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近三年完成裝配式建筑119萬㎡
從宜昌市住建局獲悉,目前,宜昌正接受全國第二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復核。根據創建目標,到2020年年底,宜昌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將達到20%;到2025年底,這一比例將達到30%,基本形成建筑產業現代化體系,建成長江中上游地區裝配式建筑發展先行示范區。
作為全省裝配式建筑發展試點城市,宜昌市自2017年啟動裝配式建筑發展工作以來,市住建部門堅持體系化推進、閉合式管理、市場化驅動,形成了“配套政策+產業基地+示范項目+技術支撐”的實施路徑和“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住建牽頭、各方聯動”的推進模式,近三年完成裝配式建筑119萬平方米,培育龍頭企業14家,建成生產基地12家,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強化頂層設計。出臺了《關于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編制了《宜昌市裝配式建筑發展規劃》《宜昌市裝配式建筑裝配率計算細則》《預制混凝土構件制作與驗收規程》等配套文件,構建了從土地出讓、規劃設計、招投標、構件生產、質量監管到竣工驗收全鏈條的政策體系。住建、規劃、城管三部門聯合出臺《裝配式建筑規劃建設管理實施細則》,將裝配式建筑指標納入土地出讓條件,實現了規劃源頭把關;落實落地扶持獎勵政策,激發市場活力。
培育產業基地。引導湖北沛函、湖北廣盛、寶業集團等龍頭企業有序投資布局,湖北沛函入選全國首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基地,具備木結構、鋼結構、混凝土結構三大結構體系設計生產施工的能力。年產20萬立方米混凝土構件的湖北廣盛建科裝配式生產基地已于2018年建成投產,是我市最大的裝配式部品部件生產基地,初步入圍全國第二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基地。
突出項目示范。在政府投資公共建筑、市政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項目中,率先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宜昌奧體中心體育場獲得中國建筑工程鋼結構金獎,宜昌綜合保稅區項目鋼結構總建筑面積達40萬平方米,興山縣榛子鄉清風嶺康養項目是山區鋼結構住宅的代表。全市首個裝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示范項目——碧桂園鳳凰城裝配率達到54%。融創宜和園裝配式建筑面積達4.2萬平方米。房投商務大廈大面積采用鋼結構建造,應用預制混凝土“三板”技術,是湖北省質量觀摩工程。三峽房車營地游客服務中心項目采用BIM建模實現復雜的平立面建筑意圖,運用鋼結構+磷石膏噴筑墻體解決了高大異形墻體施工難題。華通路項目全部采用標準化市政構件,全力打造裝配式示范道路。
務求品質至上。市住建局成立了裝配式建筑設計研究中心、BIM技術推廣中心,組建裝配式建筑老師庫,形成了較完備的技術咨詢保障體系。圖審機構開展施工圖專項審查,市場質安站成立裝配式建筑質量安全監督室,建立了較完善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編制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圖集,建立標準部品部件目錄,逐步推進標準化應用。建立裝配式建筑產業工人實操培訓基地,指導大中專院校增設裝配式建筑專業。
“總體來說,裝配式建筑的品質好于傳統現澆作業建筑,且生態效益顯著,可有效降低污水、揚塵、噪音、建筑垃圾等環境污染,縮短施工時間。”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裝配式部品部件從原材料選購、生產工藝、運輸吊裝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質量管控體系,生產全過程實現數字化信息管理。同時,混凝土構件中設置有高科技芯片,讓部品部件質量具有可追溯性,進一步保障建筑品質。
據悉,宜昌若成功入選全國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將進一步發揮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引擎作用,加快城市建設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并增加就業,促進資源利用和環境效益最大化,增強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合力,助力宜昌經濟加速發展。
中國制造要向創新、智能、綠色和高端轉型,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中,建筑業將通過節能高效綠色的裝配式建筑方式來取代傳統建筑業手工作業方式,已經成為了國家、行業和社會的一種共識。以上就是湖北宜昌:近三年完成裝配式建筑119萬㎡,采用綠色建造方式,是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的具體表現。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干貨分享:裝配式建筑防水是如何施工的?2022-02-06
- 裝配式建筑究竟是什么?這個回答真的非常全面了!2022-02-05
- 調研總結:裝配式住宅項目疊合板超厚原因分析與控制措施2022-02-04
- 干貨來了!整體衛生間在裝配式住宅中的應用有哪些?2022-02-03
- 工廠化生產的混凝土預制件都有哪些優勢?裝配式PC板生產線大揭秘!2022-02-02
- 裝配式建筑發展快速,避開這幾個大坑才能成為最大贏家!2022-02-01
- 裝配式斜屋面施工案例分享——萬科沸騰里一期工程別墅項目2022-01-31
- 酒店裝配式裝修干貨分享:什么是裝配式技術體系?裝配式內裝的優勢有哪些?2022-01-30
- 裝配式酒店裝修中有哪些容易出現的失誤?2022-01-29
- 裝配式酒店裝修時需要注意哪些地方?2022-01-28