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職稱行業資訊:山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行動三年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貫徹“以基層為重點”的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共建共享,以實施基層醫療衛生設施提升項目為契機,對縣域醫療衛生資源進行整體謀劃和系統建設,利用三年時間,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檔升級,實現縣域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逐步建立“以人為本”的縣域整合型服務體系,構建“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的分級診療格局,為群眾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優質便捷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二)基本原則。
1.縣域統籌,系統推進。以縣域為單位,以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為目標,按照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要求,統籌規劃轄區機構布局,完善服務體系,縮小服務半徑,讓群眾就近獲得系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
2.問題導向,精準施策。以基層衛生短板、弱項問題為導向,堅持底線思維,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科學精準確定建設目標,精準投資,精準補短板,嚴防重復建設,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3.醫防協同,均衡發展。統籌提升縣域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能力,強化醫防在機制、人員、信息和資源等方面協同,為群眾提供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的綜合服務。
4.中西醫并重,優勢互補。健全縣域中醫藥服務體系,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發揮各自優勢,相互補充,協調發展,促進中西醫結合,共同為群眾健康提供保障。
二、規劃目標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力爭到2023年6月底實現以下目標:
——全省90%以上縣(市)綜合醫院和60%以上中醫醫院達到國家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2021年、2022年分別達到80%、85%和30%、45%;50%以上的縣級婦幼保健機構達到二級甲等水平,2021年、2022年分別達到30%、40%。
——以市為單位,全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基本標準,20%以上達到國家推薦標準。
——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設立發熱哨點診室,縣域醫療服務次中心和達到國家推薦標準的鄉鎮衛生院設立發熱門診。發熱哨點診室建設力爭在2020年9月底前完成。
——政府辦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傳染病院中醫藥科室全覆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綜合服務區全覆蓋。
三、主要任務
(一)發揮縣級醫療衛生機構龍頭作用。對照國家相應標準,全面提升縣級綜合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精神衛生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等綜合能力,70%以上縣(市)綜合醫院和45%以上中醫醫院達到三級乙等醫院醫療服務水平,2021年、2022年分別達到50%、60%和25%、35%。到2022年底,每個縣(市)要完成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癌癥等其中5個以上中心的建設。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的《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發改社會〔2020〕735號)要求,改善1所縣級醫院傳染病救治基礎設施條件,建設相應規模的傳染病救治病床、負壓病房和重癥監護病房;補齊縣級綜合醫院發熱門診、感染性疾病科、精神(心理)科和病原微生物檢測、急診急救、創傷救治等服務短板;完善縣級中醫院治未病科、康復科、急診科、重癥醫學科等和婦幼保健機構應急隔離產房建設,提高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和急危重癥救治能力;優化縣級疾控機構設置與職能,全面提升疾病預防和控制、健康危害因素檢測與干預能力。完善精神衛生服務體系,以現有機構轉型改、擴建為主,原則上較大的縣(市)設置1所精神衛生中心,沒有精神衛生中心的縣(市、區)要明確一所綜合醫院或市級精神衛生機構為居民提供精神衛生服務。充分發揮縣級醫院醫共體牽頭作用,實現人才、技術等資源下沉,提高醫學影像、遠程心電、遠程會診、檢查檢驗、病理診斷、藥品供應保障、消毒供應、后勤服務等中心運行效能,拓展對醫療質量及院感控制、健康管理、中藥飲片、教育培訓的縣域統籌管理,進一步提升縣域醫療服務和管理同質化水平,縣域就診率達到90%以上。
(二)加強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
1.提升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在每個鄉鎮辦好1所政府辦衛生院的基礎上,縣域面積大、交通不便捷的涉農縣(市、區),根據地域和人口分布,選擇1-3個鄉鎮衛生院,將服務能力提升到二級醫院標準,作為縣域醫療服務次中心,構建農村地區30分鐘重點疾病救治服務圈。鄉鎮衛生院在達到國家基本標準或推薦標準的同時,重點加強基礎設施、設備床位、科室及發熱哨點診室(標準見附件1)等建設(提升標準見附件2)。
2.拓展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常住人口3萬以上的城市街道,至少設置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成1家社區醫院。2021年起,新建或由衛生院轉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照社區醫院標準建設。落實新建小區配套社區衛生服務用房政策,嚴格驗收程序,保障機構業務用房。根據服務人口、服務半徑、周邊醫療資源配置等情況,合理增設社區衛生服務站,并實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一體化管理(提升標準見附件3)。
(三)筑牢村級服務網底。按照鄉村振興戰略有關要求,以縣(市、區)為單位結合服務人口規模,科學統籌村衛生室布局,原則上以2.5公里服務半徑為宜,建成以中心村衛生室為主體、一般村衛生室和村衛生室服務點為補充,公益特色鮮明的村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形成農村地區15分鐘健康服務圈。積極推進村衛生室產權公有和緊密型鄉村一體化管理,鼓勵鄉鎮衛生院領辦或延伸舉辦村衛生室。村衛生室應在現有規劃基礎上進行調整提升完善(具體見附件4)。
(四)推進醫防融合服務。健全完善醫療機構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密切協作的工作機制,搭建信息互通共享的業務支撐平臺,探索建立機構間人員培訓交流機制。將疾控中心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納入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推動形成上下貫通、醫防融合的防病體系。整合服務流程,把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作為臨床醫療服務的重要環節,探索推行醫療處方和健康處方“雙處方”,逐步建立預防、醫療、慢病管理、康復為一體的服務鏈。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統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和公共衛生服務資金使用,推動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有效銜接。
(五)配齊配強基層機構人才隊伍。積極推動基層衛生人才公開招聘、崗位設置、職稱評聘、收入分配等優惠政策落地見效,增強基層崗位吸引力。落實縣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編制標準,以縣為單位空編率降至5%以下。設立基層首席公共衛生醫師,為每個鄉鎮衛生院配備1-2名專兼職公共衛生醫師。鄉村醫生以縣(市、區)為單位按照服務人口1-1.5‰配備,積極推行縣招鄉管村用。新進鄉村醫生應當具備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格或全日制醫學專業專科以上學歷,同等條件下鄉鎮衛生院可優先聘用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三年內具備專科及以上學歷或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的鄉村醫生達到50%以上。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衛生健康網格化監管體系,整合衛生監督、計生執法、職業健康等執法隊伍,充分發揮鄉村醫生、計生專干作用,推動衛生監督執法力量向基層延伸。
(六)推進信息化賦能基層。完善縣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功能均要達到《省統籌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應用功能指引》的80%以上;縣域內健康數據實現互聯互通,形成融合公共衛生、電子病歷等數據的全生命周期電子健康檔案;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均實現在線預約、雙向轉診和數據自動采集。全面推廣電子健康卡應用,縣級醫療機構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全面達到3級以上,其中縣級綜合醫院達到4級以上。推進基層檢查、上級診斷,遠程醫療覆蓋全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中心村衛生室。推進“互聯網+綜合監管”,提升醫療衛生、醫療保障行業綜合監管效能。
(七)優化基層機構運行保障政策。完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政府辦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等發展建設支出,由同級政府根據發展建設規劃統籌安排。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完善縣鄉一體、鄉村一體管理體制機制。按照“兩個允許”要求,統籌平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當地縣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水平的關系,合理確定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基層機構人員收入逐步達到縣級醫院同職級人員水平。落實一般診療費,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提高醫務性收入占比。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發揮醫保調節醫療服務行為、引導醫療資源配置的杠桿作用,落實總額控制指標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適當傾斜等政策,支持基層首診,按照功能定位推進分級診療。
四、保障措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市級政府要承擔統籌責任,推動縣(市、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均衡協調發展。縣級政府要根據國家和我省醫療衛生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改革要求,切實承擔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建設支出主體責任,結合當地實際和已經申報基層衛生設施提升項目,制定工作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和時間表、路線圖,推動工作落地落實。衛生健康部門要編制好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完善機構設置,大力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機構編制部門配合做好相關工作。發展改革部門要按規定做好基層醫療衛生建設項目立項批復工作。財政部門要按規定落實好政府衛生投入責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衛生健康等部門做好基層醫療衛生人員招聘和職稱評聘、薪酬等政策的調整和完善工作。自然資源部門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要統籌考慮衛生、醫療等因素,合理布局公共服務設施。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依法加強醫療衛生機構房屋建筑施工的監督管理。醫保部門負責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和落實強基層相關傾斜支持政策。
(二)加快推動實施。各市、縣(市、區)要按照工作目標和任務,在調研論證基礎上,于2020年9月底前制發當地工作計劃。在選址規劃、項目論證、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動盡早落地。對財力較弱、完成任務確有困難的縣(市、區),由縣級政府提出申請,經設區市政府同意后可適當延期,并向省衛生健康委備案。鼓勵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建設內容整合打包以項目形式推進,鼓勵以市、縣為單位集中高標準采購儀器設備,提高工作效率。
(三)強化監測指導。各地要圍繞三年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依托各級衛生健康信息平臺以及其他信息系統,開展三年規劃指標動態監測,及時掌握規劃實施情況。要根據進展情況,加強重點地區、重點項目的督促指導,幫助解決實施中的困難和問題。要及時總結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并做好宣傳推廣。省級將于2023年下半年對各市進行評估驗收。
以上內容是衛生職稱行業資訊:山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行動三年規劃!此外,望大家在考前準備好考試必備物品和身份證件材料,按照準考證上的時間準時參加考試。為了大家能順利通過考試,環球網校小編準備了與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相關的各學科考試大綱和歷年真題等內容,點擊下方按鈕即可免費下載,祝大家順利通過考試。
最新資訊
- 2021年度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申報衛生職稱工作的通知2021-10-21
- 2021年山東省衛生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收費通知2021-08-24
-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評副高級職稱的條件是什么?(副主任技師)2021-08-10
-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評副高級職稱的條件是什么?(副主任藥師)2021-08-10
-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評副高級職稱的條件是什么?(副主任護師)2021-08-10
-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評副高級職稱的條件是什么?(副主任醫師)2021-08-10
-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評高級職稱的條件是什么?2021-08-10
-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評初級職稱的條件是什么?2021-08-10
- 2021年陜西省在窗口領取衛生資格證書要注意什么?2021-08-09
- 2021年陜西省衛生資格資格證書什么時候郵寄?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