策及行業走勢”,更多裝配式新發展新資訊,歡迎繼續關注環球網校裝配式建筑行業頻道!點擊下方免費下載,獲取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
最新資訊
- 江蘇無錫經開區:裝配式MiC防疫酒店項目順利交付使用2022-04-12
- 廣東: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恒盛大廈正式啟用,標準層裝配率達78.9%2022-04-12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2022-04-12
- 江西: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4%2022-04-12
- 全國首單裝配式建筑認證最高等級的綠色債券成功發行2022-04-12
- 四川眉山:竣工驗收報告應明確項目實際裝配率等裝配式建筑建設要求落實情況2022-04-12
- 湖北十堰:鼓勵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2022-04-11
- 廣東東莞:提出實施8大舉措,加快推廣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2022-04-11
- 被稱為萬億藍海的裝配式建筑行業,如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2-04-11
- 廣東汕頭:購買裝配式建筑一手商品房,可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