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業大學:裝配式混凝土3D打印趙州橋獲“最長的3D打印橋”認證


7月21日,河北工業大學裝配式混凝土3D打印趙州橋,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獲“最長的3D打印橋”認證。吉尼斯認證官吳曉紅女士為記錄創造者、河北工業大學馬國偉教授團隊頒發認證證書。
按照《紀錄挑戰規則》,吳曉紅仔細查閱了該橋的規劃方案、設計圖紙、施工建造過程資料、3D打印材料配制和用量等技術資料,聽取了兩位第三方見證人的陳述意見,全程參與了具有測繪勘察資質的工程師的現場測量過程,確認流程規范、合理,并確認最終測量結果,宣布該橋的實測橋長28.10米,凈跨徑為17.94米,“2020年7月21日,‘最長的3D打印橋’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由河北工業大學馬國偉教授在中國天津挑戰成功。”,并為團隊負責人馬國偉教授頒發吉尼斯紀錄證書。
“除了建造技術的成熟和指標參數的嚴謹,我們在橋梁設計上特別強調文化回歸。”馬國偉說,這座建在校園的橋梁,以河北趙縣趙州橋為原型,配以我校桃花堤的“桃花”紋樣,是對河北工業大學厚重歷史,更是對“河北文化”的致敬。
作為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官,吳曉紅說,在認證過程中,她從老師證人那里了解到,這座橋梁凈跨徑17.94米,建造難度很高。該橋的3D打印技術和其他建造技術,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這是令我們中國人感到驕傲的一座橋!”
建造過程中,該橋應用了BIM虛擬仿真技術、特種水泥基纖維增韌復合材料、體外拉索預應力技術、智能傳感技術、物聯網云平臺健康監測系統等,充分實現了設計新型化、材料功能化、施工虛擬化、裝配模塊化以及監測智能化的智能建造。
推廣裝配式建筑是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是中國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建筑工業化的重要手段。建筑業將通過節能高效綠色的裝配式建筑方式來取代傳統建筑業手工作業方式,已經成為了國家、行業和社會的一種共識。以上內容就是:“河北工業大學:裝配式混凝土3D打印趙州橋獲‘最長的3D打印橋’認證”。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江蘇無錫經開區:裝配式MiC防疫酒店項目順利交付使用2022-04-12
- 廣東: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恒盛大廈正式啟用,標準層裝配率達78.9%2022-04-12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2022-04-12
- 江西: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4%2022-04-12
- 全國首單裝配式建筑認證最高等級的綠色債券成功發行2022-04-12
- 四川眉山:竣工驗收報告應明確項目實際裝配率等裝配式建筑建設要求落實情況2022-04-12
- 湖北十堰:鼓勵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2022-04-11
- 廣東東莞:提出實施8大舉措,加快推廣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2022-04-11
- 被稱為萬億藍海的裝配式建筑行業,如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2-04-11
- 廣東汕頭:購買裝配式建筑一手商品房,可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