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實訓政策:如何面對單位不繳社保五大“坑”


不繳社保五大“坑”,員工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不”!
有了醫保,看病負擔大大減輕;
有了養老保險,退休后可領取養老金,
有了工傷保險,發生工傷有了保障等等。
企業一旦停止繳納社保費或減少繳納,勞動者的各項待遇就會受到影響。
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一些勞動者會遇到企業以各種理由,不繳納社保費的情形,導致勞動者權益受損。
我們總結了五種不繳納社保費的情形。遇到這五種“坑”,勞動者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不”!還可以向社保部門投訴維權!
《社會保險法》第八十二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有權對違反社會保險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舉報、投訴。
1、試用期不給繳納社保,不合法!
單位以試用期為由,
不為員工繳納社保,這合法嗎?
當然是不合法!
《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規定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社會保險費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除了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個人不需繳費外,其它三個險種,單位和個人按相關比例共同繳費。
企業在試用期期間也必須為員工繳納社保。
2、讓員工承諾棄繳社保,違法!
現在,一些公司會在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要求員工出具一份書面承諾,承諾書中寫明:員工自愿放棄該公司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公司將社會保險費作為工資的組成部分,直接支付給員工。請問這合法嗎?
這是不合理且違法的。
據《社會保險法》
《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為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系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該項義務不能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通過約定變更或者放棄。
3、人事檔案沒轉移到單位不繳社保,不可以!
新員工入職,由于人事變動的關系,之前的人事檔案可能沒有及時從原來的單位調來,這時有些單位會稱因為沒有檔案所以無法為員工繳納社保,是否合理?
不合理!
實際上人事檔案并非繳交社保所需條件,不能成為單位緩繳社保的理由。(依據《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規定以及《社會保險法》第六十條規定)
《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條規定
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
可見員工沒轉檔案不能成為用人單位不繳社會保險的理由。
4、不簽合同就不用繳社保,這樣辦!
一些用人單位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為由拒絕繳納社保,怎么辦?
用人單位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為由拒絕繳納社保時,員工可以提供以下證明,證明與單位之間的用人關系。
《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二條規定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5、用支付現金方式取代繳社保,不可取!
一些單位不給員工繳納社保,但是會給員工發一筆社保補助費,用現金代替社保繳納。這樣是否可取?
不可取!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
第十二條規定
“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應當以貨幣形式全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繳費個人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所在單位從其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
用人單位和個人不得私下就社會保險費進行約定,由用人單位支付現金,員工個人自行辦理社保繳納的做法,不可取。
小提示:多個證多條路,為了提升就業幾率考個人力資源師證書還是個不錯的選擇。想找個好工作,咱們自己就得提升考個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不僅提高了自身還能申領補貼,這個機會怎能錯過?怎么才能知道本地區的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和考試時間等相關信息呢,不要著急,來申請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到時給您發短信提醒喲~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以上是環球網校編輯整理的人力資源實訓政策:如何面對單位不繳社保五大“坑”?更多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精華資料,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行政人事管理問題2022-12-16
- 人力實訓政策問答:單位沒有營業執照,發生工傷咋辦2022-12-14
- 人力實訓政策問答:靈活就業人員領取社保補貼2022-12-08
- 人力實訓政策問答:如何領取高校畢業生職業培訓補貼2022-11-28
- 人力實訓政策問答: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有社保補貼2022-11-23
- 人力實訓政策問答:勞動合同期限有幾種2022-11-17
- 人力實訓政策問答: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有社保補貼2022-11-14
- 人力實訓政策問答:哪些情形視同工傷2022-11-10
- 【答疑】職工醉酒受傷算工傷嗎2022-08-31
- 人力資源技能提升補貼申請條件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